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一起高速公路严重钻入追尾碰撞交通事故,结合关于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的国家标准,根据事故现场道路环境及路面情况、事故现场勘测数据、事故车辆损坏变形部位和特征(照片)以及实车损坏测量结果和两车车型基本参数,利用能量法与变形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碰撞前两车的行驶速度。计算结果为钻入碰撞事故的分析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上大型车辆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低速货车违法占道行驶,它是导致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下降、造成追尾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高速交誉部门治理的重点.如何有效进行整治此类交通违法行为,也是高速交警部门需要不断进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造成此类违法行为未得到有效治理的原因,就如何有效整治提出了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高速公路智能空间(HIS)-车框架理论,研究了车辆经过高速公路隧道时的行驶状态。首先建立车辆纵向、横向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车辆道路行驶的特点,分别研究车辆纵向、横向的行驶状态,并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车间距、横向偏移等状态预测,结合预测控制算法的特点设置变量条件,最后采用MATLAB/CarSim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高速公路智能空间(HIS)-车框架理论可以完成当某车前方道路发生交通事故时预测出车辆距离以及该车的侧向偏移等数据,以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4.
为了设计一个能够模拟驾驶员行驶行为的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通过分析驾驶员的日常行驶特性,在模型预测控制的框架基础上提出一个双模式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当远离前车时,ACC系统采取快速接近模式,在满足安全舒适的前提下以尽量短的时间减小两车间距;一旦车间距调整至期望值附近时,ACC系统切换到平稳跟车模式,使车辆安全、平稳、舒适地对前车进行跟车;为使2种模式切换时能平滑过渡,利用模糊理论设计了2个模式的切换规则来模拟驾驶员的决策过程.通过仿真试验,证实了该双模式ACC控制策略在满足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同时,有效地反映了驾驶员的日常行驶习惯,更易于被驾驶员接受,有利于提高ACC系统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5.
在跟驰过程中,后车驾驶员都是通过人体感觉器官获取前方邻近车辆速度或位置的变化信息来调整本车的运动,但是这些信息刺激只有超过特定阈值才能被后车驾驶员感知并做出反应.从驾驶员视角变化的潜在因素出发,以感知阈值作为驾驶员反应的临界条件为前提,并针对前车不同行驶工况下,建立基于驾驶员视角变化的车辆跟驰模型,得到相应情况下后车跟随加速度的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前车行驶状态与两车相对速度差的不同,后车跟随加速度也不相同,更符合实际交通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车辆弯道行驶安全问题,在虚拟仪器LabVIEW开发环境下设计了一套基于人车环境协同的车辆弯道行驶安全预警系统. 通过分析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的人、车、路、环境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权的最小平方法建立基于人-车-路-环境的车辆行驶安全度静态综合评价体系;引入安全系数k,结合车辆行驶安全临界车速和车辆行驶安全度评价模型,构建基于人车环境协同的车辆弯道行驶安全预警模型,运用TruckSim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在虚拟仪器LabVIEW开发环境下,设计了一套车辆弯道行驶安全预警系统,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该预警系统可对驶入弯道且有危险的车辆进行预警,能有效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车路协同的动态车辆安全状态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态车辆安全状态评价指标参数多源、异构、动态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车辆安全状态的驾驶员、车辆和环境因素并进行了信息分类,构建了车辆安全状态评价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了车辆安全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载终端提取评价指标的动态参数,得出车辆安全状态模糊评价集并基于加权平均原则计算其最大隶属度,根据最大“贴近度”原则对车辆直线跟车行驶和转弯行驶的安全状态进行评判,为动态车辆安全状态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辆追尾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所占比重较大,分析车辆追尾事故发生的原因,运用道路交通流的跟驰理论,构建车辆防追尾数学模型,研究预防车辆追尾的有效方案。采用传感器、单片机、显示屏等构建硬件电路,运用C语言编程实现距离探测、制动控制等既定功能。采用模型车验证法对装置的功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9.
传统交叉口竖向设计考虑交叉口内的排水及行车舒适性,未考虑转弯车辆的安全性,车辆在交叉口内转向行驶容易发生侧滑、倾覆及翻滚等交通事故。为了减少此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展本次研究。基于交叉口内的转向车辆行驶轨迹,从转向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弯半径、轨迹宽度及超高横坡等角度分析,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对交叉口内的排水方向、特征点位置及高程进行确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山区路段追尾事故频发的问题,基于交通冲突技术对弯坡组合路段车辆追尾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对追尾冲突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通过无人机航拍、雷达测速等调查手段对车辆轨迹与交通流数据进行采集。传统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 TTC)计算方法尚未对弯坡组合路段线形特征充分考虑,根据弯坡组合路段各组成部分(圆曲线、缓和曲线与直线路段)的道路线形与车辆运行特征,对车辆追尾TTC进行修正,根据冲突时间累积分布曲线得出严重、一般、轻微与潜在追尾冲突的划分阈值,分别为1.23、2.59、3.50、4.0 s。分别构建圆曲线、缓和曲线与直线路段追尾冲突影响因素识别树结构,并通过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追尾冲突严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量的增加、大型车辆的混入、车辆行驶速度与加速度的提高会促进冲突的产生以及严重程度的增加;交通流特征指标对各路段追尾冲突的影响存在效果差异;圆曲线路段车辆入弯与出弯方向及内侧与外侧弯道之间的追尾冲突无显著差异;而在缓和曲线与直线路段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能够帮助追尾事故的主动安全防控、实时预测,并改善弯道路段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使车辆能够适应快速运输的要求,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也不可忽视,由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给社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此,文中阐述了超速行驶对驾驶员交通特性、机动车辆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超速行驶产生的不良后果;提出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既确保较高的运输效率,又不降低道路通行能力,驾驶员依据不同车型在良好道路上以经济车速行驶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是依法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而车体痕迹检验结果是确定某些交通事故成因的重要证据。通过一起交通事故成因判定案例,讨论了在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中车体痕迹和微量物证种属的检验方法,分析了车体痕迹特征、微量物证与交通事故成因认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交通事故损失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考虑车龄、驾龄、车辆座位数等特征参数,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技术,建立多元广义线性模型对以上影响因素与交通事故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义线性模型能对交通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分组,并明确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群体。因此,可以把该系统应用于交通事故管理,确保驾驶的安全性和行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山区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分析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具体的交通事故,分别从车速、汽车示意信号、车速表和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及高等级公路的交通信号管理方面分析了我国云南山区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信号交叉口展宽车道的交通运行特性,采用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展宽车道的平面交叉口进行现场观测,选取交通量、车头时距、车道使用率和事故类型4项指标作为特征参数,分析各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获得展宽车道的交通运行特性.研究表明:展宽车道在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同时,其车头时距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同时具有车道使用率低、刮擦事故多的特征.展宽车道设置时,需配合交通标志标线布设措施,做好渐变段、视距及下游长度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研究了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方法的不足之处;基于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等级划分理念:加入车辆类型和道路等级因素,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因子的影响,并进行等级模糊化,使之更符合客观情况。最后引进了模糊评判方法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等级模糊划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原有的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向交通的实施,应用了定向控制和空间分离的原理,以街区为分隔物,把不同方向的车流完全分离开,因此可以消除对向行驶车辆的相互干扰。无论从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减少交通事故各方面来分析,单向交通都是一种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然而城市中具体哪条道路适合组织单向交通,需要全面分析其是否具有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红外显微镜与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仪相结合,对交通肇事案件中微量油漆物证进行同性鉴定.根据红外光谱特征对常见的车用油漆分类建库,研究了交通肇事案件中微量油漆物证进行种类分析和同一鉴定的实际应用方法.本方法为同性鉴定,所需样品量少,无需样品前处理,制样方便,能够满足微量油漆物证快速鉴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限速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安全度对车辆行驶速度的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评价步骤及其理论,然后将测度理论与事故"U"型曲线模型相结合得出了车速与安全度曲线模型,通过对人、车、路与环境的详细分析,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应用综合评价算法对目标车辆当前运行速度的安全度进行评价求解,并得出了一个基于路段划分的安全行驶车速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立法缺失直接导致了司法判决的不统一。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进行一些研究,以期能为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立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