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建筑越来越多地偏向于建筑形态的视觉消费,而对于建筑空间的深度挖掘者少之又少。路易斯·康和伊东丰雄是在各自所处时代引领建筑发展的建筑大师,对建筑空间有着深刻把握。从对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建筑思想及作品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当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之间的关系从“对立”到“消解”,再到“整合”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对具体案例的具体解析中,把握这一设计趋势,探析公共建筑“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整合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侯晓娜 《今日消防》2021,6(7):77-79
空间是图书馆重要的服务资源之一,开展空间再造,有助于消防救援院校图书馆实现服务创新和转型发展.文章在分析消防救援院校图书馆实体空间再造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规划馆舍空间、完善空间管理和服务、开展空间再造评估的实践策略,以期对实践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路易斯.康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概念的阐释,以青年建筑师张应鹏的作品来具体释读其理论在当前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延伸、发展,指出路易斯.康的建筑创作精神是对建筑功能性空间和空间的非功能性的良好阐释,其创作精神可供我国建筑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今日建筑     
袁烽 《时代建筑》2002,(3):98-99
1、隐匿中的突破 简介: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学楼扩建工程经院内方案竞赛。青年教师张斌的入选方案经优化完善,日前完成了初步设计。扩建用地西侧紧邻原学院大楼,一直是校园中被“隐匿”的封闭角落之一。这应该是一个充分鼓励使用者交往,一个在理性秩序中激发率性激情与创作直觉的场所,使用它的过程也是使用者以自身“隐藏”潜力的揭示。建筑空间被理解成一种流动的连续体。这里试图突破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表态关系。交往空间成为空间构成的主干,功能空间与它之间呈现一种动态的“即插式”关系。  相似文献   

5.
黄露  金秋野 《建筑学报》2021,(11):91-97
借由杰弗里·巴瓦设计的坎达拉玛酒店与碧水酒店"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关系的探究,对路易·康提出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概念进行辨析,指出这一概念映射到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方式并不只有康所追求的"清晰的区分"这一种,巴瓦在设计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以"多层级的空间"来调和极差,表达功能与形式、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等级关系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汪涛 《福建建筑》2008,(8):19-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新型的医疗卫生建筑空间类型,它同一般的医院建筑在功能上有较大区别。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规定及实践工作经验,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空间和公共卫生服务空间等建筑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黄露  金秋野 《建筑学报》2021,(11):91-97
借由杰弗里·巴瓦设计的坎达拉玛酒店与碧水酒店"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关系的探究,对路易·康提出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概念进行辨析,指出这一概念映射到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方式并不只有康所追求的"清晰的区分"这一种,巴瓦在设计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以"多层级的空间"来调和极差,表达功能与形式、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等级关系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设计》2012,(3):209-209
将两到三个小户型集合成一个大户型加室外共享空间(小餐厅或小客厅)。集中布置基本空间、服务空间,另增将其基本空间和其他空间布置在不同的楼层,形成夹层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集中的原则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促进交往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肖剑  胡志华 《山西建筑》2004,30(15):24-25
介绍了庭院空间的概念,对庭院空间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从建筑的整体布局、满足人们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优化建筑空间等方面,阐述了庭院空间的建造方法,以发挥庭院空间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图书馆进行空间改造,挖掘空间价值,提供更符合读者需求的空间和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本文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从打造自助服务空间、设立经典朗读空间、设置广场式休闲区和聚会区、开辟信息共享空间四个方面论述物理空间的改造对读者服务的积极影响;从自主式的新生入馆教育、互动式的微信服务、嵌入式的学科服务、移动式的数字图书馆四个角度阐述如何从虚拟空间入手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图书馆未来将是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无缝对接,以期为读者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和更智能、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体的快速兴起推动着网红空间的爆发式增长,产生了巨大的网红经济效应。然而目前出现了不少盲目跟风营造网红噱头的场所,其所打造的网红空间跳过了空间演化所需的过程,对视觉效果的过分追求与对空间的忽视使得不少网红空间成为了一次性的消费产品,最终造成空间与资源的浪费。该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聚焦空间演化问题,借助访谈、实地调研与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以重庆龙门浩老街为例,从空间表征、空间实践、表征空间三个层面对网红空间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网红空间应以空间内容作为打造重点,结合多元共治模式,利用网络进行及时的多方反馈,建立可持续性的空间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罗福强 《山西建筑》2006,32(19):37-39
结合方案实例,对城市空间、流动空间、视觉空间三方面塑造的商业建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空间的塑造,不仅提供的是空间的舒适度和完成行为发生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创造整体协调美,在动态的建筑发展中给人带来心理和视觉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空 间评价体系,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生 态服务价值、空间使用功能、城市特色空间 塑造三个方面对株洲市中心城区进行了评价 分析。结果表明:一、研究区生态空间的生态 服务总价值为21 697.73万元,其中空气净化 服务价值最低,是空间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 重点;二、研究区空间服务功能良好,综合得 分为64.94,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空间类型 单一、游憩空间所占面积较少、生态空间的安 全性和可持续性需加强;三、研究区“山— 水—城”整体联系性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空 间,但分布不均,且对历史文化景观要素的使 用较少。  相似文献   

14.
汤桦 《城市建筑》2005,(4):38-4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KOYOO优品艺墅设计项目的概况,挖掘山与海——建筑与环境的契合、立体主义——空间多样性的深层内涵,进而从功能布局、形态与空间、交通组织、景观结构、住宅设计五个方面,阐述建筑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街道设计标准及导则界定街角空间概念,分析商业街角空间组成并整理街角空间要素。对天津市47个商业街角空间开展实地调查并提取街角空间要素。基于物种均匀度指数测度,构建街角空间活力指数计算体系,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空间要素对街角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人行道宽度、建筑前面积显著负影响街角空间活力,空间开敞度、售卖设施密度、休息座椅密度显著正影响街角空间活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街角空间活力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小微空间活力提升及空间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试析江南园林山池空间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池空间是江南园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利用建筑空间感知理论中的正、负空间和空间领域的概念,分析山池空间的感知。  相似文献   

17.
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心理需求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屏风工作站这种较为流行的办公家具,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从空间舒适感、空间生气感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营造舒适的办公空间,从而提高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人一地关系的矛盾上。从大处说。不外乎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实用空间与审美空间这么三对矛盾。作为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者。包括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正确处理这三对矛盾。  相似文献   

19.
从建筑“功能空间、附属空间”等视角,对注重生态与可持续的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夯析与归纳,提出“合院空间、飘浮空间”等8种生态与形态共辉的空间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绿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最容易被人类感 知和利用,对其量化评估与影响因素探究可为城市绿地空间优 化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较少考虑服务设施对游客感知城市 绿地社会价值的影响。因此,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为例,利用 SolVES模型将6类游客社会价值感知数据进行空间量化,并探 究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和服务设施兴趣点密度对社会价值指数与 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对东湖风景区社会价值偏好为 文化价值>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康体价值> 可持续价值;社会价值热点区域集中在听涛景区和磨山景区,且 大多分布在高程20~40m、坡度2°~6°、距离水体100m范围 内;在影响因素上,旅游景点设施和植被覆盖度对各类社会价值 影响的贡献值最大,且与社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