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久前,《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在全球同步首映,中国的观众陷入到了狂欢之中,尽情地享受着全球化带给我们的福音。我们在世界各地看同一部电影,吃肯德基、麦当劳,这无疑是进步,但同时也表明我们正在趋同一种没有任何可识别性的消费文化,地方性知识正在日趋消亡。其实,地方性知识的黄昏早已降临。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那么,各个地区上千年形成的自成体系的文化是否也全球化了呢?与经济和文化都直接相关的建筑是否在全球化中被完全同化了呢?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拉美现代建筑基本特征的探讨回答上述问题。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属于拉丁语系国家,有着相似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拉丁美洲的建筑发展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创造自觉现代建筑个性之路。  相似文献   

3.
黄蔷薇 《山西建筑》2012,38(9):26-27
结合建筑自身功能及建筑发展的本质,探讨了建筑中地域主义的内涵及外在表现,批判性的思考了建筑对文脉与地域的传承及创新,指出地域性与全球化并不冲突,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4.
对批判的地域主义和地域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宾 《山西建筑》2008,34(8):53-54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批判地域主义及乡土建筑理论的阅读研究,总结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及乡土建筑各自的特点,并对如何批判地面对世界文化和地域文化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范燕群 《山西建筑》2006,32(18):11-12
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建筑的地域性与地域主义的研究分析,探讨了批判性地域主义和地域性以及批判性地域主义和全球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对建筑地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80~1981年.我在当时的西德讲学之时.曾赴西欧诸国巡礼.从名都大邑到各地乡镇,对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心往不已。我还记得我曾将这跨越了30多年的建筑之旅和瑞士建筑理论家路易·博卡(L.Burokhardt)教授(当时任德国卡塞尔大学系主任,德意志创造联盟主席)长谈。当他发现我对“地域主义”理念兴趣极浓时.惊讶不已,视我为知己,不时晤谈。  相似文献   

7.
浅谈批判的地域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帆 《山西建筑》2007,33(32):35-36
简单介绍了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策略,为了透彻地解析批判的地域主义概念,将地域主义和批判主义相结合,体现了二者辨证统一的关系,指出批判的地域主义实践受两种文化的影响,它是两种文化双向修正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的世界、识别性和批判地域主义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建筑历史上有两个长期的趋势:全球化与地域主义.地域主义以一种互补而非对抗的方式,通过打造地域的多样性,一个具有"高峰和低谷"的世界,来回应全球化打造一个"一致的世界"的倾向.回顾历史,地域主义常常代表着独特和个性化的发展.采取完全不同的立场.时至今日,当代地域主义在吸取了芒福德(Mumford)对国际风格批判的基础上--认为它背弃了早期现代建筑运动对环境和社会目标的关注,由于其自身具有的批判性从而克服了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9.
沈怡 《南方建筑》2005,(6):59-63
现代建筑运动带来大量缺乏个性的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肌理;能源危机,则促使建筑师们从更高的层面关注人类资源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贫困阶层住房紧张的状况需要缓解。批判的地域主义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建筑技术的视角,通过分析一些具有地域主义倾向的建筑作品,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技术观点加以说明,即主张谨慎对待和使用全球性的现代技术;使用需有利于生态、环保、节能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则选择使用“适宜技术”。对照中国的发展状况,希望从中获取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刘芳 《山西建筑》2009,35(25):21-22
在阐述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建筑创作的影响,追寻了地域主义建筑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并指出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创新地域主义建筑的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介绍了地域建筑的理论背景以及当下中国城市与全球化议题之间的关系,结合笔者个人建筑事务所以及几位非主流“海归”青年建筑师的创作实践,探索我国地域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2.
13.
Local received knowledge once ensured buildings had a strong connection with their environ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With rapid urbanis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is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rchitects working internationally with a finely attuned sensibility to place and context have been able to take up the baton and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notions of locality and identity. Fo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has been recogni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design teams that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producing exceptional architecture for Islamic communities worldwide. Here, the award scheme's director, Farrokh Derakshani , defines some key treatments of identity in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4.
15.
16.
文章探讨了一战后"现代主义"一词在建筑学中的使用,试图阐明该词的起源并强调"现代"建筑早期观点的地域特性和多元性。文章指出,现代建筑的词汇在使用上的转变,从"新建筑"和"现代运动"等措辞到单一术语"现代主义",反映出现代建筑从一场致力于特定的价值观与愿望的活生生的运动到一种既定的风格和一个过去了的文化时期的演变。文章还指出,"现代主义"一词日益频繁的使用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艺术评论和文化理论对建筑学写作日益增加的影响有关。文章在结论部分反思了近期(学界里)挑战"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内含的普遍主义的诸种尝试,包括建筑史学家和评论家使用"现代性"一词代替"现代主义"。对"现代性"一词不断增长的偏好,可在一定程度上视作拓展现代建筑地理边界及探索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批判性话题中的经典之作,海斯在文章中系统地回顾了长期以来在建筑学中存在的两种基本态度:其一是将建筑看作是主导文化的一个部门和意识形态的再现,也就是“建筑作为文化手段”;其二是“建筑作为自治形式”.将建筑看作无关任何外部文本和前在状况的先验形式逻辑之再现。通过对密斯的若干经典建筑的再解读,海斯描述了在文化和形式之间存在的批判性领域。他进而提出了批判性建筑的观念,将建筑放置到它自身的世间性状况中去,以开放的批判的态度来面对不确定的经验状况。通过对如上两种对立态度及其二分法的抵抗和对抗.海斯认为,可以依靠建筑师的著述过程建立起批判的建筑知识体系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建筑技艺》2011,(Z6):42-43
2011年11月2日,世界建筑节于西班牙赛罗那开幕。本届世界建筑节(WAF)是第四届,关注"差异",探究建筑设计师如何处理世界上政治、文化、民族、性别、社会和经济的差异。大会同期还举行了研讨、展览、主题演讲于学生竞赛等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