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洋 《人造纤维》2003,33(4):19-22
介绍了纤维素纤维非织造布的发展概况、性能以及几种不同方法生产的非织造布的应用。生产纤维素纤维非织造布有水刺法、针刺法、湿法等方法,其产品在民用、产业用领域都有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水溶性聚乙烯醇非织造布的质量指标、原材料及生产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影响溶解的因素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产生绣花制品难溶的主要因素是水溶性纤维和水溶性无纺布不溶物含量,并且,选择绣花制品的溶解方法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朱远胜 《合成纤维》2012,41(10):31-33
为了解竹浆纤维在水刺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水刺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从水刺工艺参数和竹浆纤维的性能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水刺加工中水针的水压、水针管参数、水刺距离、水刺遍数、纤网的速度、托网帘的参数以及竹浆纤维的初始模量、截面形状、纤维纤度、纤维长度等原料性能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美国Honeycomb公司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技术简介吴兵(安徽省纺织工业设计院,合肥,230001)早在1973年,美国Honeycomb公司已为DuPont公司开发出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设备,使DuPont公司的此类产品在世界上占领了近10年的领导地...  相似文献   

5.
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经过多次水洗后,对其收缩率、力学性能的分析测试及外观评价,研究了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原白坯和色布水洗后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收缩率增加并且在5次后趋于稳定;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尺寸、强度及外观与水洗次数、烘干方式和水刺工艺设备相关;进口设备生产的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采用正确的染色后整理工艺,可以提高产品尺寸的稳定性,其收缩率小于5%,并保持产品的强度和有助于保持产品外观,满足多次使用的要求;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经过多次水洗后分纤率提高,产品强度提高,手感更加接近丝感。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水刺非织造布的优势。概述水刺流程,分析了水刺非织造布各工序对原料纤维的质量要求。根据上述质量要求,提出了水刺专用短纤维工艺路线,确定了水刺非织造用短纤维质量特性值,说明了专用料和普通高强棉型短纤维在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疵点含量、干热收缩率、含油率项目上的不同之处。根据用户反映信息提出了管控非纤异物现场方案。分析了疵点杂质产生的过程,提出了疵点杂质现场管控要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Lyocell纤维非织造材料的水刺工艺特点及Lyocell水刺布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8.
双组分超细纤维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成枫  黄有佩 《合成纤维》2009,38(8):41-42
介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条双组分超细纤维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将复合纺丝技术与纺粘非织造布技术结合在一起,直接采取水刺剥离技术,将中空桔瓣型涤锦复合超细长丝开纤、固结、成布。展望了此种新型非织造材料在人工革基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水刺条件下竹浆纤维的原纤化机制及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远胜 《合成纤维》2012,41(1):36-38
对纤维原纤化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论述,并将竹浆纤维、粘胶纤维、Lyocell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竹浆纤维的内部结构,认为竹浆纤维在水刺条件下较易原纤化,并提出了表征竹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原纤化程度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水刺非织造行业的发展情况、水刺非织造布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对涤纶短纤的性能要求 和水刺专用涤纶短纤的特点。指出随着我国水刺非织造布产能及需求的快速增长,给水刺专用涤纶短纤带来了良好的市 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非织造布     
《化纤文摘》2012,(2):34-35
TS1720122229水刺工艺的技术述评R.Senthil Kumar…;Chemical Fiber International,2011,61(3),p.157(英)随着对机械门幅更宽、速度更快的高产率生产的强劲需求,全球水刺非织造布产能急剧增长。经济效益交钥匙工程项目的出现以及市场发展导致水刺非织造布技术在全球尤其在欧洲、日本和美国迅速扩大。水刺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结合可为非织造产品开发提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水刺非织造布发展状况,并详细阐述了生产水刺非织造布对粘胶短纤维原料的质量要求。粘胶短纤维质量指标除按照GB/T14463—93优等品标准外,对白度、残硫量、油剂合量、表面活性物、pH值、表面荧光物等作了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刺非织造布专用涤纶短纤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平 《合成纤维》2004,33(3):4-6
介绍了水刺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原料的要求,并通过对聚合及纺丝工艺的设 计与优化,在普通棉型涤纶短纤生产设备上成功开发出更加适合水刺非织造专用的涤纶短纤。  相似文献   

14.
《聚酯工业》2017,(6):35-41
测试了柔巾湿巾用水刺非织造布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分析比较了不同克质量试样的纤网结构、厚度、面密度、透气性、透湿性、力学性能、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顶破强度、耐磨性、尺寸稳定性、硬挺度等,实验发现水刺非织造布材料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透气性、透湿性、顶破强度、耐磨性、尺寸稳定性、硬挺度等均与克质量和厚度有一定关系,得出水刺非织造布具有独特的性能,适合开发各类功能性产品,在纺织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山田 《合成纤维》2009,38(9):54-54
非织造布可用作生活和医用材料、土木和农林材料、建筑和工业材料等,具有多种方面应用,成为支持各种产业必不可少的材料。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地功能性非织造布的开发动向。 1水刺法制造高强度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进行了PA6/PE及PET/PA6海岛型复合纤维经水刺法(射流成网)开发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纺粘气流拉伸与射流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纺粘法非织造布气流拉伸机理和水刺法中纤网射流性能等研究的进展;分析和评价了聚合物纺粘气流托伸的数学模型、水刺喷嘴对射流特性以及水刺纤网射流加固对水刺布质量等的影响,这也是纺粘法非织造布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纺黏技术发展中的里程碑,双组分纺黏水刺超细纤维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探讨了水刺开纤,湿热开纤和化学开纤三种不同开纤方式对PA6/PET双组分纤维非织造布的开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双组分纤维开纤中,单一水刺开纤效果并不理想,可以将水刺开纤、湿热开纤和化学开纤方式结合,以提高PA6/PET双组分非织造布的开纤率。  相似文献   

18.
用乙酸乙烯醣(VAc)系吸水树脂和PVA(聚乙烯醇)非织造布复合,从而得到高吸水性PVA非织造布.对吸水树脂的性能、用量及PVA非织造布规格等因素对高吸水性PVA非织造布的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测定了其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9.
李江华 《人造纤维》2002,32(5):8-9,7
介绍了适于水刺非织造布用的着色粘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原料、关键工序及着色粘胶短纤维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纺粘加水刺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生产线将投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悉,我国自行研制的纺粘加水刺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生产线最近在江西吉安市三江集团安装完毕,即将开始试生产。目前建成的第一期工程生产能力为2kt/a,纤维线密度为0.055—0.20dtex,非织造布幅宽为1.8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