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这位“榜爷”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水电局局长、优秀共产党员黄榜道。因为他治水有方,人们尊称他为“榜爷”。 一 1990年秋天,一纸任命书把年富力强的黄榜道安置在现在的岗位上。这时,三五乡新六碑村的村民忐忑不安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新六碑人,真伤心,挑一担甘泉蹬断筋”。这里有山没有水,要挑担水得翻一座山,跑几公里路,人们为吃水难愁断了肠。 “榜爷,只要清水流进村里,我们倾家荡产也干!”“冲着你们这股劲,我豁命也要把龙王爷牵来!”他豪迈地说,带着水利技术人员跟村民进了村。  相似文献   

2.
离开北京南下,我们穿过天安门广场,直奔北京火车站附近的东便门。东便门,是古都北京外城东北角的一个便门,是通惠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出北京城的水关。古老的通惠河象一条白色的光带,在雄伟壮丽的东便门角楼下蜿蜒向东流去。流淌了六七百年的通惠河,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在只有从东便门向东20公里长的这段河道,还基本上保留着它的原貌和本名,其前身则是金代开凿的闸河。在高高的通惠河大堤上,前行约5华里,迎面一块白底红字的“庆丰闸前街”的路牌,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顾名思义,这里该是史书上提到的“庆丰闸”所在了。下车向一位在河边蹓跶的长者打听,果然就是。  相似文献   

3.
龙爪乡出名了。 1988年10月18日,全市水利局长会议在这里召开,有史以来,这么多人到龙爪乡参观来了,学习治水经验来了,这还是第一次。韩忠凯自然是中心圈儿里的人物。他是龙爪乡的水利站长,治水的事儿,主角嘛,能没好戏? 一心村,龙爪乡不大不小的村庄,被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紧紧地裹在当中。两岸,本该是良田,却  相似文献   

4.
汽车在奔跑着.窗外细雨绵绵。对这条通往县城外的山路,他实在是太熟悉了。从乡村土路到水泥路,他见证着这条路的变化。“再给我几年时间,就会看到它变成高速公路了。”想到这里.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次出差,他肩负两大任务:一要谈项目:二要看病。谈项目,大家都知道:而这看病,除他之外,却没有人知道。  相似文献   

5.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40年的治淮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方针。这一方针的制定,是有其历史和自然的根据的。“蓄泄兼筹”是淮河流域治水经验的高度概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兴建了我国著名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后称安丰塘)。由于陂塘蓄水灌溉事业的发达,江淮地区成为我  相似文献   

6.
亓云敬  司加中 《治淮》1999,(2):37-38
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最东部海拔630米的“寄母山”北麓,群山环抱着一座美丽的山庄——铁车乡郎郡村。近几年来,该村大做山水文章,治山治水不停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如今,那一层层平整如镜的梯田,一片片硕果累累的果园,一座座清澈透底的水库塘坝,一个个珍珠般的水池,一条条环山绕岭的路渠,无不记述着郎郡人治山治水的艰苦创业史。 (一) 郎郡村共有161户,528口人。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山光岭秃和尚头,雨季洪水漫坡流,旱时渴死羊和牛,庄稼十年九不收”的穷山庄。1992年,以路星光为首的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7.
早就听说建湖县庆丰水利站站长林咸仁的事迹,几次采访均因工作忙,未能成为现实。去年我们在防汛现场,只见他一身汗水,一身泥巴,赤脚大干。谈到采访,老林的一席话说得我们入耳中听。 ‘本人今年52岁,为治水风里来,雨里去,已经38个春秋了,但每当我看到那牢固的泵闸和好似水上长城圩堤的时候,心里总感到无比的踏实’。的确,林咸仁为治水立下了汗马功劳。人们讲述了  相似文献   

8.
焦志忠 《中国水利》2005,(24):79-79
回顾“十五”,是天津水利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5年。5年来,天津市水利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治水方针,按照水利部党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问题,确定了“建设节水型城市,发展大都市水利”,构建城乡供水、防洪除涝、节约用水体系和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四大体系”的治水新思路,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创新求发展的治水新路。  相似文献   

9.
治山治水亦风流——谢金亮治山治水治穷致富记□李跃进王文文在忻州运输公司工作的谢金亮有着近二十年的开车生涯,他没有靠优越的社会关系和特殊的技术本领去发财致富,却偏偏爱上了治山治水这一门,念起了他的山水经,当时实在令许多人费解,而如今人们都说老谢的路走对...  相似文献   

10.
回顾“十五”,是天津水利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5年。5年来,天津市水利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治水方针,按照水利部党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问题,确定了“建设节水型城市,发展大都市水利”,构建城乡供水、防洪除涝、节约用水体系和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四大体系”的治水新思路,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创新求发展的治水新路。“十五”期间,天津水利完成投资75.18亿元,是“九五”时期完成投资的2.26倍,平均每年投资达15.04亿元,年均增长80…  相似文献   

11.
家(散文)     
我们治水的老祖宗要算大禹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明了他对治水的专注和勤奋;也说明,他是有个家的。据鲁迅先生说,他家的禹太太,怪丈夫不回家,还跳脚拍手地大骂了一通“杀千刀”呢。我们这些大禹的子孙们,不少是“治水世家”,以工地为家的。不少人在工地干活,在工地找对象结婚,在工地生孩子;孩子长大了,又治水,又成家,又养育儿女,……除了工地,好象再没有其他什么家了。  相似文献   

12.
执着的追求许荫桐的家乡在苏北大运河边。从小他便目睹了水患给他的家乡带来的无穷灾难。1947年,年轻的许荫桐从中央大学毕业了,他毅然选择了治水这条艰苦的道路。但是,直到1949年解放后,他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他参加革命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到苏北沿海垦区查勘,为大规模治水作准备。战争和水灾给整个苏北地区留下的是一片荒凉,许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亳州市根据本地地势平坦、旱涝交潜的特点,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坚持了“沟、渠、田、林、路、桥、闸、井、站、村”十字方针,探索了一条适应本地特点的综合治理、深度开发的治水路子,做到了水利工程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在总结多年治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市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提出了“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工程效益为核心,以建设旱涝保收田为目的”,的农田水利建设指导思想。具体落实在十字方针上,在工程布局方面,沟、渠、路、林统筹,桥、闸、井、站配套,做到了四个结合: 1、防洪、除涝、引水、灌溉相结合。在沟的布置上,除小沟以下的末级工程专门担负排涝、降溃任务外,中沟以上的工程除按集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治水成功的大禹,世界各国只要有人治水的地方都有他们自己的“大禹”。在印度洋岛国的斯里兰卡,人们自豪地把帕拉克拉马巴胡一世(1153~1186)誉为“我们的大禹”,可见这位800多年前的贤明国王的治水功绩是如何显赫了。斯里兰卡是湛蓝的印度洋上的一颗翡翠,这里盛产橡胶、红茶、稻米和水果,拥有世界上少有的热带植物园。然而,这花园般的国土是来之不易的,它是斯里兰卡人代复一代辛勤开发得来的,更是年复一年兴修水利的结果。斯里兰卡的历代国王有一传统而庄严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不受外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读了《水利与电力》今年第3期登载的“坚决依靠贫下中农自力更生勤俭治水”四篇文章以后,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从这里,我不仅听到了贫下中农治山治水的豪言壮语,看到贫下中农改造大自然的革命精种,更重要的是使我更加明确了在水利建设中要取得  相似文献   

16.
这里讲的是90年代治水“凤凰”——女共产党员藏天惠带领群众治水的故事。 (一) 1991年初春,对于云南省澄江县九村乡七江村一社的186户农户来说,将要进行的社长改选,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把改变生产、生活面貌的希望寄托在了一个妇女——共产党员藏天惠身上。选举结果出来了,藏天惠当选为社长。选民们充满了希望,而藏天惠心里却没有底。  相似文献   

17.
陈凤礼,是宿县大营区水利建管站副站长。20多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日,冒严寒,勤奋工作,把宝贵的年华无私地奉献给家乡的井、站、沟渠。大营区位于安徽宿县南部的浍、澥河之间,有耕地14.5万亩,人口4.75万。这里的水利基础薄弱,地形平缓,排水缓慢,加之土壤结构不良等因素,洪涝旱灾害频繁发生。生长在这里的陈凤礼,备尝水旱灾害之苦,自幼就萌发了治水的志愿。 1969年秋,在他刚过“而立”  相似文献   

18.
一条系情河     
在治水和水政工作中,处理边界水事纠纷是让人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对平原地区的跨省河道尤其如此。然而,在历史上水事积怨很深、水利矛盾迭起的河南省郸城县和安徽省太和县的接壤处,我们却见到了一幅令人兴奋的情景:过去因水事矛盾筑起的一条条“纠纷坝”被平毁得无影无踪。一条新治理的黑茨河,穿行两省的边界,欢畅地流过。新河之畔,在这两省的交界处,建起了一座高达4.2米的团结治水纪念塔。塔呈三柱合一形,象征着水利部、  相似文献   

19.
当一位作家称赞郭新吉在凤台治水中谱写了一首绿色的交响曲时,他连忙摆摆手:“我只是这首交响曲中的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20.
林一山(1911.6—2007.12)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治水事业家和思想家,一生热爱长江,钟情水利事业,坚持真理,崇尚科学,忠实地履行着水利人厚重的历史责任。林一山又是一位成功的治水哲学家和治江战略家,善于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治水实践。他从旧中国的一张军用地图开始,以“两论”(《矛盾论》和《实践论》)起家,注重调查研究,运用他创立的“河流辩证法”不断深化对大江大河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