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寿琦 《氮肥技术》2001,22(2):14-17
分析了碳酸丙烯酯脱碳工艺存在的硫堵问题,简要介绍了HS脱碳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流程以及在工厂中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分析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气体净化》2004,4(1):17-19
我公司制氢装置负责为3套引进装置(精苯、环己醇、已二胺)提供纯度为99.9%的高纯氢。该装置原料气为富氧造气产生的半水煤气,经栲胶脱硫、电除尘、压缩、中低变、脱硫脱碳工序,送往PSA—H2工序精制氢。HS脱硫脱碳工序采用南化院开发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该公司应用HS脱硫脱碳技术的情况 ,并针对应用该项技术时所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使其工艺水平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4.
HS脱碳脱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方余 《小氮肥》1996,(3):9-12
  相似文献   

5.
章分析了碳酸丙烯酯脱碳工艺存在的硫堵问题,简要介绍了HS脱碳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流程以及在工厂中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分析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碳丙液中加入少量的HS添加剂后:(1)可使脱除后的总硫含量小于0.2×10~(-6);(2)可降低碳丙蒸汽压;(3)可抑制碳钢的腐蚀;(4)可将碳丙脱除CO_2的净化度提高10%~20%;(5)可去掉变脱气及CO_2气两道干法脱硫工序,可使CO_2气中的H_2S含量在10×l0~(-6)以下。  相似文献   

7.
在尿素生产中采用新型高效脱碳脱硫添加剂(HS)大大提高脱碳脱硫效率,由此可省原生产流程两道干法脱硫工序,由于HS添加剂可以降低碳酸丙烯酯溶剂的蒸汽压,从而可以大为减少溶剂的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8.
NHD脱硫脱碳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西 《煤化工》2004,32(3):53-57
NHD溶剂是一种新型高效脱硫脱碳溶剂,在国内外已广泛用于天然气、油田伴生气、炼厂气、燃料气、煤制气、城市煤气、合成气等工艺气体中H2S、CO2、COS、硫醇等有害成分的脱除。介绍了国内几家化肥厂应用NHD脱硫脱碳装置运行情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10.
郭文龙 《小氮肥》2012,(3):11-12
0前言山西阳煤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合成氨一分厂(以下简称一分厂)采用NHD脱碳工艺,在脱碳塔前设置T102活性炭脱硫槽。其工艺流程为:由变脱系统来的1.8MPa变换气(CO2体积分数在26%左右,H2S质量浓度≤5mg/m3),先进入三流  相似文献   

11.
张兆 《中氮肥》2000,(6):17-18
我公司是以煤焦为原料年产60 kt合成氨的中型氮肥企业。1990年进行扩建,先后增设了半水煤气栲胶脱硫、中变串低变,复合催化热钾碱法脱碳、新铜洗等。合成氨生产能力提高到了80 kt,1996年又投产了联醇,总氨能力达到100 kt,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变为:此次改造,要求半水煤气中H2S含量在300~500 mg/m3之间,合成氨流程中半水煤气脱硫后,变换气无脱硫装置,再生气中H2S≤15 mg/m3,便能满足尿素生产的需要。生产实践证明,半水煤气中H2S含量在800~1000 mg/m3之间,特别是1994年改烧焦炭后,半水煤气中H2S含量达1600~2000 mg/m3,…  相似文献   

12.
栲胶脱硫和NHD脱碳之间的流程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顶山飞行化工集团8·13工程于1999年初建成投产,其中变换气脱硫采用栲胶法,脱碳为NHD法。在试运行过程中,因变换和脱碳之间流程衔接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给公司造成了不少经济损失。为此,我们不断摸索,对流程和设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使栲胶脱硫和NHD脱碳之间的流程衔接日趋合理,效益明显增加。1 原始流程和生产状况原始生产流程相对比较简单。刚开始负荷较低,未暴露出太大问题。但随着负荷的加大和时间的推移,变换与脱碳系统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板翅换热器阻力大问题。该换热器由开封空分设备厂制造,翅片…  相似文献   

13.
14.
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机理、工艺和优点。指出了活性炭脱硫脱硝工艺具有可以实现同时脱除SO2,NO2和粉尘,脱除效率高,投资小等优点,通过加热再生活性焦,可获得高浓度的SO2气体,用于生产硫酸、液体二氧化硫或硫磺,有效回收硫资源。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费用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5.
廊坊IGCC热电联供项目主体方案分别对大同混煤采用干法粉煤气化技术(以Shell为代表)和湿法水煤浆气化技术(以GE为代表)进行了研究。技术方案研究重点对这2种气化技术的CCS系统配置进行研究,推荐了小规模试验时合适的抽气点。对Shell废锅流程合成气和GE废锅流程合成气所适用的变换工艺进行了分析,推荐了合适的变换工艺为低汽气比变换技术和NHD脱硫脱碳净化技术。最后对所设计的IGCC+CCS流程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发现IGCC电厂采用CCS系统后对效率的影响是:脱碳后Shell方案比GE方案发电效率、供电效率的降低幅度大,但其发电效率和供电效率仍然高于GE方案,只是高的幅度要低于不脱碳时的数值。  相似文献   

16.
徐伟廷 《中氮肥》2001,(5):27-28
我厂于1999年6月开始进行栲胶法脱硫工艺试验,经过半年多的调整,试验取得了成功。近一年半的生产实践表明,栲胶法脱硫工艺是可行的,效果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氧化体系在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过氧化氢/有机酸、过氧化氢/杂多酸、过氧化氢/杂多酸/季铵盐、光催化氧化、离子液体萃取/氧化等体系的脱硫研究,并指出寻求高效、廉价、选择性高的催化氧化体系,保证油品高回收率,是燃料油深度脱硫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超重力技术在合成氨脱碳吸收剂再生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超蕈力反应器内进行了脱碳吸收剂再生实验,吸收剂富液中的KHCO3在蒸汽作用下,分解生成K2CO3并释放出CO2.实验考察了再生温度、转子转速、吸收剂富液流量、蒸汽流量对再生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转子转速以及蒸汽流量增强,溶液中KHCO3含量先降低后变得平缓;随着吸收剂富液流量的增加,溶液中KHCO3含量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9.
Many research work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atomically precise cluster deposition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s able to address fundamental aspects of size-effects, cluster-support interactions, and reaction mechanisms of cluster materials. Although the wet chemistry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synthesize nanoparticles, the gas-phase synthesis and size-selected strategy was the only method to prepare supported metal clusters with precise numbers of atoms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low throughput of the physical synthesis method has severely constrained its wider adoption for catalysis applications. In this review, we introduce the latest progress on three types of cluster source which have the most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scale-up, including sputtering gas aggregation source, pulsed microplasma cluster source, and matrix assembly cluster source. While the sputtering gas aggregation source is leading ahead with a production rate of ~20 mg·h–1, the pulsed microplasma source has the smallest physical dimensions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compact multiple such devices into a small volume for multiplied production rate. The matrix assembly source has the shortest development history, but already show an impressive deposition rate of ~10 mg·h–1. At the end of the review, the possible routes for further throughput scale-up are envisaged.  相似文献   

20.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了油酸咪唑啉缓蚀剂,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油酸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失重法评价了其在减粘顶水介质中对2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180℃时,为最佳合成条件,且注入间隔72h,用量为100×10-6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