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确定了在电解液发生反应范围中测定葡萄糖酸含量的可靠方法,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支持电解质,温度等条件对葡萄糖电解氧化过程中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由葡萄糖电解氧化葡萄糖酸,得到了良好的结果。结果表明,这一过程实现工业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二酸是含有多羟基的二元酸,广泛来源于葡萄糖基物质,可用于可降解聚合物、药物和食品等产品的制备。本文介绍了硝酸氧化、TEMPO氧化等化学法和生物法制备葡萄糖二酸的原理和方法,并综述了其在抗癌及显像剂药物、聚合物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酸锌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葡萄糖酸钙,浓硫酸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采用间接法合成了葡萄糖酸锌,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得到合成葡萄糖酸锌的较佳条件,所得产品符合GB8820-88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酸锌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以葡萄糖酸钙、浓硫酸、氧化锌为主要原料合成葡萄糖酸锌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晶条件、结晶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最终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5.
用直接中和法合成葡萄糖酸锌,通过滴加乙醇降低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得到它的晶体。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比n(葡萄糖酸6内酯):n(氧化锌)为1:1,最佳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90℃,产品葡萄糖酸锌的产率达96%。该方法具有流程短、污染少、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葡萄糖酸锌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成对电合成葡萄糖酸及山梨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成对合成新工艺电解葡萄糖制取葡萄糖酸及山梨醇 ,研究了电流、温度、介质浓度、葡萄糖浓度及电解时间对葡萄糖电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电流密度为 1mA/cm2 ,温度为 2 5℃ ,c(硫酸 ) =0 .30mol/L介质中 ,浓度为 3.6× 10 -2 mol/L的葡萄糖电解 90min后 ,其转化率可达 90 %。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酸锌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来新 《化工时刊》2002,16(10):44-45
研究了以葡萄糖酸钙、浓硫酸、氧化锌为主要原料合成葡萄糖酸锌的新方法,详细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晶条件、结晶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和葡萄糖酸的电渗析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电解法制备葡萄糖酸δ-内酯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葡萄糖酸与尚未反应的葡萄糖的电渗析膜分离技术。实验表明,在3.0A/d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电渗析,不仅电流效率高,能耗低,而且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以葡萄糖作阳极液,经电解氧化后,用异羟肟酸比色法测定该电解混合液中的葡萄糖酸含量,有效排除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方法灵敏,可靠方便。  相似文献   

11.
从腐植酸的来源、成分、提取等方面阐述腐植酸肥料的研发现状。重点介绍腐植酸固态肥料、腐植酸液体肥及腐植酸保水型控释肥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现状,对目前腐植酸肥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腐植酸类肥料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CDK窑法磷酸和隧道窑窑法磷酸工艺原理及研发历程,指出了目前窑法磷酸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生产的关键因素.针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窑法磷酸工艺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注,以酶为催化剂的绿色生物催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酶的催化能力是影响酶能否进行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因素,同时,因催化不同反应的需要,新酶开发显得十分迫切。杂合酶技术是基于已有酶资源来进行新酶的设计和开发的技术,其具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目前酶的表达克隆、分子筛选、人工进化、DNA序列改组和体外突变等技术已成为常规技术,为杂合酶的开发及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杂合酶的构建策略、构建方法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为其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磷酸的工业生产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以中、低品位磷矿居多,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强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酸,同时能够有好的经济效益。分别阐述了湿法磷酸、热法磷酸、窑法磷酸等生产方法,概述了各个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等。着重对工艺要求较高的热法磷酸和窑法磷酸进行说明,包括热法磷酸的燃烧水合一步法和燃烧水合二步法、窑法磷酸的KPA工艺和CDK工艺,并且阐述了在窑法磷酸工艺方面一些较新的进展。通过对于几种工艺的集中说明,便于对以上几种工业磷酸生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选取最佳的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二甲苯是重要的大宗化工原料,生产主要依赖石油资源。作为从生物质资源出发制取生物质基聚酯新途径的关键一步,2,5-二甲基呋喃催化转化制备对二甲苯备受关注。综述了2,5-二甲基呋喃与乙烯发生环加成反应制备对二甲苯的研究进展,对多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比较,其中分子筛表现出优异的催化反应活性。详述了反应网络和反应机理,发展新型双功能催化剂能够同时实现高的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速率和脱水反应速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催化反应活性,改进催化剂性能和优化反应条件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对二甲苯选择性。并对未来研究和工业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窑法磷酸的研发历程和主要工艺流程,指出了目前窑法磷酸工艺的主要优点及存在问题。针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窑法磷酸工艺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溶剂萃取法具有操作简单、回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钨钼分离。分离过程中钨钼离子形态会影响与萃取剂的结合方式及萃取历程,因而研究钨钼的离子形态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钨钼分离机理,进而指导工业生产。在水溶液中,钨钼的离子形态以钨钼含氧酸根形式存在,研究钨钼离子形态的本质即研究不同钨钼含氧酸根形式对萃取分离过程的影响。本工作综述了水溶液中含氧酸根离子形态的仪器分析方法,发现ESI-MS(电喷雾质谱法)在监测萃取过程中钨钼离子形态转化路径中具有潜在应用,并对ESI-MS在湿法冶金领域中监测钨钼离子形态及其转化规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深入了解钨钼分离机理、定向调控钨钼分离过程及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氯乙酸的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小明 《中国氯碱》2005,(9):6-9,34
分析了我国氯乙酸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提出了发展我国氯乙酸生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甲醇工业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我国甲醇工业发展过程及 90年代起落的情况 ,指出目前绝大部分甲醇装置没有利润、亏损、停产和减产的原因在于产品成本的制约、国内外竞争压力、经济环境与市场变化。建议发展单系列大型化甲醇装置 ,重现液相合成工艺的研究 ,以充分的天然气、煤层气等资源为保证 ,发展甲醇燃料、电池及羰基化合成等技术来培养消费市场 ,以促进甲醇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Directed evolution, the laboratory process by which biological entities with desired traits are created through iterative rounds of genetic diversification and library screening or sele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useful and widespread tools in basic and applied biology. From its roots in classical strain engineering and adaptive evolution, modern directed evolution came of age 20 years ago with the demonstration of repeated round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driven random mutagenesis and activity screening to improve protein properties. Since then, numerous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have enabled the evolution of virtually any protein, pathway, network, or entire organism of interest. Here, we recount some of the major milestones in the history of directed evolution, highlight the most promisin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and discuss the futu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lie ahead. © 2013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59: 1432–1440, 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