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铝矾土、高岭土、凝灰岩、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为主要原料,制备高强度的石油压裂支撑剂。运用单因素法研究了主要原料铝硅比、烧结温度以及烧结时间对支撑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总铝硅比为1.9∶1时,1275℃下焙烧105 min,样品具有较好的抗压裂性能。采用多晶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其物相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温下形成的刚玉、莫来石和蓝晶石相是样品具有较高强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镍铁矿渣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的生石灰等组分,经成型、静停、蒸压养护等工序,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透水砖。对样品的抗折强度、透水性、耐磨性和抗冻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添加生石灰和矿渣微粉对提高样品的抗折强度、抗冻性和耐磨性能有益,但会降低透水系数;随蒸压温度提高以及恒温时间的增加,样品的抗折强度、耐磨性和抗冻性逐步提高,而透水系数则逐步降低。工业试验生产表明,原料中镍铁矿渣含量为84%,生石灰含量为16%;微粉添加量占镍铁矿渣原料的20%,脱硫石膏为原料总量的2%,采用此配方进行工业试验,蒸压温度190℃,恒温时间6 h,所制透水砖性能符合GB/T25993—2010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石灰石、石英粉以及γ-氧化铝为原料,分别在1 400℃和1 450℃下进行烧结,成功制备了钙长石耐高温陶瓷试样。借助XRD和SEM分析方法对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相和显微形貌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温度下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 450℃下试样显气孔率较低,体积密度及抗折强度较大,形成单一钙长石相。烧结温度对所合成的钙长石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试样的显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增加,抗折强度从17.66MPa增加到19.52MPa。  相似文献   

4.
以钢渣为原料制备陶粒,从钢渣陶粒表面玻璃相及孔洞、体积膨胀、内部结构、吸水率及孔隙率、单颗抗压力、矿物相生成及变化等方面探讨烧结温度对所制备陶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升高,陶粒骨架结构逐渐密实,膨胀率增大,表面孔洞增多,内部闭气孔直径增大;烧结温度为1140℃时,单颗粒抗压力最大,陶粒结构致密度较大,闭...  相似文献   

5.
硅灰石合成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钙包覆二氧化硅复合粉体为原料,采用烧结法合成了硅灰石,用IR、XRD和SEM等手段分析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硅灰石形成的影响以及硅灰石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用碳酸钙包覆二氧化硅复合粉体为原料,在1300℃烧结3h,可合成出高纯的高温型硅灰石.采用原料包覆技术合成硅灰石,具有原料混合均匀度高,合成温度较低,反应时间短,产物颗粒细、纯度和白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粉煤灰和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采用添加造孔剂法烧制出粉煤灰多孔陶粒,研究了原料中粉煤灰与煤矸石的配比、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粒的烧结外观、气孔率、抗压碎强度、晶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煤矸石添加量和烧结温度升高,气孔率下降,抗压碎强度增大;当成孔剂添加量30%、粉煤灰与煤矸石质量比46.2∶19.8、烧结温度1 120 ℃、保温时间30 min时,所得多孔陶粒晶相组成稳定,抗压碎强度较高,内部孔隙发达,且多为三维贯通的通孔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膨胀珍珠岩和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原料,盐酸磷酸混合酸为固化剂,制备膨胀珍珠岩/酚醛树脂轻质复合材料。运用单因素研究法探究了固化剂用量、加热成型温度、加热成型时间、主要原料的比例及酚醛树脂预热温度对轻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用量为酚醛树脂质量的12%,固化温度为120℃,加热时间为2 h,酚醛树脂与膨胀珍珠岩的质量比为3.50时复合材料性能最优。其抗压强度为1.476 MPa,抗折强度为1.148 MPa,导热系数为0.048 W/(m·K),密度为320 kg/m3。  相似文献   

8.
以东海蛇纹石粉、α-Al2O3粉和石英粉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对试样进行烧结,并测试试样的烧结收缩率、体积密度、吸水率、显气孔率、烧失率和抗折强度。研究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 150℃时,未观察到有堇青石生成;在1 200℃时,有少量堇青石生成,并伴有镁铝尖晶石;温度为1 225℃时,有大量的堇青石生成,吸水率为12.55%,显气孔率为24.93%,体积密度为1.99g/cm3,抗折强度为35.33MPa;继续升温到1 250℃,生成的堇青石有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9.
以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高岭土尾矿为黏结剂,长石为助熔剂,外掺碳化硅为造孔剂,制备多孔陶瓷材料.研究碳化硅用量及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气孔率、抗折强度、体积密度以及吸水率的影响,并对制品的表观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化硅用量与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碳化硅用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升高,多孔陶瓷的气孔孔...  相似文献   

10.
以稀选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石英砂、纯碱等化工原料,经混料、熔制、成型、热处理等工艺过程制得以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利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分别研究了核化温度及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核化温度及晶化温度对稀选尾矿—粉煤灰微晶玻璃主晶相影响较小,但对性能影响较大。最佳的核化、晶化温度分别为720℃和850℃,在此温度下得到的微晶玻璃抗折强度为197MPa。微晶玻璃微观组织结构致密,晶粒细小而分布均匀,尺寸范围为100~300 nm,以球状晶居多。  相似文献   

11.
倪元  张杰 《现代矿业》2010,26(12):108-109
文中以贵州遵义地区的低品位铝质岩和粘土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烧结制备耐火砖。研究分析了原料的选用、配比、烧结条件以及烧结产物。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耐火砖耐火度为1 620 ℃,抗压强度为15.2 MPa,荷重软化温度为1 300 ℃,显气孔率为27.4%,在1 350 ℃×2 h的重烧线变化为-0.34%,抗折强度为2.6 MPa,依据通用粘土质耐火砖技术指标(GB4415 84),达到N-6耐火砖型号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型捕收剂TD-Ⅱ和抑制剂K6-1具有合成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合成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产品转化率高等优点。在东鞍山烧结厂工业应用证明,较原工艺浮选精矿铁品位提高了0.18个百分点,浮选尾矿品位降低了2.3个百分点。浮选作业温度降低了10℃,该组合浮选药剂具有浮选温度低和选择性强等特点,能显著降低尾矿铁品位,提高铁回收率,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修文地区某低品位铝质岩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烧结制备镁铝尖晶石陶瓷。研究分析了原料的配比、烧结制品,并对其抗压、抗折性能及吸水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 200℃,试验最佳质量配比为低品位铝质岩60.86%、高岭土28.68%、石英2.46%、白云石粉8%,其吸水率为0.4%、抗压强度为49.1 MPa、抗折强度为8.2 MPa。XRD测试分析:试样的主要成分为镁铝尖晶石(MgAl2O4)、尖晶橄榄石(Mg2SiO4)、石英(SiO2),三者比例分别为55%、25%、20%。   相似文献   

14.
<正> 硅或石是高级耐火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具有高温一次性膨胀的特性,耐火度高于1830℃,高温下强度大,抗磨,抗温度急变及抗渣性好,耐化学腐蚀。在现代炼铁工艺和技术陶瓷、硅铝合金的配制及生产中都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用途正  相似文献   

15.
以低品位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制备低膨胀微晶玻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导一种以低品位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制备低膨胀微晶玻璃的方法。通过调整成份和热处理条件加以调节,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抗折强度可分别在8~20×10-7/℃和110~170MPa范围内。本法能有效降低熔制温度、节能和降低成本,为低品位高岭土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商洛铁尾矿制备堆积密度小于 300 kg/m3且抗压碎强度较高的超轻陶粒。研究原料配方、发泡剂含量、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铁尾矿基超轻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 80% 铁尾矿、10% 钾钠石粉和 10% 高岭土为原料,加入 0.6% 的 Si C 为发泡剂,经球磨、成型、烧成后可制备铁尾矿基超轻陶粒,堆积密度为 228 kg/m3,抗压碎强度为 1.07 MPa,筒压强度为 5.31 MPa,吸水率为 9.58%。采用该铁尾矿基超轻陶粒为轻骨料制备陶粒混凝土,抗折强度较聚苯颗粒混凝土提高 162%,抗压强度提高 400%。  相似文献   

17.
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经实沸点蒸馏切割成17个窄馏分,对每个馏分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得出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经过理论计算和推导,得出体胀系数E和线性系数也呈线性关系。依据每个馏分段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通过计算得出动力黏度,发现动力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符合Vogel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泡沫玻璃属于多孔性轻质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上。以膨胀珍珠岩和碎玻璃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外加剂的添加,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原材料用量、外加剂掺量、发泡温度及发泡时间对膨胀珍珠岩泡沫玻璃抗折、抗压强度、孔隙率、吸水率等物理性能参数的影响,制备了性能较好的膨胀珍珠岩泡沫玻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熟料-矿渣-粉煤灰复合胶凝体系的抗盐卤水泥是在水泥熟料制备时采用低品质粉煤灰作原料生产含硅酸三钙和无水硫铝酸钙相的熟料,研究了在水泥配制时采用细磨的Ⅱ级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生产大掺量混合材的复合水泥。研究表明,这种水泥具有早强、高强、抗蚀等特点,适于盐湖地区恶劣环境下的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对含水率为13%~27%的粉质粘土,在0~-25℃之间进行冻结,测定冻土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波速等。试验结果表明,当粉质粘土含水率在18%~25%,冻土温度为0~-18℃的条件下,温度一定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总体呈降低趋势,可钻性级别呈降低趋势;含水率一定时,冻土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可钻性级别提高。冬季勘察时,受冻土影响,可通过在钻孔内加热水提高钻速的方法提高成孔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