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全球性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近炸引信等非触发引信具备的杀伤效果好,作用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青睐。本文通过机械触发引信与近炸引信的某些特点的对比,说明机械触发引信的优势尚存,并结合本厂的某些具体做法,探讨机械触发引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指的“触发引信”,包括触发引信,也包括非触发引信的隔离机构(在导弹引信中称保险执行机构)。一、我国触发引信设计理论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参观巴黎国际地面及地空防务装备展,确认我国机械触发引信设计思想和总体性能水平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瑞士中大口径火炮的模块化弹头机电触发引信、以色列、挪威的40mm榴弹发射器弹药和枪榴弹可编程电子引信是较为新型的典型引信;单兵武器引信解除保险距离性能设计应优先满足武器系统最小攻击距离要求;迫击炮弹弹头触发引信几乎都采用了运输保险销设计;增加自毁功能、改善爆炸物处理性能是引信发展的趋势之一;为提高勤务处理安全性,已有火箭发射系统的传火序列采用了引信的错位式爆炸序列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市场预测,军事需求及技术应用三方面讨论了国内外触发引信发展的趋向,并从中提出了有关我国触发引信发展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5.
触发空爆引信是一种以导线长度实现炸高精确控制的引信,它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的优点。在介绍触发空爆引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信控制电路的设计思路,并根据此设计思路设计出一个电路系统框图,最后对该系统框图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实现预定功能。  相似文献   

6.
非触发引信的效率、抗干扰能力、可靠性与经济性是评定非触发引信的主要战术技术指际,也是对非触发引信进行战术技术论证的主要内容。本文对这四项指标提出了评定的准则和论证方法。评定引信效率的图解法为防空导弹非触发引信的论证与设计建立了直接联系,为“测用引信”选择最佳启动角提供了依据。评定引信抗干扰能力的效率准则(又称为战术应用准则)是确定非触发引信抗干扰标准的依据,根据概率论与统计规律来分析引信的可靠性,不仅可以很出可靠性的真实数据,而且指出了应该着手积累的统计数据。在经济性评定准则中,本文介绍了效率与费用有关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引信万向触发起爆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庚辰  王忠洲 《兵工学报》1996,17(3):270-272
许多弹药配用的触发引信要求具有万向触发起爆功能。本文介绍了两种引信万向作用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电路,并给出了这两种传感器和处理电路的模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我国引信触发性能论证、分析、设计、试验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根据欧美现役产品手册披露的信息,详细分析了西方国家引信触发灵敏度、钝感度、防雨、大着角发火性、擦地作用正确性、触发作用时间(瞬发度或延期时间)性能。碰击式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和机电触发引信瞬发度分别可达25μs和20μs,而弹底惯性机械触发引信瞬发度可达300μs。迫击炮弹和航空火箭弹弹头触发引信防雨问题不突出,灵敏度最高;小口径火炮弹头引信防雨问题最为突出。绝大多数对地攻击引信均以立靶射击方法而不是用对地射击的方法考核触发性能,立靶材质有胶合板、木板、铝合金板和钢板。在材质相同的情况下,触发灵敏度靶板厚度约是钝感度靶板厚度的4~8倍。M739系列引信着速对触发灵敏度影响非常显著,而其横栅式防雨机构对瞬发度影响不明显。美国轻武器、小口径火炮以及航空火箭等低伸弹道引信的大着角发火性已达到80°着角,而擦地炸达到了5°落角可靠发火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非触发引信的干扰和抗干扰的意义,介绍了作用于引信的干扰种类,分析了干扰对引信的作用、引信的特点与干扰和抗干扰的关系,讨论了抗干扰的途径和措施。最后对非触发引信的干扰和抗干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贮的火箭破甲弹机电触发引信弹道炸问题,引入锡晶须的概念对引信弹道炸故障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在太阳光或者人工光源照射下,通过不断变化对碰击开关内、外罩的目视观察角度,发现了长贮的火箭破甲弹机电触发引信碰击开关内、外罩存在锡晶须现象。通过设计锡晶须导电使引信电路触发的方法,验证了锡晶须能够导致碰击开关异常导通和触发起爆控制电路。找出了碰击开关内、外罩的锡晶须可能是引起火箭破甲弹机电触发引信弹道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机电引信高作用可靠性的要求,对弹底擦地炸惯性发火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在对机构闭合响应时间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和头部触发机构的对比,分析了引信通过3mm胶合板的钝感度和靶后对地灵敏度,并进行了离心试验和擦地炸性能试验验证,表明引信擦地炸作用率不小于90%,设计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鱼雷是现代水面舰艇反潜作战使用的重要武器,较高的命中概率是鱼雷反潜成功的关键,引信综合工作方式的运用对鱼雷提高命中概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某型鱼雷引信单一,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复杂海战环境。针对这一问题,通过3个方面:提高非触发引信动作的距离、缩短非触发引信动作的响应时间、增加引信起爆的方式阐述了如何改进现役某型鱼雷的引信,提高作战效果。  相似文献   

13.
鱼雷电磁引信的水中目标高精度实时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武器系统的主动电磁引信回波信号中蕴含着雷目交会过程重要特征信息。针对回波信号能量比较法受到直达场耦合成分和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目标特征提取算法。对接收天线的回波信号进行全相位二次补偿处理;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包络解调;再利用改进的三次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以抑制数据波动影响并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钟型脉冲的参数识别算法对回波包络极大值点进行估计。仿真和试验数据验证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电热式剥线工艺中切剥刀片的温度直接影响线缆切剥的质量,研究切剥刀片的最优温度具有很大的工程意义。利用有限元法对整个切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了切剥过程中线缆护套和内管关键节点的温度时间曲线,进而得到切剥刀片的最佳温度,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为电热式剥线机设计最优温度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能提高电热式剥线工艺的线缆切剥质量。  相似文献   

15.
罗强  任庆利  杨万海 《兵工学报》2003,24(2):153-156
本文充分利用小波的极大模特性可以检测出奇异信号的特殊功能,对无线电引信的信号进行分析。应用多尺度模极大值,去除引信信号噪声,提高引信测量精度,采用无线电引信机发射脉冲宽度随机可变措施,区分真假回波,再根据其能量大小,辨别真假目标;用记录各种尺度下模极大值坐标,代替无线电引信记录整个过程,起到压缩数据目的,这些数据包含无线电引信的主要信息,经实验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侵彻硬目标武器及其智能引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侵彻硬目标武器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重点对其所配用的硬目标智能引信进行分析,阐述了硬目标智能引信的功能组成,并结合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总结了硬目标智能引信研制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在硬目标智能引信研制过程中应以动力学仿真为主、结合必要试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混联式机电复合传动(EMT)履带车辆全路况条件下机电联合制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电机饱和度的可变比例系数并联式全工况机电制动力分配策略,以有效处理路面附着条件、驾驶员意图、滑移率和电池荷电状态等约束,减弱履带打滑现象和电机制动力饱和现象。建立EMT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工况约束条件下系统的机电制动特性和动态约束边界。提出以电机制动饱和度为核心的动态机电制动力分配目标,并设计滑移率控制器,以实现满足全工况制动稳定性目标的总制动力求解和底层机电制动力协调分配。利用扩张型状态观测器精确估计时变路面附着系数,并基于遗传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利用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对高速紧急制动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全路况机电联合制动控制策略满足整车制动性能要求,兼顾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和电机安全运行等多种指标,有效降低液压制动器的机械压力,提高了制动器使用寿命和制动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杜松  谢鑫  祁德元 《兵工自动化》2018,37(12):22-24
为解决当前伪码调相脉冲引信抗干扰研究资料相对匮乏的问题,研究伪码调相脉冲引信在高斯白噪声 (white gaussian Nnoise)干扰下的抗干扰性能。在分析伪码调相脉冲引信工作原理和抗干扰原理的基础上,利用 LabVIEW 进行模块化编程方法,得到在不同码元宽度和伪码长度下伪码调相脉冲引信相关解调信号的抗GWN 干扰 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伪码调相脉冲引信抗干扰性能受码元宽度和伪码长度的影响,码元宽度越窄,伪码长度越长, 抗干扰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高炮弹药引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身管炮膛内有线装定引信系统的概念。对其关键技术,特别是炸点控制精度方法进行了讨论。电底火及其击发装置在小口径自动炮和坦克炮上应用较广泛。设想在药筒内部设置一个导线连接的电底火与弹丸引信,火控装置通过电击发装置向引信传递能源和信息,用电子学方法区分引信工作信号与底火击发信号。引信体积减小,数据传输可靠性提高。引信上有地磁传感器,引信单片机测量弹丸角速度得到初速,自行修正起爆时间,从而实现弹丸炸点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