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维  杨幼慧  孙远明 《酿酒科技》2011,(1):31-32,36
采用DNS比色法测定不同温度和pH值对β-葡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β-葡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8。在pH2.0和pH 8.0的缓冲液中浸泡4h后,酶活分别保留了73%和64%。说明β-葡聚糖酶能够耐受较强的酸碱性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实验室快速准确测定风味鱿鱼中淀粉及蔗糖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盐酸水解—3, 5-二硝基水杨酸(3, 5-dinitro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DNS)比色法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 淀粉平均回收率为92.0%~97.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1.8%~3.5%, 蔗糖平均回收率为93.0%~98.5%、相对标准偏差(RSD) 2.0%~2.8%。结论 采用盐酸水解—DNS比色法替代常用滴定法更加快速、准确, 并且可同时批量测定样品中还原糖、淀粉及蔗糖含量, 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能满足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一种以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为氧化剂,以微孔板测定β-葡聚糖酶活力的新方法,该法特别适合于成分复杂的材料中痕量β-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根据MBTH法测定β-葡聚糖酶解产物还原端基的特点,设计并优化了酶活力测定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在最适p H 5.0和30℃条件下测定β-葡聚糖酶活力,所得酶的工作浓度范围为0~12.3 m U/m L,饲料中酶的工作浓度范围均为0~2.94 U/g,本法测β-葡聚糖酶和四种饲料样品中酶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1%、97.5%、104.3%、97.0%、106.4%,β-葡聚糖酶活力检测限为0.37 m U/m L,定量限为1.24 m U/m L,四种饲料酶活力检测限分别为0.10 U/g、0.09 U/g、0.14 U/g、0.09 U/g,定量限分别为0.33 U/g、0.30 U/g、0.46 U/g、0.31 U/g。该法准确、低成本、省时、省力,特别是其灵敏度远高于DNS法,可极大程度上避开饲料中其它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β-呋喃果糖苷酶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低聚果糖的生产,它同时具有水解活力和转移活力,在不同条件下,两种活力分布并不一致.本文比较了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三种测定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样品处理简单、成本低廉,但准确度低,宜于工业化生产和实验室粗放测定时使用;测总还原糖和葡萄糖联用法,是对DNS法的改进,但操作复杂、误差较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操作成本较高,但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特点.建立了β-呋喃果糖苷酶活力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以浓度为25%(W/V)的蔗糖为酶反应底物,通过检测反应体系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可准确计算β-呋喃果糖苷酶的水解活力和转移活力,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比色法测定芒果可溶性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首先优化不同配方DNS显色剂测定芒果可溶性糖的条件,再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检测结果作为参考,筛选建立测定芒果可溶性糖含量的最佳DNS试剂和方法。结果 DNS2试剂在优化条件下的测定结果与HPLC检测结果最为接近,平均相对偏差为8.81%,为芒果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的最佳显色剂。优化的测定条件为: 最适检测波长530 nm、显色剂添加量6 mL、显色温度80 ℃以上、显色时间5 min,冷水阻断反应,显色后10 min内检测。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4%~101.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2.71%~4.83%。结论 基于DNS2试剂的比色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作为芒果可溶性糖含量快速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酶活,优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HS-5发酵产β-葡聚糖酶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11%,初始p H值为6.09,发酵时间60.02 h。在此最佳条件下,测得β-葡聚糖酶的酶活力为20.03 U/m L,比初始酶活力12.98 U/m L提高了154%。  相似文献   

7.
纺织生物助剂果胶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分析了果胶酶的酶促作用机理以及酶活测定基本理论 ,对果胶酶酶活检测的 3种典型方法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比较。重点对其中的DNS比色法进行了应用探讨 ,确定果胶溶液配制浓度在 0 5% ,酶液稀释倍数应使吸光度值于 0 2~ 0 4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利用酸水解-斐林试剂滴定法测定不同地区大米淀粉含量,并与DNS比色法及GB/T 5009.9-2008酸水解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对该方法的测定准确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斐林试剂滴定法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近,滴定法的标准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1,DNS比色法测定结果较低,且标准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均远远高于国标法与本法。显著性比较中,本法与国标法间差别不显著,DNS比色法与国标法和本法差异均显著。回收率实验中,国标法、滴定法和DNS比色法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9.68%、99.14%、100.06%。说明本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且测定结果精密度好,是大米淀粉含量测定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酶解后还原糖释放量,研究4种不同酚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单宁酸)对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能提高木聚糖酶活力,当这3种酚酸质量浓度为0.75mg/mL时,酶活力分别提高65.59%、46.21%和12.83%。单宁酸抑制木聚糖酶活性,添加量为0.50mg/mL时,抑制率达37.18%。动力学研究表明:上述4种酚酸均能提高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对-香豆酸能提高酶反应速度,但单宁酸会使反应速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PNP-β-xylopyranoside为底物确定小麦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测定条件,并对β-木糖苷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试验确定酶活测定条件为底物浓度1mg/mL,提取液pH 5。木糖苷酶的酶学性质: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20~50℃时稳定性好,保温60min后其活力可保持在70%以上,最适pH值为5,在pH值5~6时对木糖苷酶的破坏力相对较小,保温60 min后其活力仍可保持在80%以上。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4.518mg/mL,0.392μmol/(min·g)。通过对4种小麦麸皮酶活力进行测定发现:细麸中的β-木糖苷酶活性均高于粗麸,粗麸中郑麦8998的木糖苷酶酶活最大,细麸中花培8号小麦木糖苷酶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酶制剂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酶是一种专一性极高的生物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饲料、医药、造纸等行业领域。作者分析了中国酶制剂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酶制剂在食品、纺织、饲料等领域的应用,并对中国酶制剂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酶制剂在生态皮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桂菊 《西部皮革》2004,26(4):40-42
本文扼要介绍了制革工业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围绕制革工业中的生态问题进行了论述;论述了酶制剂在制革清洁生产中的应用,包括酶浸水、酶浸灰、酶脱脂、酶软化及制革废弃物的酶处理,提出了酶制剂在制革中应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现代酶工程基本技术,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近况。酶工程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论述了蛋白酶及其与生物催化剂的关系,重点论述了生物催化剂氧化酶的分类特征、应用状况和使用过程中的优点与局限性及当前的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方法的发展,展望了生物催化剂氧化酶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刘丰  陈历俊  隋欣  卢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406-409
酶解干酪(EMC)相比自然干酪具有更加营养、经济、有效等特点。本文对酶解契达干酪风味产生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苦味形成的原因;同时综述了生产工艺、商业酶以及微生物对酶解契达干酪风味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环保出发,详细探讨了酶法脱毛的重要性,并对原有的酶法生产工艺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脂肪酶因具有易于分离、可重复利用及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受到极大关注。该文综述脂肪酶固定化新方法和新载体。  相似文献   

18.
Over the last decade, sono-activation of enzymes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food researchers. This kind of relatively new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has demonstrated promising potential in facilitating the modern food industry by broad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food enzymes, improving relevant industrial unit op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yield of target products.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possible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ies of the sono-activation of food enzymes to facilitate its commercialization. This review firs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ultrasound applic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food protease, carbohydrase, and lipase. The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n ultrasound activation of food enzymes is discussed on aspects including mechanisms, influencing factors, modification effect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real food systems for free and immobilized enzymes. Despite the far fewer studies on sono-activation of immobilized enzymes compared with those on free enzymes, we endeavored to summarize the relevant aspects in three stages: ultrasound pretreatment of free enzyme/carrier, assistance in immobilization process,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already immobilized enzyme. Lastly, challenges for the scalability of ultrasound in these target areas are discussed and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9.
董英  郑伟 《食品科技》2007,32(4):22-23
通过对酱油曲霉2128生理特性和生长规律的研究,得出酱油曲霉产酶的高峰期为分泌蛋白酶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最适水分为100%、最适pH值为7、最适盐分为4%。  相似文献   

20.
对测定糖化酶中葡萄糖苷转移酶(转苷酶)酶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α-MG为底物,用knight-Alen法测定转苷酶催化α-MG分解产生的葡萄糖,计算得转苷酶酶活值。通过条件试验,找到了底物浓度、碱性铜试剂用量、加热时间、滴定剂浓度等的最佳范围。并测定了3×104,5×104,6×104μmol/min糖化酶粉剂和发酵液中的转苷酶活性,做了酶法、光度法与该方法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