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尹航  荆涛  张欣 《电子工程师》2006,32(11):20-22
通过对高速信号布线中经常出现的阻抗匹配问题的研究,结合一个VGA(视频图形阵列)分配器的设计实例,分析了阻抗匹配问题出现的原因和两种常用解决方案的端接方法,然后通过分析VGA分配器的电路特点,采用源端串联匹配的端接方式,利用传输阻抗计算软件SI6000计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从而选择相应的阻值与其进行匹配,最后使用Hyperlynx仿真软件进行BOARDSIM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此种方案可以很好地改善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阻抗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2.
白红蕊  马秀荣  白媛  吴健 《电子器件》2012,35(2):158-162
高速采集系统中常用的交流耦合端接设计没有考虑单端阻抗匹配,使得单端时钟信号产生反射,反射噪声严重时会破坏系统的准确性.为了改善反射噪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VPECL差分信号端接设计,将单端阻抗匹配电路引入驱动端,从而达到抑制反射噪声的效果.仿真证明,当信号频率小于500 MHz时,与常用端接设计相比,改进端接设计的接收信号过冲最大减少了10.9%,反射噪声得到抑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速电路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尤其是过度的反射现象,常常造成严重的电路问题。研究了反射形成的机理,即阻抗突变引发信号反射,通过分析给出了减少反射的措施。由Altium Designer的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对设想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适当的端接能大幅度改善传输线中信号的反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主控芯片时钟频率的逐渐增高,信号完整性成为了传播高速信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高速信号需要通过较长的扁平电缆传输时,其特征阻抗的变化就变得尤为重要。由于印制电路板(PCB)的特征阻抗调整具有局限性,扁平电缆平衡端接的特征阻抗无法满足与PCB特征阻抗一致的设计要求。文章首先通过传输线理论计算了扁平电缆平衡端接的特征阻抗;其次,在CST线缆仿真中搭建了平衡与非平衡端接扁平电缆的3D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平衡与非平衡端接的特征阻抗;再次,通过实例验证了平衡端接扁平电缆特征阻抗的测试值与计算、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在整机系统中验证了仿真得到的非平衡端接的特征阻抗,并解决了原先样机中存在的信号完整性问题。通过对特征阻抗的研究,可以为扁平电缆端接方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两条耦合线中的攻击线,采用几种不同的电路端接方式,利用Hyperlynx软件仿真出相应情况下的信号传输波形。通过端接电路在抑制攻击线上反射的同时,减小了受害线上信号的串扰,从而使信号在两条耦合线上的传输质量得到改善。最后进行了多组数据的串扰比较研究,分析了串扰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现代电子技术》2017,(22):10-13
由于芯片频率的提高,现今高速PCB设计的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分析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以FPGA控制DDR3 SDRAM读写数据的高速PCB板为硬件平台,论述高速PCB设计中的反射、串扰等信号完整问题并以Cadence公司的SPECCTRAQuest仿真器作为仿真工具,提出并验证了抑制反射和串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端接电阻可抑制反射,且不同端接方式以及驱动端频率不同,抑制反射的效果有所不同;改变布线间距及走线长度可抑制串扰。通过布线前和布线后的仿真来指导PCB的设计,保证了硬件平台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阻抗控制与匹配问题是高速信号完整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阻抗控制是保证高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波形不畸变的必要条件,而阻抗匹配是保证高速信号在接收端不发生反射,从而被正确接收的重要手段。差分线作为板级传输高速信号的有效载体,实现其阻抗控制与匹配尤为关键。利用高速器件的IBIS模型和MentorGraphics公司的仿真软件HyperLynx针对板级差分线阻抗控制与匹配的实现原理进行了仿真分析,加深了对差分线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传输线的反射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时钟信号和数字信号传输因传输始端和终端阻抗不匹配而引起反射干扰,使传输信号的波形出现上冲、下降和振荡。为了抑制这种因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反射,本文首先从产生这种反射的原因和造成的重大危害分析,提出了反射干扰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接着从传输线的阻抗特性以及阻抗匹配原理出发,提出了始端和终端阻抗匹配原则,最后给出了几种减小和抑制反射干扰的方法,实践证明使用阻抗匹配这一方法在减小反射干扰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为在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中,随着数字电路工作频率的提高,信号完整性问题变得无处不在,对电路稳定性影响巨大。针对高速PCB设计要求讨论了设计中涉及的延迟、反射、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分析了各种破坏信号完整性的原因,并提供了改善信号完整性的对策。通过采用Cadence/SpecctraQuest仿真工具对一ARM9核心板电路板中的高速SDRAM时钟信号线的布局布线后的仿真,给处了由于没有阻抗不匹配造成设计失败的实例,重点分析了高速电路板中存在的阻抗匹配问题,并给出了利用Cadence/SpecctraQuest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办法。  相似文献   

10.
LVDS在高速数字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号完整性是高速数字系统中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之一,LVDS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高速传输技术.在LVD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LVDS收发芯片对几种不同端接、差分线对长度和间距情况下的高速有损传输进行了信号完整性的仿真和分析,通过对比参数改变时由于失配产生反射从而引起的过冲和时序的直观变化,探讨了它们在实际高速数字系统应用中的信号完整性方面的密切关系,为科学合理地应用LVDS技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阻抗匹配电路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抗匹配基本原理与概念,阻抗匹配常见于各级放大电路之间,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信号与传输电路之间。微波电路与系统的设计中,无论是有源还是无源,都必须考虑匹配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低频电路中为电压与电流,而高频中导行电磁波不匹配就会发生严重的反射,损坏仪器和设备,文中阐述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线传输的阻抗匹配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计算长线传输中的阻抗匹配和设计隔离电路,达到了减少高频信号反射,提升能源效益的目的.根据多种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匹配方法.采用该匹配方法可减小雷达信号的传输误差,并为测试系统技术在阻抗匹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分析控制特征阻抗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射频电路设计中为了达到最大功率传输、减少回波损耗等电路性能,一般在输入和输出端加入阻抗匹配网络来加以改善,计算机仿真高效地解决了确定阻抗匹配网络结构及各元件参数的问题,通过ADS仿真确定了射频电路中匹配网络的元件最佳参数。在对一个工作在1.9 GHz频率的放大电路进行交流仿真之后加入匹配网络,利用ADS的调谐及优化处理功能确定了匹配网络的器件参数,得到改善后的电路及性能指标结果。利用网络分析仪测试所做实际电路得到的结果与仿真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软件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信号反射和阻抗匹配。给出了一种利用仿真估计电路临界频率和电缆(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软件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信号反射和阻抗匹配.给出了一种利用仿真估计电路临界频率和电缆(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A new driver circuit is developed for chip-to-chip logic signal transmission in Josephson computers. Multiple reflection noises between driver and connector impedance discontinuities may cause false logic operations in the driver and receiver circuits. Based on this factor, the driver is designed to match the impedance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ransmission line in order to reduce multiple reflections. Since the noises due to the first reflections remain in this driver system, its use is limited to special cases. When used in these cases, however, the driver provides a shorter transmission path delay than Klein's driver. Experimentation shows that the driver has perfect impedance matching effects within a wide bias current margin (±26 percent).  相似文献   

17.
马立宪  李民权 《电子器件》2011,34(2):176-178
针对LDMOS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设计,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采用多节并联导纳匹配法得出宽带匹配电路的初始值后,利用ADS软件对匹配网络的S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为:在频率范围为1.3 GHz~2.3 GHz内,两端口的反射系数均小于-25 dB,匹配网路的传输系数接近0 dB.为实现更好的阻抗匹配,再用A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