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VC/ABS二元体系增韧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淑英 《高分子材料》1997,4(2):19-23,28
本文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SAN,PMMAPS)和无机刚性粒子(超细CaCO3)对PVC/ABS二元体系的改性效果,并对不同产地的AB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元体系的韧性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添加小价量时增韧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PVC的共混增韧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PVC共混增韧的各种方法,并对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纳米CaCO3/ABS/PVC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3对ABS/PV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BS/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以提高体系的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提高最大幅度分别为25.2%和10.5%,随着改性纳米CaCO3添加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先增加后下降,表面硬度有所增加,吸水率有所下降。通过SEM和TEM分析表明,纳米CaCO3呈纳米分散,且与塑料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CPE增容PVC/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冲击试验,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CPE增容的PVC/CPE-SBS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CPE对PVC与SBS共混体系有很好的增容作用,CPE与SBS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对PVC增韧具有协同效应,大幅度地提高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对星型SBS体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了MBS、CPE、SBS、SBS-g-MMA等几种弹性体对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共混物进行改性,研究了弹性体的含量、种类对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相形态、冲击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除CPE外的另3种弹性体能促进PVC/SP共混物的相分散,添加适量接枝MMA的SBS弹性体使共混物的冲击韧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MBS对PVC的增韧作用及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PVC/MBS共混物银纹的发展和冲击断面形貌,并测定了银纹体的密度变化。采用光散射法分析银纹和剪切带比例。合成不同玻璃化温度的MBS考察它对PVC增韧的影响,进行有关MBS对PVC增韧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异丙醇铝与相应的有机酸反应,合成了4种单核型铝酸酯偶联剂。粘度法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对碳酸钙粒子均有很好的表面改性作用。初步试验表明,有3种铝酸酯可明显提高软质PVC/L-CaCO3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但4种铝酸酯对PP/L-CaCO3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均无改善,说明铝酸酯的偶联作用不但与它们的分子结构有关,而且和偶联的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8.
CPE对PVC/P-65共混体系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氯化聚乙烯作为第三组分加入到聚氯乙烯/粉末丁腈P-65的共混体系中,研究了CPE对PVC/P-65共混体系的协同作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PE是PVC/P-65的共混体系良好的协同剂,在加入量为4-6份时效果最佳。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结果证明,CPE与PVC,P-65发生着协同作用。最后我们在两相“微容”型界限层的基础上,提出三相“微容”型界限层模型,对CPE的协同作用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PVC/ABS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PVC/ABS共混合金的结构,结合其流变性,机械性能,探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VC/ABS共混合金的热性能、抗冲击强度介于纯PVC和ABS之间,而缺口冲击强度则优于PVC和ABS,且当ABS含量为30%时有最大值。这是由于PVC/ABS共混合金的微观结构造成的。PVC/ABS共混合金随着ABS含量减少,橡胶粒子变小,当ABS含量为30%时,二组分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尼龙1212(PA1212)在共混增韧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有机增韧体系、无机刚性粒子在增韧PA1212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改性聚氯乙烯超滤膜的研究(Ⅱ):共混改性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改性聚氯乙烯超滤膜.主要是分别将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的聚氯乙烯和二聚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聚氯乙烯共混,采用适当的制备工艺,制得了渗透和分离性能具佳的超滤膜  相似文献   

12.
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纳米CaCO3的用量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明显地提高材料的韧性,而不降低材料的强度。当共混体系中纳米CaCO3的用量为8份(质量)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1.1kJ/m^2,是不加纳米CaCO3的7.3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断面形态,发现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面产生了大量的网丝状结构。纳米CaCO3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变差,加工流动改性荆M的加入可以改善纳米CaCO3/PVC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3.
宋涛  宁荣昌 《高分子材料》1997,4(2):48-50,62
本文利用溶液法共混制备聚醚酰亚胺/双马亚酰亚胺烯丙基共聚物的共混树脂体系(即PEI/BMI/DBPA共混体系),并对其进行增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共混树脂具有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其复合材料树脂基体韧性明显提高,而且该共混树脂体系可增强复合材料叠层板抗低速中击损伤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种热塑/热固共混体系具有独特的相太结构--“韧性网络--球粒”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整共聚单体的组成(St/AN)及聚丁二烯与共聚单体的投料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共聚组成和核壳比的AB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熔融共混,研究了CPVC/ABS共混物的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SAN共聚物和CPVC树脂为不相容体系,但当SAN共聚物中AN含量为20%~25%时,两者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互作用。CPVC/A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显著地依赖于接枝SAN共聚物的AN含量和ABS接枝共聚物的核壳比,当AN含量为20%~25%、核壳比为40/60时,ABS橡胶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CPVC基体树脂中,共混物表现出良好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5.
胶囊化氢氧化钙改性PVC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胶囊化氢氧化钙,并探讨其在PVC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ABS/PVC共混体系中PVC用量、复合阻燃剂用量对ABS/PVC共混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开发的Z11.7已达到PA766性能。  相似文献   

17.
PCL改性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改性聚已内酯(PCL)的发展状况,从六个方面介绍了PCL改性进行研究工作的进展,认为PCL只有通过改进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PVC/特种CPE的共混增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氯化,得到分子链上具有特殊氯分布的特种氯化聚乙烯(CPE)(SCPE),其可以作为增韧剂对聚氯乙烯(PVC)增韧。结果表明,在SCPE含量为5份时,PVC/SC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相对于PVC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4%左右;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62.5%(13 kJ/m2)。差示扫描...  相似文献   

19.
ABS/改性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改性纳米CaCOa/ABS复合材料,采用SEM和T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3可以在ABS塑料中与树脂充分结合,同时改性纳米CaCO3在复合材料中呈纳米分散。复合材料的断面产生了大量的网状结构。分散在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中的改性纳米CaCO3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裂缝引发能和裂缝增长能。其单缺口冲击强度达到36.77kJ/m^2,与未添加纳米CaCO3的相比提高了44%;邵氏硬度达到34.87N,提高了23.5%。  相似文献   

20.
赫连青军  孙广平  刘畅  吴玥 《材料导报》2005,19(Z2):197-199
介绍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一些主要的性能、特点,概括了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增韧增强机理,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