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药用植物金刚纂中二萜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运用脂多糖(LPS)体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干燥茎的75%丙酮水提取物显示对NO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活性部位分离纯化得到的19个二萜类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该19个化合物对RAW264. 7细胞活力没有影响,化合物1,4,18明显抑制LPS激活的巨噬细胞中NO的产生,并且呈量-效依赖关系(P 0. 05),其IC50值分别为:22.7、37.1和19.0μmol/L;此外,这三个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分泌以及iNOS和COX-2蛋白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三个化合物不同程度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其抗炎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s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4种新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即[ZnL1(cis-2-Butenedioicacid)2 ]n (配合物1)、[Zn2(L1)2 (pnitrobenzoicacid) 2 ]n (配合物2)、[MnL1(p-nitrobenzoicacid)2 ]n (配合物3)、[Mn2(L1)2(p-nitrobenzoicacid) 2Cl2]n (配合物4)。利用三角形刚性配体(L1=4-溴-2,2'∶6',2″-三联吡啶)中氮供给体与半刚性配体(顺丁烯二酸、对硝基苯甲酸)中氧供给体进行合成。X-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4均为0维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该系列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对这些晶体进行了抑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LPS(lipopolysaccharide)分别刺激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发现巨噬细胞中HtrA丝氨酸蛋白酶2(HtrA serine peptidase 2,htra2)基因的表达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呈现下调的变化趋势,提示巨噬细胞中的htra2受到LPS的调控.为了进一步证实LPS刺激的特异性,实验建立VSV(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病毒感染巨噬细胞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方法分别从htra2的蛋白水平和定位上研究htra2的变化与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效应的相关性;构建了htra2基因过表达的质粒pKH3-htra2-HA,采用ELISA,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过表达htra2对巨噬细胞产生和分泌炎症因子IL-6(Interleukin-6)及IL-1b(Interleukin-1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tra2仅在LPS刺激巨噬细胞的体系中受到调控,且过表达的htra2会上调巨噬细胞IL-1b和IL-6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双核中性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两种水杨醛亚胺配体(7)和(8),并与 trans[NiCl(Ph)(PPh3)2] 反应合成了两种中性镍配合物:(9){[[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和(10){[[O-(3-Cyclohexanyl)(5-Cl)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以GC-MS,1H NMR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Ni(COD)2的助催化作用下,配合物(9)和(10)能有效催化乙烯聚合.在8.0×105 Pa的压力下,配合物(9)的最高活性可达5.34×105 g /(mol·h),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5.26×104和 2.39.配合物(10)的最高活性可达5.74×105g /(mol·h),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8.61×104和2.81.  相似文献   

5.
均苯四甲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均苯四甲酸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热重、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仪对所制得的4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和元素分析得到了其配合物的通式。由热重-微商曲线得到, 4 种无水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次序为Zn2(C10H 2O8)>Cd2 (C10 H2O8)>Mn2(C10 H 2O8)>Cu2 (C10 H 2O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M2(C10 H 2O8)· nH2O 中羧酸盐基团除锌盐的配位键可能为桥式配位外, 其余均为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6.
以1,3,6-萘三磺酸钠(Na3L)、4,4’-联吡啶(4,4’-bipy)、Tb(NO3)3·6H2O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反应制备了Tb配合物[Tb(H2O)8]·(L)·2(4,4’-bipy)·3H2O(配合物1)。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分析了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并且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和荧光发射性质。结果表明,Tb3+是八配位,呈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与8个H2O分子配位形成[Tb(H2O)8]3+;L3-没有与金属离子配位,只平衡了分子内的正电荷;L3-的磺酸基与配位H2O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将[Tb(H2O)8]3+和L3-  相似文献   

7.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是氧化应激高敏感性转录因子,氧化应激导致Nrf2与锌指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分离进入细胞核结合抗氧化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促进多种抗氧化基因和II相解毒酶的转录表达.转录因子Nrf2是细胞抗氧化还原的中枢调节者,在氧化应激反应中起关键作用.Nrf2驱动自由基阳离子通道是重要的内源性稳态机制,在抗炎症、抗凋亡、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神经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Nrf2/ARE信号通路和Nrf2保护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和水热反应合成法制备Al2O3–13%Ti O2(AT13)陶瓷涂层和AT13/WS2复合涂层,利用多功能摩擦学试验机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原位合成的WS2对AT13陶瓷涂层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且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AT13/WS2复合涂层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探讨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水热反应,可将WS2粉末合成在AT13涂层表面微裂纹和孔隙中,制得AT13/WS2复合涂层;在干摩擦测试条件下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0.2左右)相对AT13涂层(0.7左右)显著降低;在微观尺度下AT13涂层横向摩擦力(0.5 V)明显大于AT13/WS2复合涂层(0.1 V);严重的磨粒磨损和脆性剥落是AT13涂层磨损的主要原因,WS2的引入可改善AT13涂层的磨损情况,AT13/WS  相似文献   

9.
运用拼合原理,合成了2种桦木醛缩氨基硫脲配体以及它们的铜、银、镉、钯金属配合物,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飞行质谱和元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配合物Ag(L1)2NO3·3H2O对S.aureus 4220、S.mutans 3065和E.coli 1924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配合物Ag(L1)2NO3·3H2O和Cu(L1)2Cl2能够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拼合原理,合成了4种桦木酮缩氨基硫脲配体及其铜、银、镉、钯金属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热重谱(TG)、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以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价了S.aureus 4220、S.mutans 3289S.mutans 3065、E.coli 1924和E.coli 1356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Ag(L4)2Cl2·2H2O对S.aureus 4220、S.mutans 3065和E.coli 1924具有相对较好的抑制作用; Ag(L1)2NO3·2MeOH、Cu(L3)2Cl2·H2O、Ag(L3)2Cl·3H2O、Cd(L3)2Cl2、Cu(L4)2Cl2和Ag(L4)2Cl2·2H2O对Hela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内外小鼠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体外实验中,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100mg/mL)的SP和1mg/mL的LPS诱导剂,24h后检测细胞活力、一氧化氮(NO)、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体内实验中,4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预防组,采用腹腔注射法连续给药7天后收集腹腔巨噬细胞,检测多种生化指标.实验结果表明:LPS可降低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加O-2的释放和NO、TNF-α的分泌;SP能够显著降低NO的水平,提高巨噬细胞抗O-2的活力,对于TNF-α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SP可有效地改善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文山某地拜耳法赤泥中全铁(TFe)的质量分数为26.86%,主要含铁矿物为Fe2O3和FeSiO3,铁是影响Sc, Ti, Ga等有价组分提取的关键金属.基于此,本研究提出钙盐氯化还原焙烧—弱磁选深度提铁工艺,将拜耳法赤泥与焦炭、氯化钙、次氯酸钙按一定比例混匀后置入焙烧炉中进行氯化还原焙烧,强化铁从弱磁性铁矿物转变为强磁性铁矿物,焙烧矿冷却后经湿式磨矿至一定细度的物料,采用弱磁选回收铁,获得铁精矿.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aCl2和Ca(ClO)2可促进FeO转变为FeCl3后,在焦炭表面被还原成Fe0,方解石分解产生的CaO可促进FeSiO3被还原成Fe0,显著提高焙烧矿中金属铁的质量分数,有利于焙烧矿弱磁选回收铁.在m(赤泥)∶m(焦炭)∶m(氯化钙)∶m(次氯酸钙)=100∶16∶15∶8、焙烧温度为1 373 K、焙烧时间为80 min、弱磁选磁场强度为0.18 T、弱磁选磨矿细度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晶体场模型,利用3d9离子斜方(C4v)伸长八面体对称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NH4)2Mg(SO4)2·6H2O:Cu2+的g因子gii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ii。公式中晶场参量由重叠模型确定,计算中考虑了d轨道基态波函数的混合。研究结果表明,晶体(NH4)2Mg(SO4)2·6H2O中络离子[Cu(H2O)6]2+的Cu2+-H2O键长Rx约为0.187 2 nm,Ry约为0.203 3 nm,Rz约为0.229 2 nm;中心金属离子基态波函数混合系数α和β分别为0.995和0.099 9。所得EPR参量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很好,并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铕/钕-2,6-吡啶二甲酸配合物[Ln(2,6-dipic)(2,6-Hdipic)(H2O)2]·4H2O(Ln代表Eu及Nd),并通过单晶结构测定、磁化率测试、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稀土吡啶羧酸类配合物的结构、磁性、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为异质同构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体中的2,6-吡啶二甲酸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配合物呈现反铁磁性,有明显的轨道耦合作用;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Cu2+为中心离子、4,4’-联吡啶(4,4’-bipy)为辅助配体,通过水热反应得到一个单核Cu配合物Cu0.5(4,4’-bipy)(H2O)·L·0.5(4,4’-bipy)·2H2O(1)(Na L=3-羟基苯磺酸钠)。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Cu2+是六配位,呈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与四个4,4’-bipy分子的氮原子以及两个H2O分子的氧原子配位;L2-只平衡化合物1中的正电荷,不与Cu2+配位;Cu2+与4,4’-bipy和H2O分子配位形成方格形层状结构[Cu(4,4’-bipy)2(H2O)2]2+,L2-的羟基以及游离的H2O分子分别与层状结构中的H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手段,以磷钼酸为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建筑块,三苯基膦为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制备了一种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确定其分子式为H15{(PMo12O40)2[MoO4-(PPh3)4]2[NaO3-(PPh3)3][(H2O-PPh3)3](化合物1)。该化合物是由[PMo12O40]3-、[MoO4-(PPh3)4]2-、[NaO3-(PPh3)3]5-和H2O-PPh3<...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冰蓄冷工质过冷度大、凝固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化学共沉淀方法,引入酸处理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SDBS),制备了高稳定Fe3O4包覆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红外光谱对物相进行表征,并对H2O、SDBS+H2O、MWCNT+H2O、MWCNT+SDBS+H2O、MWCNT-Fe3O4+H2O和MWCNT-Fe3O4+SDBS+H2O等水基蓄冷工质的相变凝固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界面修饰的复合材料稳定性好,Fe3O4粒径为10.87 nm;MWCNT纳米材料可作为成核基底...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和指标因素特征选取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3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层构建城市生态文化景观评价体系,研究影响城市生态文化景观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由高至低分别为自然生态U1(0.474 2)、人文层面U2(0.376 4)、社会层面U3(0.149 4);16个指标层按照对城市生态文化景观影响的重要程度划分为3类:重要因子、次重要因子和一般因子,其中,对城市生态文化景观影响最大的重要因子分别为山水格局U12(0.209 0)、生态化设计U14(0.129 7)、地域文化U23(0.109 8)、气候条件U11(0.104 1)。针对影响最大的重要因子,提出加强城市与自然山水的融合与统一、低碳引领下突出生态化设计的现代城市景观、城市景观中地域文化的创新发展、巧妙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110℃下,加热搅拌乙酰胺和氯化锌混合物制备了CH3CONH2/ZnCl2低共熔溶剂,对其结构进行 了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红外分析和黏度分析。以CH3CONH2/ZnCl2作为萃取剂和催化剂,H2O2作为氧化剂,氧 化脱除模拟油中的噻吩硫化物。对n(ZnCl2)/n(CH3CONH2)、n(H2O2)/n(S)、反应温度、剂油体积比和不同硫化 物对脱硫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在模拟油体积5mL、n(ZnCl2)/n(CH3CONH2)=0. 4、n(H2O2)/n(S)=8、剂油体 积比1∶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00min的最佳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达到87. 12%。经过5次循环之 后,脱硫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以TC21钛合金粉和LaB6粉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制备原位自生(TiB+La2O3)/TC21钛基复合材料以及TC21钛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维氏硬度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比分析了复合材料和钛合金退火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的组织均为网篮组织;LaB6和Ti发生原位反应生成TiB及La2O3增强体,TiB呈短纤维状,La2O3有颗粒状、板条状、短纤维状多种形貌,且随LaB6添加量增加La2O3颗粒长大及聚集;随着LaB6添加量增加,复合材料维氏硬度和抗压强度升高而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