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丽  贾东  熊明 《山西建筑》2011,37(17):6-7
通过对典型摩梭聚落空间特点的分析,总结出摩梭聚落的空间布局特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摩梭文化和摩梭民族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摩梭聚落特色的紧迫性,最后提出有利于现代摩梭聚落可持续发展的三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母系家屋的文化和社会内涵说起,分析了聚落的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旅游开发及建设的影响,探讨了处理聚落保存与发展所应持的态度。以及如何在维系摩梭居民生产与生活方式,保存摩梭文化的基础上,以旅游业促进聚落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文化景观概念的阐述,分析了组成泸沽湖物质文化景观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并初步挖掘了这些要素与承载之文化的关系,为促进摩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地区宁蒗县交界处,北纬27°36’55"~27°47’2",东经100°43’36"~100°54’20"之间。湖面东部为四川盐源彝族自治县所辖,西部为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范围(属小凉山)。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地处藏文化、滇文化与中原文化交互影响的区域,又因地域偏僻,形成了独特的摩梭风情,其独具特色,世界绝无仅有的摩梭母系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5.
兰玲 《重庆建筑》2007,(7):59-61
泸沽湖岸的摩梭聚落是一个有着独特景观环境的少数民族聚落。山、水、树等自然要素和摩梭人传统的院落、建筑等物质因素以及宗教因素形成的人文景观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有着和谐生态美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6.
金中一 《山西建筑》2009,35(7):41-42
通过对泸沽湖地区落水、里格等摩梭村落的实证对比研究表明,地域传统场所精神在现代旅游业冲击下正面临物质结构和文化形态的双重变迁,呈现文化失真问题,指出重建旅游发展战略下的泸沽湖传统场所精神,需要从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民俗文化建设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张霖  蔡凌豪 《中国园林》2009,25(7):53-57
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谈论了中国当前传统聚落景观规划和旅游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和误区,并以云南丽江泸沽湖落水摩梭传统村落景观规划为例,论述了"地域性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在传统聚落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保留、延续和发展的意义,讨论了传统文化和地域性景观在景观规划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摩梭人是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其始祖是古羌人南迁的一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摩梭始祖就涉足开发了宁蒗。目前摩梭族在宁蒗约有1.5万人,居住在金沙江上游的游牧地带,而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周围地带,则是摩梭人聚居的地方(图2)。 特殊的族源,使摩梭人在生活习惯及民族风俗上承袭了古羌人的传统,而特定的环境及历史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泸沽湖摩梭人特色新建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泸沽湖摩梭人传统建筑形式及构造特色的分析,剖析了传统建筑现存的问题,并从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材料结构的选择,节能等方面对营建摩梭特色新建筑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150-154
泸沽湖地区的摩梭母系文化主导了当地的婚姻制度、生活习俗和社会规范。随着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使摩梭人的家庭结构、婚姻观念、传统建筑、服饰饮食和语言发生改变,传统宗教文化传承陷入困境,民俗节日活动日益商品化。只有正确认识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间的关系,建立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协调互动机制,实施基于文化与教育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将文化作为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并建立起以文化优先的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泸沽湖地区文化、生态和经济的长远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摩梭文化习俗影响下的摩梭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辉  李嘉华 《华中建筑》2007,25(1):79-79,82
民居是特定地域社会文化的映射,位于我国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存在着一个至今还保持着母系氏族大家庭的"国度"--"摩梭女儿国".摩梭村寨中的摩梭民居介入和融合了摩梭文化习俗,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圈.该文对摩梭村落选址聚落、摩梭民居类型、居室功能、基本构造和建筑装饰及其民俗承传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背景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性空间产生了重要影响,本土营造是积极尝试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一种规划方法。本文以摩梭“女儿国”小镇规划为例,在解析摩梭族本土营造经验以及其对传统摩梭文化空间影响的的基础上,通过本土要素的提取、空间组织关系的梳理,结合现代生活需求,重构空间秩序,达到促进景区与原住民和谐发展的目的,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汉文化、藏文化、原始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互动的角度,结合空间的历史变迁,以泸沽湖岸的摩梭古村格萨古村落为例,解读摩梭民居中以祖母屋为核心的家屋空间。将祖母屋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以男女柱及上、下火塘为代表的性别文化空间、作为祖母屋"心脏"—神龛的汉藏文化互动空间、冉巴拉-下火塘呈现出的原始宗教文化与藏文化的交融空间、反映社会秩序的座次文化空间、映射出原始祖先崇拜思想的生死门空间等多个细部空间分别加以论述,并结合具体案例对祖母屋内的空间变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多元文化因素在祖母屋建筑内部空间上的表达以及辨别它在摩梭民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黄耘 《中外建筑》2012,(12):46-49
本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将研究集中在人居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社会上面。试图从文化的深层次构建适宜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研究的文化理论模型。研究以泸沽湖摩梭人居环境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理论构架的设想:“社会过程”即“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研究的主要对象:“社会体系”是摩梭人居环境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社会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反应了地域人居的演变过程;“适应机制”是人居的自适应过程:“社会结构”是构成其人居社会形态的主干。“社会功能”是泸沽湖人居环境内在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发展的文化控制论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泸沽湖周边的摩梭文化是保留至今的人类母系氏族文化遗存,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活习俗、文化风俗、建筑特色、民族服饰,是世界上极为珍稀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学术价值。近年来,随着泸沽湖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原始摩梭家园的保护便成了亟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国内有众多聚落和景观被传为模仿"八卦"或其他文化图式,如西江流域高要地区就有30多个"八卦村"。然而经过对多个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以八卦图式的三大特征(数理观、时空观、中央崇拜)与相关案例作比较,发现部分聚落、景观的形成原因有待商榷。在不同的形成过程、不同的愿景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众多与文化图式类似的景观。不同的文化对之有不同解读。在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下,则趋向于理解为道教文化图式,附丽到八卦文化之上。文化有一种强大力量,其必然会联系物象与文化图式,并通过实质修正或心理补偿等方法,使它们趋于同构。  相似文献   

17.
熊明  贾东  李丽 《山西建筑》2011,37(16):2-4
以探索云南永宁坝区摩梭民居的改造为目的,通过对坝区摩梭民居考察、研究,提出了摩梭民居改造的思路建议,解决了摩梭民居因改造而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26)
中国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发展,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少数民族被压迫和歧视,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普查工作,首次确定了历朝历代都未能确定的民族数量和各民族的名称问题,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大融合的盛世,也成为世界上民族种类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仍然有一些少数民族未被纳入法定少数民族的名单中。其中就包括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摩梭族。  相似文献   

19.
黄耘 《新建筑》2011,(5):109-113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作为人居环境的核心部分,对其进行类型研究旨在从具象的聚落现象中总结出潜在的倾向,厘清区域内聚落变化的发生与发展的总体趋势,探索一种适宜于西南少数民族聚落分类的方法:首先提出决定聚落类型的三大系统要素:自然系统要素、文化系统要素、技术系统要素;其次,通过辨识具有主导作用的关键子要素,揭示出三大系统间存在着一致性、共同性、约束性;最后将关键要素并置,通过二元关系的程度与导向评价,分析形成聚落特性的机制,并依此方法,将泸沽湖聚落划分为3大类型,其下细分为8个亚型。  相似文献   

20.
王小斌  石庆旵 《华中建筑》2013,(12):165-167,171
传统聚落民居如徽州民居建筑是经过地域传统文化长久地演变、浸染、沉积而形成的,汉族民众生活的聚落空间文化,受宋明理学的长期影响塑造了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的布局特点,包括传统家庭伦理及文化综合影响,涉及到对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与空间位序的布局安排,以及街道里民居空间的退让、高低的设计布局等关系的调整,都具有多层次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试图建构对传统聚落民居正确的营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