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猕猴桃籽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壁油比、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对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制备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油比4∶1、包埋时间90 min、包埋温度30℃,在此条件下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74. 52%,产率为79. 33%;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呈淡黄色粉末状固体,无结块现象,流动性良好,经微胶囊化处理的猕猴桃籽油过氧化值上升幅度缓慢,贮藏稳定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籽油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并对其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芯材与壁材配比>壁材配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料液浓度;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最佳配比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质量比为2∶1,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1∶3,料液质量分数为25%;所得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70%,微胶囊化处理后氧化稳定性显著增强。经最佳配比和工艺制成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外形颗粒较圆整,大小分布均匀,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籽油的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三种抗氧化剂及增效剂对猕猴桃籽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抗氧化性能最好,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均是TBHQ的良好增效剂,二者都能显著提高TBHQ的抗氧化性能,选用TBHQ、BHT与抗坏血酸作为猕猴桃籽油的抗氧化剂,可使猕猴桃籽油在20℃下的贮藏时间从2个月延到16-18个月。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萃取与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茂君  刘飞 《食品科学》2007,28(7):162-165
以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并对其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20~150min;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芯材与壁材配比>壁材配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料液浓度;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最佳配比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之比为2:1,芯材与壁材比率为1:3,料液浓度为25%(W/V);所得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70%,微胶囊化处理后氧化稳定性显著增强。经最佳配比和工艺制成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外形颗粒较圆整,大小分布均匀,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5.
以怀远石榴籽油为芯材、麦芽糊精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复合壁材、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石榴籽油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壁材的质量分数10%,麦芽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的配比1∶2(质量比),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的添加量2.0%,芯材与壁材的配比1∶1.5(质量比),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75℃,进料速度25 m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石榴籽油的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1.9%。微胶囊化后的石榴籽油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杜仲翅果籽油微胶囊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β-环糊精作为微胶囊化壁材,用包络法对杜仲翅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处理。采用均匀设计试验考察了微胶囊化的工艺条件,并对杜仲翅果籽油及其微胶囊化产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β-环糊精用量3.0g、杜仲翅果籽油2.5ml、包络反应时间60min、包络反应温度30℃的条件下进行微胶囊化,产品收率可达83.6%,微胶囊化产物平均包络比为1.88:1,经β-环糊精微胶囊化处理后,杜仲翅果籽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李超  肖佰惠 《食品科学》2011,32(18):39-43
以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超声法制备苘麻籽油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75W、包埋温度62.3℃、包埋时间88min,在此条件下实际包埋率为81.35%,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在3个因素中,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对包埋率的影响极显著,超声功率影响显著。该方法简单可行,是一种制备苘麻籽油微胶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微胶囊化技术对牡丹籽油储藏稳定性和货架期的影响,采用Avrami’s公式分析牡丹籽油微胶囊的油保留率,考察牡丹籽油微胶囊在储藏期间的释放动力学;通过监测过氧化值(POV)的变化,对牡丹籽油微胶囊进行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微胶囊的释放反应介于扩散限制动力学和一级释放动力学之间;经过微胶囊化,牡丹籽油的POV上升速率降低,25℃储藏条件下货架期显著延长,45℃储藏条件下仍然可保持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研究表明微胶囊化可有效降低牡丹籽油的氧化速度,提高牡丹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元宝枫籽油进行包埋,并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制备工艺为:麦芽糊精与变性淀粉质量比为3.54∶1、壁材质量分数为28.1%、壁芯比为2.51∶1,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5.7%;大豆分离蛋白与阿拉伯糖质量比为5∶1、壁材质量分数为7.5%、壁芯比为1∶1,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9.09%...  相似文献   

10.
以柚子籽油为芯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进行研究,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为复合壁材,壁材间质量比1∶0.5、壁材质量分数30%、芯壁比1∶1、乳化剂1.5%、进口温度170℃。由此得到柚子籽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88.9±2.1)%,包埋效果良好。同时对微胶囊产品进行了基本性质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特性和稳定性,基本满足一般食品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1):95-100
以葡萄籽毛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葡萄籽毛油依次经过精炼的各个环节后,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变化。并采Rancimat标准法,以诱导期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考察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抗坏血酸棕榈酸钠、dl-a-生育酚、迷迭香提取物等抗氧化剂单独使用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葡萄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葡萄籽油酸值影响最大的工艺流程为脱酸工艺;对过氧化值影响最大的工艺为脱臭工艺;而诱导期在整个精炼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葡萄籽精炼油中添加抗氧化剂时,TBHQ、BHA、抗坏血酸棕榈酸钠及迷迭香提取物这四种抗氧化剂单独使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高葡萄籽油氧化稳定性。对4种抗氧化剂进行复配,除TBHQ外,复合抗氧化剂比抗氧化剂单独使用时效果更好,其中以m(TBHQ)∶m(BHA)=3∶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及其氧化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微波预处理压榨法提取茶叶籽油,与烘烤后压榨法在提取率、理化性质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得率比120℃烘烤后压榨得油率高9.6%,为21.81%,油脂提取率为77.5%;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与60、80℃烘烤后压榨茶叶籽油无明显差异;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氧化稳定性高于60℃烘烤后压榨的茶叶籽油,适当升高烘烤温度,压榨茶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升高,当烘烤温度达到120℃时,其氧化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葵花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葵花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气、水分对葵花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气、水分均会引起储藏过程中葵花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升高,且温度和水分影响较明显;40℃下试样放置24 d后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达到1.03 mgKOH/g和19.2 meq/kg;Cu2+对于葵花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大于Fe2+;氧气短期内不会促进葵花籽油酸值的上升;添加了1%和2%水分的葵花籽油的酸值相差不大,均大于未加水样品,且水分含量越高,过氧化值增加越快。  相似文献   

14.
15.
庞晓慧 《中国油脂》2021,46(1):32-37
以共轭二烯烃、共轭三烯烃、过氧化值、羰基值平均增长速率以及110℃的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对比研究了美藤果油、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探讨了在60℃加速氧化过程中3种植物油主要微量组分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植物油中共轭二烯烃、共轭三烯烃、过氧化值、羰基值平均增长速率为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氧化诱导时间为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甾醇、多酚的损失率为紫苏籽油>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维生素E的损失率为紫苏籽油>亚麻籽油>美藤果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损失率和饱和脂肪酸增加率为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美藤果油。因此,认为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最强,亚麻籽油次之,紫苏籽油最弱。  相似文献   

16.
17.
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籽油具有与橄榄油相类似的脂肪酸组成与生理活性,且其毛油具有良好的耐储性。综述了油茶籽油在不同制油工艺下的品质特性,分析了与油茶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探讨油茶籽毛油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后续深入研究油茶籽油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聪 《中国油脂》2022,47(2):109-113
采用溶剂浸出法提取马泡瓜籽油,对马泡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Rancimat加速氧化实验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泡瓜籽的粗脂肪含量为(27.96±2.15)%;马泡瓜籽油的酸值(KOH)(0.24 mg/g)、过氧化值(0.036 g/100 g)均达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马泡瓜籽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和7种甘油三酯,主要是亚油酸(68.56%)和三不饱和甘油三酯(66.50%);马泡瓜籽油中植物甾醇(总含量619.21 mg/100 g,其中粘霉烯醇140.83 mg/100 g)、角鲨烯(38.01 mg/100 g)和生育酚(546.60 mg/kg)的含量较高;马泡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葵花籽油,运用外推法计算出25℃条件下马泡瓜籽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为582.43 h。研究证明马泡瓜籽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粮食与油脂》2019,(12):25-29
通过Schaal烘箱实验,以过氧化值(PV)、茴香胺值(ρ-AnV)、全氧化值及脂肪酸组成为指标研究2种天然酚类抗氧化剂咖啡酸和阿魏酸及合成抗氧化剂TBHQ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并建立牡丹籽油氧化动力学模型,以Rancimat法预测其货架期。研究表明:0.02%咖啡酸和0.02%阿魏酸对牡丹籽油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与不添加抗氧化剂相比货架期延长2.65、2.55倍,但较TBHQ仍有提升空间,几种抗氧化剂能力大小为TBHQ咖啡酸阿魏酸。咖啡酸、阿魏酸能够有效延缓牡丹籽油中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分解,提高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能够作为高效、安全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油脂工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