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沥青路面人工检测效率低、缺乏客观性的弊端,提出基于语义分割的沥青路面裂缝智能识别方法.综合考虑数据集规模、算法种类、网络种类及深度、损失函数类型的影响,对22个语义分割模型开展对比研究,提出适用于较大、较小规模数据集的优选裂缝智能识别方案及对应模型.基于北京六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立裂缝分割数据集R-Crack,对提出的智能识别方案进行应用检验,并自动量化裂缝参数.结果表明:检测准确率最高达到83.45%,通过对比人工及自动化检测方式获得的裂缝参数计算结果,裂缝长度和宽度平均误差分别为2.84%和2.39%,提出的智能识别方案为高速公路等场景下沥青路面裂缝的智能检测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高效、轻量化、无接触的桥梁裂缝病害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桥梁裂缝识别模型(Bridge crack extraction model,BCEM)的桥梁裂缝识别网络。该网络将深度学习与传统图像处理方法相结合,首先,预处理裂缝图像,增强裂缝信息表达;之后,采用滑窗法将裂缝切分为面元图像,针对面元图像特性,采用改进的BC-MobileNet轻量化模型对裂缝面元进行分类;最后,识别误检与漏检面元,实现桥梁裂缝准确识别。通过与目标检测、模式识别等不同裂缝识别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CEM在各项实验指标上均有提升,证明了本文提出识别网络对桥梁裂缝识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大坝水下部分的裂缝检测是大坝维护维修的主要技术难点,采用水下机器人检测维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为解决水下机器人实现裂缝检测过程中的水下图像增强、语义分割、裂纹识别以及裂纹面积计算等问题,本文基于该工程需求提出了改进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算法,并对该算法神经网络结构的超参数进行了优化。针对水下作业需求提出了激光辅助测量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真实环境实验验证。实验数据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网络结构优化了损失值、平均交并比。研究表明:优化后的语义分割算法能满足水下机器人作业对不同形态裂缝检测的实时性、精准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核电安全壳表面裂缝视觉检查任务面临的裂缝细小且占像素少、裂缝与背景对比度低、相似纹理干扰多、光照影响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细小裂缝分割模型TCS-Net(Segmentation network of tiny cracks)。该模型是编码——解码的网络结构,在下采样过程使用Soft Pooling减少编码过程池化导致的信息损失以保留图像边缘细节及位置信息;解码端在下采样过程中通过加入兼顾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的语义补偿模块(ResCRAM)以融合编码端的各层特征,可增强裂缝的多尺度细节信息;结合Bce(Binary Cross-Entropy)损失和Dice损失作为目标损失函数,以解决单一损失关注度倾向带来的训练不稳定的问题,也可优化Acc(Accuracy)、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Recall等性能指标。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真实的安全壳图像对所提裂缝分割模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主流语义分割模型相比,TCS-Net裂缝分割模型的IOU指标可提高5%-9%,Recall指标可提高9%-13%,由此说明该模型具有检测率和检测精度更高,能有效适用于目标与背景严重不平衡、背景复杂且干扰较多情况下的细小裂缝分割任务。 相似文献
5.
李想熊进刚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21,43(1):43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识别效率低、精度不高的现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步多框检测(SSD)的裂缝识别方法。利用labelimg插件制作了2种具有代表性的裂缝数据集BCD和CCIC的数据标签。然后利用大量典型的裂缝图片进行识别训练,比较模型在不同样本类型和数量下训练效果的差异。并通过取样验证、损失值可视化和mAP精度评价等方法,证明该裂缝识别系统精度能达到95%以上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该系统可以应用到实际的裂缝识别任务中,为混凝土裂缝识别提供更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桥梁裂缝检测主要基于人眼识别,检测效率、精度低,而且人眼识别存在受光照影响大、桥塔、高墩等高空位置无法检测及主观性强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了许多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桥梁裂缝检测设备,像搭载高清相机的桥梁检测车、无人机、爬墩机器人等。同时,拥有高效、高精度的裂缝检测算法更是裂缝检测的基础,如何权衡检测速度与精度一直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桥梁裂缝检测设备、相机的搭载平台与标定方法、预处理算法、传统检测算法、深度学习算法、裂缝特征计算、图像拼接算法以及裂缝的三维输出与监测等方面展开综合评述。此外,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从桥梁裂缝检测方法、裂缝三维表达、裂缝的监测跟踪管理和桥梁刚度损失评价及预警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超声图像中的神经分割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结构残差U型网络.相比于现有的U-net网络,残差U型网络加深了网络结构,提高了网络的表达能力;通过对每层参数进行规范化处理,减少了训练时间,提高了神经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残差U型网络在分割效果比U-net网络提升了约13%,比SegNet网络提升了约7%.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级特征并联的轻量级图像语义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语义分割算法普遍具有网络结构复杂和计算开销巨大的问题,为了综合提高语义分割算法实时性和精确度,提出计算高效的基于多级特征并联网络(LSSN)的轻量级图像语义分割网络. 该算法综合考虑网络的参数量、运行速度和性能,能更好地应用到嵌入式设备和可移动设备上. 应用微调的深度卷积神经分类网络作为特征提取网络结构,提取网络不同深浅层语义和位置特征. 提出空洞残差增强模块和深度空洞空间金字塔模块分别处理来自特征提取基准网络的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并将深浅层特征按特定维度比例以并联的方式进行融合. 所提方法在PASCAL VOC 2012数据集上准确度(平均交并比)为77.13%,与当前具有高性能的语义分割算法和实时语义分割算法相比,能更好地平衡网络的实时性和精确度,具有更优的实用价值和性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金涛;王震;李昭蒂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5,(3):529-539
针对传统肝脏分割方法十分依赖医生的经验,并且分割过程耗时,易出错的现象,本文提出适用于临床情景中医学肝脏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分割方法。基于多尺度残差混合注意力U-Net将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模块引入U-Net网络。该模块可以抑制不相关的区域,从多个角度提取图像特征,并突出显示分割任务;在标准卷积层中添加残差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梯度爆炸并增加网络深度;使用混合空洞注意力常规层来替换“U”形网络的底部,以获得上下文信息,避免空间信息的丢失。试验结果表明:在LiTS17和SLiver07数据集上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最高的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忽略中间层而丢失图像细节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充分卷积的边缘检测算法.在视觉几何组16骨干网络上剪切掉所有的全连接层和池化层以构建全卷积网络;在全卷积网络每个阶段的1×1×21卷积层后边连接累加层获取每个阶段中的特征信息;通过融合层替换原来位置剪切掉的全连接层,在融合层的后边连接... 相似文献
11.
网络入侵检测通过分析流量特征来区分正常和异常的网络行为以实现入侵流量的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已有入侵检测模型特征提取过程复杂、信息提取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外卷积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首先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流量数据的内部特征,然后通过对内部特征计算相似度建模得到无向同质图,此外将流量在外部网络侧的通信行为建模为有向异质图,并对两图使用图卷积网络学习包含网络流量多种交互行为的嵌入向量,最后将学习到的流量嵌入向量输入到分类器中用于最终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检测准确率和误报率均优于对比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与日俱增的隧道养护需求,为了节约时间与人力成本,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方法. 利用自主研制的隧道智能快速检测车采集24条隧道衬砌的图像,构建超过20 000张病害图像的高质量数据集. 结合隧道衬砌病害的成因及特点,分别构建单阶段SSD模型和两阶段R-FCN模型在自制的数据集上训练,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离线式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方案. 试验结果表明,SSD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8%,总的平均精度均值(mAP)为72%,检测速度较快,适用于隧道的快速诊断. R-FCN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85%,总的mAP达到91%,检测精度较高,适用于隧道病害的后期处理. 利用这2种检测模型均可以提升检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基于YOLOv3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多尺度目标检测上存在速度与精度难以平衡的问题,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改进形成新的YOLOv3多尺度目标检测算法. 该算法首先通过k-means++聚类为各个尺度选择候选锚框的数量和长宽比维数,有效降低原始算法在初始聚类点所造成的聚类偏差; 其次将YOLOv3的检测尺度从3扩展到4,以提高对不同尺度下目标检测的精度; 最后为避免梯度衰落,将检测层前的6个卷积层转换为2个残差单元. 在UA-DETRAC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原始YOLOv3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高了7.91%和4.57%,同时此算法的处理速度可实现对交通视频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15.
由于传统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分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需人工设计网络架构,过度依赖专家经验,耗时费力,且网络泛化能力较差,因此,提出一种资源平衡型部分通道采样的神经网络架构搜索方法。首先,在网络架构参数中添加资源平衡项,提升搜索算法稳定性,同时减小剪枝过程中产生的更新不平衡和离散化误差;其次,选择部分通道进行搜索空间的混合操作,以节省计算资源,提升搜索效率,缓解网络过拟合;最后,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复杂、分布离散及空间范围广等特点,引入Gumbel-Softmax Trick方法从非连续概率分布进行采样,以提高采样效率。在WHUBuilding数据集上MIoU语义分割评价指标达到90.93%,在GID数据集上MIoU语义分割评价指标达到69.53%,优于SegNet、U-Net、Deeplab v3+、NAS-HRIS等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高效地自动搜索出分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网络架构,具有分割精度高、计算资源占用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遥感卫星对遥感图像的自主云层判别能力,提升目标自主识别的效率,避免云层覆盖面积较大的遥感图像丢失关键的目标信息而给后续算法处理带来不必要的计算资源浪费,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云层自主检测方法,实现遥感图像云层的自主检测,达到了较高的检测精度.首先,根据遥感图像的特性建立卷积神经网络.然后,使用大量人工标识的遥感图像完成云层检测网络训练,使其达到预期检测精度.最后,在卫星在轨运行阶段,将所拍摄的遥感图像根据尺寸划分为若干个子图,并通过训练完成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子图是否被云层覆盖进行分类预测.综合所有子图的预测结果给出整幅遥感图像的云层覆盖占比.结果表明:以Landsat卫星遥感图像为测试对象,该方法可以实现有云层覆盖检测正确率为95.3%,无云层覆盖检测精度为97.8%,误判率为2.58%,漏判率为0.90%,综合精度为97.9%;由于使用了卷积神经网络和并行计算技术,该方法基本满足实时性需求,提高了算法的自主性与鲁棒性,为基于遥感图像的在轨实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当脑卒中病灶特征不明显、病灶边界与正常脑组织区别度低的时候,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分割模型极易生成关注区域错误的注意力系数图,从而影响分割性能。针对此问题,基于所改进的全局注意力上采样U-Net模型,提出了一种主、辅路径注意力补偿网络结构。主路径网络负责进行精确病灶分割,并输出分割结果;辅路径网络生成宽松的辅助注意力补偿系数,其对主路径网络可能存在的注意力系数错误进行补偿。同时提出了两种混合损失函数,以实现主、辅路径网络各自的功能。实验证明,所改进的全局注意力上采样U-Net和所提出的主辅路径注意力补偿网络在分割性能上均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利用便携式设备准确检测老年人的跌倒状况,针对传统算法中人为设计特征造成的不完备性,构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老年人跌倒检测模型. 以智能手机内置的三轴传感器作为数据获取源,将采集的人体姿态信息进行滤波、标准化、采样等操作后,输入到所设计的模型中;采用梯度下降和适应性动量优化方法进行多层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和优化,获得模型关键参数训练并优化模型关键参数;利用学习到的深层次特征进行样本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型对于跌倒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一般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并且在对跌倒和非跌倒的区分检测中,精确率和召回率都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