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反向系间窜越,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可以同时利用三线态激子和单线态激子,使器件的理论内量子效率突破传统荧光材料的25%,达到理论上的100%,可与磷光材料相媲美,且材料价格便宜无需贵金属,因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对绿光及蓝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较快,而红光材料由于分子结构的合理设计比较困难,研究进展相对较慢。从受体的类型出发,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色TADF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现有工作,对红色TADF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有机小分子电致磷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亮  孙岳明  蒋伟  王启  宋坤忠 《材料导报》2007,21(4):26-30,33
在过去20年对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中,由于没有充分利用三线态激子能量,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存在25%的理论极限.由于有机磷光染料可以同时利用其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可以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达到100%,突破了25%的理论极限,因而近几年在小分子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染料制成器件的研究备受关注.综述了近几年金属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金属铱配合物在分子设计上的研究进展,同时论述了其发光机理和掺杂剂材料以及器件制作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金属有机配合物电致磷光材料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磷光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朱琦  李云辉  赵学森  耿爱芳  马玉芹 《材料导报》2018,32(19):3473-3477
有机发光二极管因独特的优势被看作新一代的照明及平面显示技术,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荧光材料仅能利用单重态激子发光,因而效率并不理想。近年来,能够利用三重态激子能量发光的新型荧光材料的研究实现了新的突破。按照三重态激子到单重态激子的转化机理,荧光材料可以分为三重态-三重态湮灭、热致延迟荧光和局域电荷转移杂化激发态三种特殊类型。本文围绕着这几种类型的荧光材料展开了探讨,介绍了有机电致荧光器件的概况以及不同类型荧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并从分子设计的角度说明了高性能发光器件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邱勇  胡晓明 《材料导报》1999,13(4):56-59
有机电致发光是近年来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压驱动,高亮度,高效率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彩色显示等优点,在介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目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的各类有机小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5.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与核心,发展新型有机光电材料也是国际上此领域的热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氟化通过降低能级被用来增强小分子或者聚合物的稳定性、电子传输和双极传输性能,尤其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特别是C-H…F相互作用(类似氢键)在固态堆积时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引起典型的π-堆积排列方式,从而增强电荷迁移率。作者研究团队系统地研究了不同位置和数目取代的氟或三氟甲基等吸电子基团对不同材料体系吸收与发射光谱、HOMO/LUMO能级、热性质以及材料的空穴传输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运用量化计算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最终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空穴传输材料、双极性的主体材料以及深蓝光的荧光客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异佛尔酮只有一个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的甲基,产物合成简单,容易提纯,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和稳定性。综述了异佛尔酮衍生物在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对部分结构、发光性能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张晋美  黎厚斌 《包装工程》2018,39(7):104-111
目的研究芘及其衍生物在荧光探针以及有机电致发光方面的应用进展。方法简述芘荧光材料的来源及结构特点,分析荧光材料的特点,综述芘及其衍生物在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跟踪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形成过程,定量监测乳胶膜形成过程中聚合物的分散,研究燕麦β-葡聚糖溶液中的疏水微区,以及检测水溶液中的金属汞离子,综述芘及其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水性防伪荧光油墨中的发展前景。结论芘荧光材料除了应用于荧光探针以及有机电致发光等方面,也可以作为功能性荧光颜料用来制成水性荧光油墨,从而应用于防伪包装中。  相似文献   

8.
小分子有机荧光材料由于具有种类众多、结构可调、荧光量子效率高、选择性好和光谱可调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医学成像等领域。对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和良好的稳定性等优势,成为了常用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应用于环境中汞、铅、铁等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荧光探针的合成、反应现象、传感机制、检测能力及实际应用等,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名为N,N-双-[4-2-(4-二氰甲烯基-6-甲基)-4H-吡喃-2-基]乙烯基]苯基苯胺的新型有机红色材料(BDCM)进行了薄膜发光行为的研究,此材料的一个三苯胺(给电子基)和两个二氰甲烯吡喃(受电子基)所形成的较好空间位阻和强荧光发射能力,使得其固体薄膜具有很高的红色荧光量子产率。所构成ITO/CuPc/DPPP/BDCM/Mg:Ag的红色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在外加19V直流电压时达到582cd/m^2的发光亮度,同时,此器件的发光色度具有不随所加电流密度变化而改变的特点,表明此材料有很好的电子传输和红色发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10余年对小分子和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中,由于器件三线态激子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存在25%的理论极限,大大限制了其发光效率。为突破这一理论极限,在小分子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染料制成电致磷光器件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磷光染料的掺杂可以充分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本文针对有机小分子电致磷光器件的发展、发光机理以及主客体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等方面作了简明的讨论,指出了在器件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光电显示等优点,在平板显示和高效照明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而引起广泛关注。详细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组成、特点和研究近况,并对其用途和前景做了一定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为ITO/2-TNATA(20 nm)/NPB(30 nm)/BePP2:DCJTB(45 nm:X%)/Alq3(30 nm)/LiF(1 nm)/Al(100 nm)的白光器件结构(X为DCJTB的掺杂浓度(质量分数))。采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在高精度膜厚测控仪的监控下分别制备了发光层掺杂浓度为1,1.5,2.0,2.5,3.0不同器件,并对各器件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DCJTB的掺杂浓度为2.0%时,平衡了器件中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能力,使载流子复合形成激子的几率增加,既使载流子的传输能力明显改善,并且有效地抑制了器件的荧光猝灭效应。在12 V电压下,可以获得发光亮度最高达到9 868cd/m2,发光效率大于7.2 cd/A,且色坐标为(0.334,0.337)的较理想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几年用于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聚合物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聚咔唑类主体材料、聚芴类主体材料、聚苯乙烯类主体材料和聚间苯基类主体材料的结构单元的设计与修饰以及磷光器件性能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展望了磷光聚合物主体材料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磷光聚合物主体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白光LED用Eu~(3+)激活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光LED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未来照明光源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白光LED的低显色指数和高色温限制了其发展,而红色荧光粉的性能对白光LED显色指数的提高及色温的改善非常关键。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白光LED用Eu3+激活红色荧光粉的几大主要体系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红色荧光粉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PEDOT∶PSS薄膜的导电率高、透光性好、且稳定易加工,在有机光电子领域,特别是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从PEDOT∶PSS薄膜的应用和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近10年PEDOT∶PSS薄膜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发光二极管领域的研究成果,初步展望了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Solution processed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have been actively developed due to merits of high quantum efficiency of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 and simple fabrication processes of solution processed OLEDs. The device performances of the solution processed phosphorescent OLED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 the last 10 year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device performances was made by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molecule host materials for solution processes. A hybrid host of polymer and small molecules, a single small molecule host and a mixed host of small molecule hosts have effectively enhanced the quantum efficiency of the solution processed phosphorescent OLEDs.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mall molecule host materials for solution processed phosphorescent OLEDs and provides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molecule host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