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向斜对综采工作面生产的影响,分析了综采工作面过向斜构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实现了工作面快速推进,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工作面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向斜对综采工作面生产的影响,分析了综采工作面过向斜构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实现了工作面快速推进,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工作面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傅建明 《河北煤炭》2007,(5):13-13,58
葛泉矿综采工作面跨向斜轴回采,经过实践,确保了安全生产和原煤产量的完成,为今后工作面跨向斜轴回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鹤煤公司煤层透气性低、瓦斯含量大、不利于防突面安全生产的问题,通过33051综采面过向斜轴期间采取综合抽放措施,减少了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降低了工作面突出威胁.有效的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鲍店煤矿103下05综采工作面开采初期大倾角地质条件下过向斜轴部水患治理分析,介绍了在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向斜轴部时所面临的困难和取得的经验,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水患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长沟峪矿向斜轴部倾斜煤层的安全开采,用FLAC2D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煤层应力状态进行工程数值模拟,研究向斜轴部原岩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和向斜两翼采空后轴部煤层的应力状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向斜轴部煤层应力状态相对集中,采空区前方煤体存在应力集中区.在对轴部煤层进行开拓采掘时应加强超前支护管理,确保向斜轴部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长沟峪矿向斜轴部倾斜煤层的安全开采,用FLAC^2D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煤层应力状态进行工程数值模拟,研究向斜轴部原岩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和向斜两翼采空后轴部煤层的应力状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向斜轴部煤层应力状态相对集中,采空区前方煤体存在应力集中区,在对轴部煤层进行开拓采掘时应加强超前支护管理,确保向斜轴部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厚及特厚煤层全层综放面跨向斜轴安全回采,在分析跨向斜轴"三场"演化机理基础上,针对工作面实际提出了现场"五F"协同管理和"四Z"关键举措。结果表明:通过采取措施,克服了向斜轴对回采影响,保证了综采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9.
综采工作面过组合断层,由于断层处岩石破碎,如果处理方法不当,易发生倒架、冒顶和工作面发火等事故,将极大地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安全.谢一矿5121C13顶区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在过F12-11和F8组合断层时,依靠科学合理方案和安全有效的关键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安全快速回采,为类似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开采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储量块段的问题,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社矿在回采过程中分析了向斜轴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采取顶板砂岩水治理、减小向斜轴伪翼角、远控调架等技术。采用过向斜轴技术,省去在轴部配一条300 m巷道;控制了工作面顶板砂岩水流入刮板输送机槽,减小了水对煤质的影响和对设备的损坏。通过减小向斜轴伪翼角,减少了工作面岩巷段,提高了端头三角煤的回收。该技术的应用,为今后类似存有特大向斜轴的工作面回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丰杰  张占涛 《煤炭技术》2015,34(3):232-234
针对仙泉煤业43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进入泮沟南向斜构造影响区后支架出现不同程度的倒架现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工程类比的方法,提出了大采高综采面过构造影响区时防治倒架的"掏槽掘进预先支护顶板"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掏槽掘进预先支护顶板"法在43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架防倒中的成功应用,对指导类似条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庚组煤层断层构造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方案:采用掘进超前巷道控制断层上盘顶板,利用网、绳控制断层下盘顶板,实现综采工作面快速抬溜、提架、过断层.在选取合理的顶板支护技术、优化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的基础上,探索出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回采方法,为矿井综采工作面过大型断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3.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极易发生片帮、冒顶事故,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增加了开采成本。临涣煤矿1061综采工作面受断层影响严重,工作面推进度慢,产量不稳定,经过论证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措施,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快速过断层,确保了工作面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以王坪煤矿8202综采工作面为例,通过对该工作面整体推进过岩墙、断层等复杂地质构造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综采工作面过复杂地质构造时整体推进的技术方案,供类似矿山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朱家湾煤矿152101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通过对陷落柱的资料分析,利用"H"型巷道布置方式避开陷落柱对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的影响。针对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难题,提出快速推进技术,包括工作面支架末采安全技术、支架撤出安全技术、刮板输送机拆除安全技术和巷道贯通安全技术,保证了工作面连续推进,不仅有效降低了陷落柱对生产的影响,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为以后工作面过陷落柱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煤矿综采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常会突遇一些断层及破碎带等常见的地质构造,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以东曲矿14216综采工作面过落差为2.1m的断层为例,分析了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技术方法,以期为同类地质条件煤层开采提供有效开采经验。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经常会遇见复杂的地质构造,其中断层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业分公司综采二队6271工作面过62f3断层为例,探讨快速过断层的技术方案及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目前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的利弊分析,结合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要求,提出综采工作面快速过断层新技术,并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方法,为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加快推进速度,提高煤质指明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褶皱作为地壳岩层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之一,其附近岩层分布较大的残余不均匀构造应力,是诱发煤矿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以义马煤田千秋煤矿21221工作面为工程地质背景,建立了褶皱构造赋存条件下的数值模型,施加了不均匀构造应力,分析了工作面开采时褶皱构造区域应力场的演化特征,研究了采动影响下褶皱构造不同区域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褶皱构造的原岩应力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区域性,即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在向斜和背斜轴部表现出不同的分区特性,向斜轴部处出现了应力集中。随着工作面推进过向斜和背斜,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在采空区顶板和底板均形成了椭圆形卸压区,垂直应力卸压区演化沿褶皱向斜或背斜法线方向逐渐扩大,垂直应力在工作面超前区域出现了一定范围的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区远离轴部扩大;水平应力在工作面垂直方向上较远处区域出现了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区逐步向顶板和底板远处发育,水平应力在卸压区内顶板应力的释放程度要明显高于底板。在工作面过褶皱轴部和翼部阶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峰值随开采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应力集中系数则先增大后减小。工作面自背斜轴部俯采时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较大,自向斜轴部仰采时较小。当工作面过褶皱轴部时,直接顶受压状态的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减小,减小的过程伴随着能量释放激增的现象,此时极易诱发冲击地压。  相似文献   

20.
庞庄煤矿-620 m上山7煤煤柱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过多条同层、穿层、底板老硐,当工作面推进到底板老硐时,老硐顶板垮落,煤壁片帮,引起支架下陷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根据对超高水材料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分析研究,制定了利用超高水材料充填工艺过底板老硐的方案。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法安全可靠,经济简单,为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过底板老硐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