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缺水地区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由跨流域调水引发的生态补偿问题是制约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目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主要是沿用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导致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主体缺失、补偿对象不全面、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极大地限制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实践的开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流域内与跨流域调水在受工程影响、水权转移形式、涉及的利益主体关系、生态补偿主导部门、生态补偿核算标准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以区域水权为理论基础,以生态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形式以及补偿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实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
从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生态补偿现状入手,梳理了实施水资源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宣传,建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实施差异性区域政策、完善政策与法规建设等建议,为北京市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跨流域调水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必要手段。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建立是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在调水工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指出了对调水工程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建立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当前,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这不利于维持和改善调水区生态环境质量,确保供水水量和水质的长期稳定.而调水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文章在分析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方...  相似文献   

5.
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跨流域调水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常见手段.以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产生正面效益的同时,跨流域调水给水源区带来的损失.跨流域调水改变了正常的水资源分配秩序,从而影响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合理的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对建立调水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调水补偿制度的框架以及水电站发电损失核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实例计算,旨在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推动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其他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延庆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是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地之一,后奥运时期,全区大部分河流难以保障生态水流,水生态环境有待整治提升。通过分析延庆区的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水资源调配优化措施及方案,通过区域水资源联合调配,白河堡水库可向区域内水系调水,以恢复妫水河南部和北部的水系联通,保证延庆区河道的生态基流和生态景观,为发挥延庆生态优势作出贡献;同时,可实现白河堡水库、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的水系连通,形成跨流域连通的水网,减轻官厅水库对外地调水的依赖性。本研究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利用及水环境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造成生态调水的现象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保证生态调水的持续进行以及体现公平的原则,对调出区实施生态补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概念、应遵循的原则和补偿量的核算方式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得出以下一些结论。本研究为规范我国生态调水工作和进一步开展调水补偿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跨区域调水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转移,往往需要调出地区在生态环境或经济上作出一定牺牲。水资源调入地区作为受益方,应通过政府主导的项目合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等补偿形式对水资源调出地区进行生态补偿。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调入调出问题,进行了生态补偿标准与方式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满足调水区促进经济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的需求,推动调水区由提供水资源向提供优质生态产品转变,需要建立引汉济渭调水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本文明确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分析了调水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主要挑战,从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直接开发利用、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开展环境权交易等方面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泛流域水资源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雅砻江、大渡河和黄河连为一体,形成泛流域水资源系统,涉及确定合理的调水总量、调水规模与布局以及调水量合理分配等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该复杂大系统,研究跨流域水资源多维尺度模拟和优化方法,建立了3层结构的泛流域水资源时空优化调配模型系统,将调水区7条河流与黄河受水区67地市统一优化调配。采用大系统协调技术和嵌套遗传算法动态调节机制求解泛流域水资源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宜的调水规模、工程布局及调水量空间合理分配方案,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沧州市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更加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文中提出了加快实施跨区域调水,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宏观战略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12.
生态调水是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增加水体流动性、利用水质较好的水体提高较差水体的水质,同时增加水体流动性,进而改善调水区域水环境的一种措施。在区域控污、截污的前提下,如具备水源条件,生态调水值得优先选择。以温瑞塘河瑞安段为例,采用一维非定常水动力模型,对不同调水流量、水闸不同运行方式及不同截污率组合条件下的水质改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提出了生态调水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分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依托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提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三大典型类型,分别为:一是跨界流域生态补偿;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三是流域重要水源区保护的生态补偿,以期为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线调水后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优质水源供应地。为明确中线调水给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造成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评价法建立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体系,对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调水后,水资源宏观调控引起的水资源总量的变化将逐步影响到研究区内的生态环境、饮水安全、社会生活、农业生产等各方面,汉江生态经济带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数据显示,中线调水后,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属于中度风险;十堰、神农架林区为低度风险;潜江市、仙桃市、武汉市为中度风险;随州、荆门、天门为高度风险;襄阳市达到了高至极高风险等级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以来,大型河湖水系连通项目及跨区域引调水工程成为统筹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我国处于跨区域调水管理初期,研究制定统一法令,建立有效管理机制,统一区域调度,充分发挥调水工程在区域水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保障作用,起步较晚且迫在眉睫。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联合调度管理成效为依托,分析了在建立科学的联合调度机制、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合理调配有限水资源,适应滇池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要求,可实现外调水"一水多用,有效利用"的综合效益。针对目前机制保障下调出区水环境保护及受水区多目标效益优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流域协同地方政府统一监管,深入研究区域水资源总体配置,能积极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抓手。安徽省淮南市作为淮河治理中最为核心的区域,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作出了很多努力。分析了现阶段淮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规划、法律保障、组织保障、补偿机制、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水景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陶  赵霞  汤鹏飞 《中国水利》2014,(2):8-10,25
跨流域调水有助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但对整个流域带来的重大深刻影响也不容忽视,实施生态补偿是必要措施。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影响区——湖北汉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分析调水对其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当前已经实施的生态补偿政策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汉江中下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生态补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5.5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我国水危机不能得到有效防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补偿机制.如河北省给北京市输水,为了保证北京用水需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受到很大制约,放弃了许多发展机会,但是北京市却不需要按市场规则支付河北省为此付出的机会成本,这是国家水管理制度缺陷造成的.因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水库调度更多地参与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水库原有的设计运行方式越来越受到统一调度的干预,水库的作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综合利用对象,而是呈现出流域化、生态化的特点。面对水库生态调度的新挑战,提出了建立水库生态调度技术体系、建立水库生态调度补偿机制、开展水库生态调度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流域生态补偿对弥补区域间水资源保护外部效应,协调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在加快推进跨区域横向补偿机制,如何合理测算各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是主要难点和关键问题。本文建立基于水资源价值流的跨多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建立水资源保护产生价值的运移传递关系矩阵,计算多区域间的补偿标准,并应用于东江流域,对东江流域各区域逐级进行生态补偿标准测算。利用2017年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作为补偿对象的赣州和河源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量分别为6.67亿元、15.61亿元,下游惠州、东莞、深圳、广州和香港应承担的生态补偿量分别为4.89亿元、6.87亿元、4.18亿元、3.03亿元和3.30亿元,可为确定流域内跨多区域的生态补偿标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