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保证陀螺经纬仪寻北精度的同时,缩短寻北时间实现快速寻北具有重要意义.从陀螺仪寻北原理出发,建立陀螺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基于数字化测量光路建立了非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欠周期的采集数据,预测整周期函数信息,研究1/8周期快速寻北方法,实现陀螺开始寻北1 min以内高精度快速寻北,开辟快速寻北的新途径.以改进型JT-15陀螺仪为样机的寻北试验表明,在陀螺开始寻北56 s内,仪器寻北测量精度优于0.831 1’.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流陀螺电机转速不稳,影响陀螺寻北精度的问题,选择两相无刷直流电机作为陀螺电机.通过分析陀螺运动规律和寻北算法,以中天法为例定量分析了转速稳定性对寻北精度的影响,得到电机转速稳定性优于1×10-5的控制要求;通过分析两相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直接占空比电压矢量调制的方法,对电机进行稳速控制,该方法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精度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AFM的刻线边缘粗糙度幅值与空间频率的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纳米尺度半导体刻线边缘粗糙度的参数表征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线边缘粗糙度的定义与现有测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硅刻线的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图像的线边缘粗糙度特征,提出了线边缘粗糙度的幅值与空间频率的表征方法.其中幅值参数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刻线边缘形貌的均匀性,而采用小波多分辨分析与功率谱密度函数(PSD)频谱分析相结合的空间频率表征方法,则有效地分析了侧墙轮廓边缘复杂的空间信息.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样本线边缘粗糙度的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频区域,其主导空间频率为~0.04nm^-1,在低频部分约500nm特征波长上有最大的线边缘粗糙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史恩忠  赵丹 《中国计量》2014,(2):115-115
正用水平仪进行平直度或垂直度测量时,每一次读数(即气泡边缘偏离长刻线的格数)都受零位误差和气泡长度误差的影响。用一般测量方法测量前首先要调准零位,将其误差调整在1/4格范围以内。而调零是件很费时的工作,调零过程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使零位不稳,故有时需要反复等温,反复调整。气泡长度误差更是一项数值较大但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种基于刻线边缘轮廓特征求取刻线线宽和线宽粗糙度的测量方法。理想情况下,刻线线宽方向截面为矩形,面积为该矩形高度和宽度的乘积。实际测量中,沿刻线线宽方向截面为一多边形,认为该多边形面积S1和理想矩形面积S相等。利用Tsai给出的台阶高度算法计算刻线单扫描轮廓的高度以获得线宽截面高度H。刻线等效宽度We可根据上述高度H和截面面积S1求出。线宽粗糙度定义为线宽变化的3倍标准偏差,因此线宽粗糙度也能用该方法求出。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寻北系统的测量精度,在研究基于Coriolis效应的加速度计寻北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转台调平误差及其噪声干扰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将两个加速度计按照严格的位置规定安装在高速旋转的转台上,一个用于感应测量地球自转的北向分量,另一个用于转台的解析调平及测量由调平引起的噪声干扰.通过设计,可以降低系统对调平误差的要求,有效地改善系统的信噪比及系统偏差.  相似文献   

7.
分米双刻线像与0.1mm刻线像相对位置移动.分米双刻线像偏高或偏低。(1)如所有分米双刻线像都偏高或偏低,则是由测量头座中平行光管的直角棱镜位置与尾座中平行光管的直角棱镜位置已绕光轴移动造成。此时如分米双刻线像偏离不大.应打开尾座平行光管外罩.松开锁紧螺钉,微调直角棱镜光轴.反复调整,使0.1mm刻线像居于分米双刻线像正确位置再锁紧螺钉。有时还需要调整头座,调整方法与尾座相同。  相似文献   

8.
千分尺对零时,如果微分筒边缘压过零刻线或离开零刻线,就需要修理,即对微分筒内的弹簧锥套进行调整。调整锥套时,通常用平头铜冲子冲击,使其发生位移,以满足微分筒边缘对准零刻线的要求,但这种方法不易掌握移动量。而用普通工具修理时,操作麻烦,且调整压线需要一套工具,调整离线又需要另一套工具。为方便操作,提高工效,我们通过实践,制作出了“千分尺压离线调整器”。该调整器既能调整压线,又能调整离线,突出优点能便捷、准确地一次完成千分尺压线或离线的调整。现价绍给大家,参考制作。调整器由主杆等4个部分组成(如图1)…  相似文献   

9.
小波阈值去噪法在MEMS陀螺仪信号降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小波分析法中的阈值去噪算法的原理,根据MEMS陀螺仪信号漂移的数学模型,采用了基于小波阈值去噪法对MEMS陀螺仪的输出进行实时消噪处理.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基于DSP的某MEMS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后对系统的MEMS陀螺仪进行零漂试验.通过整个系统试验结果分析,使用小波阈值去噪法对抑制MEMS陀螺仪零漂,改善MEMS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效果,肯定了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在MEMS陀螺仪噪声处理中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文卿  李杰  李文豪 《计量学报》2019,40(1):106-110
针对常规旋转弹转速测量中传统的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仪在量程和精度上不能同时满足测试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转速测量方法,通过增加一个无刷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的稳定平台来隔离弹体的高速旋转;介绍了系统测量原理与结构组成,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通过高精度飞行仿真转台对弹体转速测量系统进行了有效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可以准确地测量弹体的转速,其误差在1°/s左右,实现了通过高精度小量程陀螺仪测量高转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