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目前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在进行优化调度的过程中,没有分布式构建模块,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花费的成本较多。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通过分布式特征构建云边协同模块;其次,根据模块中获取的数据和配电网的电压偏差量来设计配电网的优化调度目标;最后,将设计的配电网调度目标作为配电网调度函数的输入,完成配电网优化调度函数的设计。在实验中,借助MATLAB平台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消耗的总成本较低,较初始成本可减少大概11605.9元。此方法可有效减少配电网运行的成本,对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收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型发电、直流输电、电能存储等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柔性负荷以及可充放电的储能装置不断并入电网中,使得传统配电网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新型源网荷储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给配电网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难以控制调度的额外电损。借助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可实现对源网荷储的实时信息采集与分析,为实时数据驱动的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提供了契机。配电网中的源网荷储协同具有天然的分布式特性,因此可以利用电力物联网的感知能力构建一个分布式状态实时感知系统,使得协同调度具有更高的调度精度。文中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的配电网架构,对分布式环境下的源网荷储及其交互方式进行了建模,并据此提出了一种电力物联网下分布式状态感知的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机制,明确了源网荷储各端的响应策略,实现了削峰填谷、降低调度损耗的目标。基于部分电网真实数据,设计了模拟验证实验,其结果验证了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戴丽玮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4,(17)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的不断推进,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向传统的配电网提出了新的挑战。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会对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优化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makespan)、总拖期以及平均空闲时间的多目标序列相关准备时间分布式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多目标协同正弦优化算法(MCSOA). 算法主要包括4个核心阶段: 在多邻域搜索阶段,提出了基于关键工厂的搜索策略, 并通过正弦优化算法控制搜索范围; 在破坏重构阶段, 设计了一种迭代搜索策略引导个体的进化方向, 同时使用正弦优化算法平衡全局开发与局部搜索; 在选择阶段, 使用非支配排序与参考点的方法筛选优质解, 外部档案集用于存储所有非支配解; 在协同阶段, 设计种群间共享与竞争机制, 平衡3个目标的优化. 本文通过多目标优化的均匀性、反世代距离和覆盖率3项性能指标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并使用非参数检验证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显著性优势. 相似文献
5.
孙舒婷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2,(2):43-47
分布式能源具备可靠、高效等特征,可以提升配电网的稳定性,接入分布式能源是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分布式能源入网后,为电网调度带来了较大阻碍,增加了调度的能源损耗,提出含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研究。深入分析配电网不同调度单元的功率响应特性,以此为基础,从日前、日内与实时三个时间尺度出发,制定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流程,结合配电网的调度需求,构建优化调度多目标函数,并设置适当的约束条件,整合多目标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模型求解结果就是优化调度结果,从而实现了配电网的优化调度。实验数据显示:在不同调度实验情况下,应用本方法后,优化调度能源损耗均低于原调度能源损耗,充分表明本方法具备较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单工厂环境下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而多工厂环境下的分布式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distributed hybrid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DHFSP)研究进展则较小.针对考虑顺序相关准备时间的DHFSP,提出一种多班教学优化(multi-class teaching-... 相似文献
7.
9.
李佳琦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0,39(3):11-13,17
分布式发电(DG)的高效与可靠性与它们在配电网中的分布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以最小化配电网年费用为目标函数,考虑网损降低和电压改善程度,利用细菌群体趋药性(BCC)算法,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位置,估算分布式电源的安装容量.IEEE13算例结果显示,通过该算法优化后,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减少了系统功率损耗和改善了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同时考虑最大完工时间和机器能耗的双目标分布式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松鼠搜索算法。引入了基于升序排列规则的转换机制,实现了松鼠位置向量与调度解之间的转换,并针对机器空闲时间设计了从半主动到主动的解码策略。针对不同优化目标设计了三种种群初始化策略。同时提出了动态捕食者策略来更好地协调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设计了四种领域搜索策略用于增加种群多样。20个实例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后的算法求得解的质量和多样性更好,从而证明了其可有效求解分布式节能柔性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生产周期、生产成本、设备利用率为目标的柔性作业调度问题,基于混合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求解方法。首先建立了该类问题的调度模型,基于工序编码的染色体决定了工序调度的优先级;利用无量纲的标准化处理方法统一目标量纲;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同时为了保证算法的收敛性,在基本遗传算法框架的基础上集成了禁忌搜索算法,从而延缓或避免了早熟收敛的发生。最后通过实验仿真,证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该类多目标柔性作业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具有的波动性特征增加了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复杂程度。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无功优化变的更加困难的问题,在对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风电输出功率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模型的求解则采用提出的改进退火蚁群法。通过与其它方法在建立的含分布式电源IEEE33节点三相配电网系统的无功优化对比分析,验证了本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具有的优势。本优化模型及方法可为含分布式电源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无功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流程工业生产调度具有复杂性、多约束性和多目标性难以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强化协同优化算法
(N C O ),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N C O 算法的多目标协同优化方法(M O N C O )。研究表明,
M O N C O 算法应用于车间调度问题,不仅可以优化生产工序,还能减少迭代次数,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分布式空间数据库(distributed spatial database,简称DSDB)中数据按区域分片时的跨边界片段拓扑连接查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首先研究了分布式环境下的空间数据的分片与分布,提出了空间数据分片的扩展原则:空间聚集性、空间对象的不分割性、逻辑无缝保持性.然后,将区域分割分片环境下的片段连接分为跨边界和非跨边界两类;同时,将拓扑关系分为两类,重点研究跨边界的两类片段拓扑连接.提出了跨边界空间片段拓扑连接优化的两个定理,并给出了证明.以此为基础,给出了跨边界空间拓扑连接优化规则,包括连接去除规则和连接优化转化规则.最后设计了详细的实验,对自然连接策略、半连接策略以及所提出的连接策略进行效率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跨边界连接优化有明显优势.因此,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于分布式跨边界拓扑关系查询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越来越多出力不确定的新能源及负荷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影响了主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文章对风光出力进行了建模得到风光出力的概率密度函数,经离散变换得到各时段的出力期望值。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系统的网络损耗最小来确定分布式电源的安装位置;下层规划根据分布式电源的节点电压稳定性指数、投资效益指标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来确定安装容量。采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和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在加入新能源的IEEE33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并分两阶段对所提模型进行分析,第一阶段分析所提模型对主网安全性的有效优化,第二阶段分析在考虑分时电价下此规划在经济效益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调度系统在调度蓄热地板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时,调度范围很小,导致采暖效果很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蓄热地板分散式电采暖负荷协同优化调度系统,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进行设计。硬件部分重点设计了采暖器、控制器和处理器,采暖器选用型号为TSDA-523的新型集热采暖器,提高采暖效果;控制器采用了LPI控制器,能够实现连续控制;处理器选用了型号为AN176的中央集成处理器,在短时间内能够处理大量电采暖负荷。软件由电采暖负荷量确定、电采暖负荷量处理、电采暖负荷量调度三部分组成。为了检测系统效果,与传统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完成大范围调度,有效提高采暖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由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不稳定的特性,导致电网储能装置输出的灵活性较低,为此,提出基于飞蛾算法的有源配电网储能双层优化方法。考虑系统的负荷波动,利用飞蛾算法以功率平衡为目标对电网储能进行优化,通过对飞蛾的位置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潮流平衡为目标进行二次优化,确定最终的储能配置。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下电网储能装置输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有效提高有源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为其提供可靠的电能供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