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秦炜  肖丹  李长青  戴猷元 《化工学报》2006,57(8):1927-1932
为强化两性官能团化合物的萃取分离性能,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被分离溶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磷酸三丁酯(TBP)/正庚烷的混合物为萃取剂进行了萃取平衡特性的研究,考察了溶液的pH值、D2EHPA浓度、TBP浓度对于萃取平衡的影响,建立了复合萃取剂协同萃取PABA的萃取平衡分配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D2EHPA/TBP/正庚烷复合萃取剂萃取PABA具有明显的协萃效应,协萃机理为D2EHPA及TBP分别与PABA的Lewis碱性官能团(—NH2)和Lewis酸性官能团(—COOH)缔合形成亲油性更强的萃合物,且D2EHPA与TBP的浓度差异越小,协萃效应越明显.根据萃取平衡分配系数表达式拟合求取了表观萃取平衡常数,复合萃取剂的值远大于D2EHPA、TBP单独作为萃取剂的值,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协萃机理.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带夹带剂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大黄中的五种有效蒽醌类物质(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的工艺,考察了萃取条件(温度和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夹带剂种类等对大黄游离蒽醌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萃取釜条件(萃取压力、温度和夹带剂用量)进行了优化;采用液相色谱对萃取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釜的温度和压力、CO2流量等对萃取效率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60 min、动萃取时间为30 min、以乙醇作夹带剂、乙醇用量300 mL·(100g大黄)-1、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45 MPa.在此条件下大黄游离蒽醌的萃取量达1.15%.  相似文献   

3.
以三辛胺为萃取剂,分别用正辛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4-甲基-2-戊酮、正己烷、环己烷为稀释剂对3-羟基丙酸稀溶液进行络合萃取,分析了稀释剂对萃取的影响,讨论了温度、溶液p H、相比及络合剂体积分数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对三辛胺络合萃取3-羟基丙酸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正辛醇作稀释剂萃取效果最好,平衡分配系数高达4.46.以Na OH溶液进行反萃,3-羟基丙酸的反萃率为99.6%.  相似文献   

4.
夏德长 《腐植酸》2006,(6):25-27
阐述了腐植酸对采用Na2CO3-NaHCO3溶液加工铀矿石过程的影响。铀矿石中存在的腐植酸导致Na2CO3-NaHCO3溶液浸出,使铀的浸出率偏低。在季铵-煤油溶液从Na2CO3-NaHCO3-[UO2(CO3)3]4--H2O体系中萃取时,铀的萃取效率明显下降,产生乳化,生成大量三相物,并且两相分离时间大大延长,降低了萃取设备的生产能力;在采用NaOH从Na2CO3-NaHCO3-[UO2(CO3)3]4--H2O体系沉淀铀的过程中,NaOH单耗量显著增大、沉淀母液中ρ(U)值上升较多。腐植酸对(NH4)2CO3-NH4OH溶液从负载铀的季铵-煤油溶液中反萃取-结晶三碳酸铀酰铵(AUC)过程,没有显示有害影响,晶体形态完整无缺陷,粗晶产率仍高于80%。  相似文献   

5.
用Na2CO3溶液处理Si/Al=50的ZSM-5分子筛,以模型化合物为原料,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Na2CO3溶液浓度对噻吩烷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60℃,压力为1 MPa,液时空速1.5 h-1,Na2CO3溶液浓度为4 mol/L时,噻吩转化率最高为90.5%。  相似文献   

6.
三烷基氧膦络合萃取一元有机羧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络合萃取法对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选择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为分离对象 ,三烷基氧膦 (TRPO)为络合剂 ,煤油为稀释剂 ,进行了系统的萃取相平衡实验 ,测定了络合剂浓度、稀释剂组成等因素对萃取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溶质的亲油性对络合萃取平衡影响起主导作用 ;随TRPO浓度增大 ,萃取平衡分配系数呈增大趋势 ;随溶质初始浓度增大 ,有机相的溶质浓度向饱和萃取量接近 ;饱和萃取量随络合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相平衡分配系数进行拟合 ,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极性大,传统物理萃取方法分离效果不理想,今采用离子交换萃取方法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钠萃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液。测定了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初始浓度、萃取温度、萃取剂初始浓度、以及pH值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配系数随温度变化不明显,随二(2-乙基己基)磷酸钠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大,随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少,随pH值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低浓度下的分配系数远大于其高浓度下的分配系数;为获得最佳萃取效果,萃取平衡体系要尽量接近中性。建立了分配系数模型,并讨论了四种特殊情况下的分配系数表达式。研究结果为工业用离子交换萃取法分离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烷基胺(7301)络合萃取对氨基苯磺酸稀溶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烷基胺 (730 1 )为络合剂 ,在较宽的 pH值条件下实验测定了对氨基苯磺酸稀溶液的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 ;分析了络合剂浓度、稀释剂种类以及溶液 pH值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 ;讨论了络合剂萃取对氨基苯磺酸偶极离子的质子转移过程 ,提出了平衡分配系数D值的表达式 .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a2CO3-NaHCO,缓冲液的pH值和总碱度对HS^-与V^5+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以及Na2CO3-NaHCO3缓冲液的性质。研究表明,缓冲液的pH值越高,HS^-的转化率越低,缓冲液的总碱度对HS一的转化率影响不大。缓冲液的pH值随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变大,随NaHCO3质量浓度增加而降低;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随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缓冲溶液的最佳浓度值为:Na2C03质量浓度5.0g/L,NaHCO3质量浓度30.0g/L。  相似文献   

10.
以磷酸三丁酯 (TBP)、三烷基胺 (73 0 1)为络合剂 ,分别采用甲苯、异丙基甲酮、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络合萃取。结果表明 :混合型络合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萃取 ,可取得满意的分离效果 ,平衡分配系数D高达 15 .2 8;讨论了丁二酸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 ,对三烷基胺络合萃取丁二酸稀溶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继红  李娟  周小文 《应用化工》2006,35(4):318-321,324
用碳酸钠部分代替氢氧化钠对环己烷氧化液进行了处理,考察了碳酸钠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氧化液中过氧化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碳酸钠和4%氢氧化钠于80℃下两段处理氧化液各30 m in,过氧化物转化率98%,氢氧化钠消耗比单独用氢氧化钠时降低60%。  相似文献   

12.
对蛋氨酸皂化液的冷却结晶除碱过程进行了研究,系统考察了冷却终温、降温速率、晶种添加量等结晶参数对冷却结晶产品十水碳酸钠的纯度以及碳酸钠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却终温的升高,碳酸钠的脱除率逐渐降低,十水碳酸钠的纯度先增加然后几乎保持不变;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十水碳酸钠的纯度逐渐降低,碳酸钠的脱除率变化不大;随着十水碳酸钠晶种添加量的增加,十水碳酸钠的纯度先增加后降低,碳酸钠的脱除率几乎不变。优化工艺条件:降温速率为0.05 ℃/min,晶种添加量为7.5%(以生成结晶产品的质量为基准),冷冻终温为-10 ℃。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十水碳酸钠的纯度为96.41%,皂化液的碳酸钠脱除率为81.2%。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浓度的硅酸钠、碳酸钠及二者混合物作稳定剂,研究它们对有效氯含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的次氯酸钠溶液化学稳定性的影响。测定稳定化处理后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结果表明:54 ℃下恒温密闭静置14 d后,加入硅酸钠、碳酸钠以及二者混合物作稳定剂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最高分别可保留初始浓度的88.16%、86.81%和92.85%;而不加任何稳定剂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同样条件下其有效氯含量仅仅可保留初始浓度的76.58%。实验结果表明,硅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可以作为次氯酸钠溶液的良好稳定剂。  相似文献   

14.
以乙二胺、羟基乙腈、异丙醇为原料,合成一种碳酸钠结晶抑制剂ELYZ-09,并研究了反应温度与搅拌速率对结晶抑制剂效果的影响,当合成温度为70 ℃、搅拌速率为420 r/min时,合成的结晶抑制剂效果最好。对研制的结晶抑制剂做了现场应用实验,当自制的碳酸钠抑制剂ELYZ-09加注质量分数≥0.12%时,20%(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冷却到10 ℃时没有晶体析出,抑制结晶率达到100%,同时不会对碳酸钠溶液的pH、碳酸根含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乙酰苯胺的简易合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或碳酸钠溶液中,对用苯胺和乙酐为原料合成乙酰苯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率良好,操作简易,省时经济,优于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16.
碳酸钠溶液吸收处理硫化氢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碳酸钠(Na2CO3)溶液吸收处理硫化氢(H2S)气体的效果。常温(20℃)常压下,当Na2CO3溶液质量浓度为10 g/L、H2S空间速度和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5 L/(L.m in)和200 mg/m3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碳酸钠溶液吸收硫化氢的穿透时间是570 m in;在穿透时间570 m in内吸收效率维持在80%以上;吸收液pH值维持在9~12之间;吸收液pH=9.5时,吸收效率可以维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富锂卤水为原料,与碳酸钠溶液进行反应,对沉锂过程进行研究。沉锂过程容易产生包晶现象,即生产过程中的氯化钠和碳酸钠微晶包裹在碳酸锂晶体内。通过检测碳酸锂的纯度和钠、镁、氯、硼等杂质含量,以及对碳酸锂的形貌、粒径等进行表征,考察了沉锂过程中反应温度、碳酸钠浓度、加料方式、搅拌转速、碳酸钠加入量等条件对碳酸锂纯度、杂质含量及包晶现象的影响,探究了各反应条件与包晶现象的关系,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和电化学阻抗(EIS) 研究了碳族元素含氧酸盐对铝合金在3 .5 % ( 文中所叙述的3-5 % 的NaCl 均指质量分数,以下不再另注)NaCl 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钠溶液中添加低浓度的碳酸钠和硅酸钠及高浓度的硅酸钠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而添加低浓度的碳酸氢钠后缓蚀效率却很低,甚至没有缓蚀作用.碳酸钠和硅酸钠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是通过抑制铝合金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不溶的沉淀膜和pH 效应实现的.碳酸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铝合金的抗点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简单易行的复分解反应,以氯化钙和碳酸钠为合成试剂,以可溶性淀粉(SS)为晶型调控剂,制备出以球霰石晶型为主的碳酸钙多孔微球。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分别考察可溶性淀粉添加量、碳酸钠溶液滴加速度、氯化钙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比对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晶型、形貌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SS添加量为0.5 g,滴加速度为1.5 mL/min,氯化钙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可制备获得4~5 μm的多孔球霰石碳酸钙。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制取铬酸钙的新方法,利用重铬酸钠溶液分解碳酸钙,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铬酸钙. 实验表明,温度和浓度是影响碳酸钙分解的关键因素,当重铬酸钠浓度大于60%、重铬酸钠与碳酸钙摩尔比大于1.05:1时,常压沸腾条件下即可完全分解碳酸钙,制得纯度99.5%的铬酸钙,收率接近100%. 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碳化分离铬酸钙后的铬酸钠溶液再生重铬酸钠,循环利用. 新方法工艺简单、产品纯度和收率都较高,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