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赖武 《现代大学教育》1994,(3):61-62,76
当前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心理失衡及调适中南工业大学赖武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等市场经济新产物的出现,给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目前即将毕业但并没有作好充分准备的大学生,正经历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阵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新形势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择业的不良心理,冲突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事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已全面铺开,传统的统招统分毕业生就业制度已被“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所代替,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平等性、竞争性、分化性和效益性等六大特征已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日益显现出来。由于改革尚在进行中,各项政策的超前与滞后更加激化了过渡时期大学毕业生择业的不良心理,正确地认识、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引导毕业生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的关系,把服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发挥自身才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毕业生人才资源尽可能得到…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转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观念上的、制度上的,也有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进一步的改革也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其中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将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可就业能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者和高校毕业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提出并验证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分为关键技能和个人特质两大类,共九个维度.它们分别是:基本技能、转化实践技能、人际团队技能、自我开发技能等四类关键技能,以及正直可靠、勤奋上进、适应开放、自信主动和敬业奉献等五类个人特质.  相似文献   

5.
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思考西南交通大学梁锦唐一、“关键词”的统一和规范“分配”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计划性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个词用在毕业生的派遣上是十分合适的。“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社会劳动获得劳动收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这个...  相似文献   

6.
昭和初期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厦门大学陈武元日本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以“重视教育”、“失业率低”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然而在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曾几次出现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如,日俄战争后出现...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可形成初步的社会分层,对该问题进行多学科聚焦,将有助于厘清其关系机理,寻找学科间的差异,发现新的观点.研究表明:教育差异是影响高校毕业生阶层流动的主要原因,这是教育学与人力资本观点较为一致的地方,而非主流经济学则认为,制度因素才是决定个体阶层流动的关键;社会学认为,后致因素与先赋因素均有助于实现就业流动中的相对公平,前者可淡化阶层流动差异,后者可强化代际流动;历史学的观点则具有时代性,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表现为精英时期的“个体显著”与大众时期的“整体显著”;组织学观点认为,两者的关系具有整体性与动态性,受到主、客体及多种影响因子所构成的组织的制衡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问题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了把这一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和《现代大学教育》编辑部联合组织了一次北京中青年学者论坛 ,以笔谈和座谈的形式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现辑录有关成果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概况与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毕业就业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话题,但由于各国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其就业办法各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统包统分已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先进经验,对加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形成良好的就业秩序,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市场有一定的帮助。一、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概况美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模式可概括为:国家不包分配、学校指导服务、毕业生自主择业。但美国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都非常重视,主要原因,一是在激烈竞争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从80年代中期开始,突破了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国家统包统配制度,进入90年代以后,逐步走上国务院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计划进行的“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的轨道。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使得我国大学生不像以前那样,在完成规定学业以后,国家保证给予一个工作岗位,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或下岗的形势。这并不是危言耸听。1997年的国家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失业人口中,有46%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而这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为基点,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发展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继而在总结国外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运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进程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简要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情况后,就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应改变“狭义”的就业观,树立“广义”的就业观;改变“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改变“选择工作岗位”的观念,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树立为学生就业服务的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就业状况是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 ,毕业生供求矛盾是目前高校教育质量监控的重点。为此 ,必须树立为学生就业服务的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观 ,包括市场意识 ,“本土”意识 ,监、控并重意识 ,协调意识以及自控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杨毅 《模具制造》2009,9(12):65-69
针对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技工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的教师聘任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蔡元培在吸收京师大学堂设立以来沿用的教师聘任思想和借鉴德国教师聘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其内涵,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大学的办学理念。在以“学诣为主”的原则下,提出了延聘教师的具体标准,以此作为聘任教师的指导思想,并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从而延揽了大批的人才,对北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思蔡元培教师聘任制的特点及影响,对今天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某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以就业为导向,分析确定了各个就业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及各技能对应的课程或知识点,最后确定了模具专业的课程由几大部分组成: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目前,该设置已应用于该校的2009级和2010级模具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唐雪晴 《模具制造》2009,9(9):100-101
分析了目前技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及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针对就业市场对技校毕业生的要求,提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日益凸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以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为例,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着重在成才教育、全员服务和就业市场的开拓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这些对策都是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的总结,对同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拥有专业选择权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拥有更充分的专业选择权会对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未来的就业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不同的个体选择和变换特定专业受制于偏好、知识存量和学习能力等因素。相应的政策建议为:高等院校应当面向市场展开专业课程评估,要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以提高专业投资的效果,应当采用更灵活的学分制和体现专业要求的学位申请计划,以适应大学生专业选择与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