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如何使逻辑上相互隔离的多个动态虚拟光网络高效地共享底层弹性光网络资源问题,提出了节点与链路协作的动态虚拟光网络映射算法.该算法在进行节点映射时不仅考虑了节点的计算容量、频谱资源以及要映射节点和已映射节点的对应关系,而且在节点映射的阶段就考虑了链路映射,将一个虚拟节点的相邻虚拟节点就近映射到一个物理节点的周围,做到了节点与链路的协作,从而避免了链路映射时使用长跳的物理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业务的阻塞率和链路利用率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可有效地节约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2.
爆破与高速冲去载荷所产生的应力波在弹性结构物中的传播,在理论分析上极为困难,但这类问题可以用动态光弹性法进行分析。本文仅涉及地震波传播及爆破方法选择两个课题,研究表明:在这类课题中,利用动态光弹性法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格状光网络中的不对称动态业务,提出了一种实现单链路故障保护的保护圈配置策略. 建立了非对称环境下的P圈配置的网络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中工作资源分布结构和P圈有效跨接链路效率配置保护圈的针对单链路故障的启发式P圈保护算法. 针对在非对称业务环境下动态业务给出P圈构建模型配置方法,采用泛欧COST239网络拓扑,在非对称动态业务环境下对算法性能分别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非对称动态业务的环境下,比已有方法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分别针对网络轻载和重载的情况给出了不同优化P圈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网络阻塞率,提出一种应用于光网络中带有负载感知(LA)的低开销保护机制,充分考虑了网络共享风险链路组(SRLG)的约束条件,建立整数线性规划(ILD)模型对共享通道保护策略与LA技术进行联合优化。仿真表明,与传统机制相比,所提出的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阻塞以及保护开销,使网络中的流量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5.
在ITU-T G984.1建议给出的A,B,C,D4种保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C 和E两种新的保护方案. C 保护提高了C类保护的性能,将系统正常工作状况下的业务容量翻倍;E方案相比D方案,降低了线路终端设备的成本,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电源消耗.  相似文献   

6.
自动交换光网络是光传输技术的下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引入智能化的控制平面,使光传送网能提供连接的动态建立和拆除。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设备是自动交换光网络中传送平面的关键设备,直接为自动交换光网络提供光通道连接功能。该文介绍了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设备的两种结构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了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设备相对常规光交叉连接设备的优点,以及对自动交换光网络中控制平面的功能支持。最后介绍了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设备网络的波长绑定和路由算法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询问-应答基础上的新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时延低、带宽利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利用以太无源光网络中的上行带宽,提高网络的性能,介绍基于授权/请求并适应循环时间的交织轮询算法、基于服务质量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和基于服务质量的预测值算法,并从业务服务质量等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通过OPNET对各算法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服务质量的预测值算法优于其他两种算法,可提高系统上行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MESH光网络中两条链路同时发生故障的情形,分析了采用P_Cycle(P圈)为故障链路提供保护的方法,以及在至少3边连通度格状网络中采用P圈实现双链路故障保护的配置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工作资源分布和P圈有效跨接链路配置P圈的双链路故障保护启发式算法。使用OPNET软件搭建的ASON仿真平台,采用泛欧COST239网络拓扑和静态业务模型对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在拥有环网快速恢复能力的同时,相比已有算法具有更低的资源冗余度。  相似文献   

10.
对GPON系统物理媒质控制(MAC)层的关键技术动态带宽分配(DBA)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基于QoS的二层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并给出该算法的实现流程图.性能分析与对比表明,该算法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对不同用户和不同等级的业务都具有很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Aimed at sharing the elastic optical network (EON) efficiently for multiple virtual optical networks, this paper sets up an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of virtual optical networks (VONs) mapping in EON, and proposes a novel VON mapping algorithm with load balancing (VMLB). In the VMLB, the node computing resource, node closeness centrality and available link bandwidth of the physical network ar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to complete node mapping, while both the link distance and occupied link bandwidth are combined to implement link mapp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uld reduce spectrum resource usag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niform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load.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光接入网异步传输模型中的接入延时,根据一种实用的总线型光接入拓扑网络结构,对此模型下的媒质接入协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网络中各节点接入时延算法的理论仿真,验证此种双总线型接入模型及相应接入协议能较准确地反应系统接入延时,并根据用户的优先级别给出接入时延的范围,从而提出通过改变上下游用户的优先级,实现用户的动态带宽分配,来减少用户的接入延时,为解决系统的公平性问题给出参考协议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配电网一般都是单一电源的辐射状网络,继电保护按照辐射型网络进行设计和整定.随着分布式发电的接入,辐射式的网络将变为一种遍布电源和用户互联的网络,使得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发生根本变化.为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论文通过公式推导、图形对比,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机安装在配电网不同位置对电流保护及其动作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支持多业务的光突发交换网,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波长的带宽管理策略。给出了用于带宽管理的3个波长分配方案。静态分配方案基于各业务类的权重来分配波长;动态分配方案则根据加权流量来分配波长;优化分配方案基于流量预测器和动态优化算法,使网络的加权吞吐量接近最大化。仿真分析3个分配方案的性能,以加权丢包率作为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优化分配方案的性能最佳。从网络运营商的角度来说,优化分配方案可以使网络的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MPLS网络中,为了在故障或拥塞发生时能为业务流提供快速恢复,一般采用路径保护技术预先为业务流建立备用路径。对于一些需要QoS支持的业务如实时业务来说,为业务流建立的备用路径必须考虑业务流的QoS要求,使得故障的发生对业务流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小。剖析MPLS QoS路径保护机制的关键技术,概述MPLS网中的QoS路径保护研究进展并进行分类,指出研究的难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WDM波长连续光网络中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WDM波长路由光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动态路由算法和考虑通道优先级及波长容量损失的波长分配算法,并给出具体分析及实现步骤。该算法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保证负载分布的平衡,并能较好地兼顾网络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光网络向着超大容量、超高速率方向演进.与此同时,在透明节点增加、光电再生设备减少的全光网络中,多故障定位的非完全多项式属性、网络拓扑的复杂性以及承载业务的多样性使得故障定位变得尤为困难.如何根据收集的告警信息,确切地找出故障的准确数目及其位置成为网络管理人员的难题.针对全光网中故障与告警的关系展开研究,在多故障定位的相关方向上完成了采用可信度推理方法对故障与告警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进行梳理,建立了一种多故障条件下全光网故障定位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模糊隶属度以及联合可信度的两种启发式故障定位算法.通过不同的网络拓扑以及与其他的算法对比,对这两种算法以及可信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处理多故障定位问题的不确定性,且定位性能优越,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换热网络可控性和抗干扰能力两方面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换热网络动态柔性的概念,并分析了该性能参数对实际换热网络运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换热网络可控性和运行稳定性的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将动态柔性参数引入到换热网络优化设计中,不仅能够兼顾稳态和动态两方面性能,还可得到更适合实际需要的换热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