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思敏 《中国园林》2023,39(5):14-20
基于对“行走”议题的关注和思考,首先通过20世纪中上叶与“行走”和“行走的人”关系密切的3次文化思潮,阐释行走与批判性认知之间的关系;然后将通过行走这个活动形成批判性认知的过程解析为“经验-思考-重构”;其后,从必要性和可行性2个方面阐述行走之于风景园林领域的意义;再从“把行走作为景观认知方法”和“把行走作为景观设计方法”2个层面出发,综合描述和分析过去六七十年间风景园林领域关于“行走”的各种学术讨论、社会行动和设计实践,辨析“行走”如何帮助形成对周遭环境的批判性认识并启发设计思想,进而被转译到为人们所使用的具体的景观之中。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印度建筑师拉胡·梅罗特拉和他的事务所进行的建筑实践,阐述了建筑师在面对孟买乃至印度的特殊的历史、空间景观及气候条件时进行的深入思考,从而坚持现代主义的是设计逻辑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技术和自然条件,努力创造适合当代印度的建筑语言。  相似文献   

3.
张洁 《时代建筑》2023,(3):6-10
在全球化语境中,地方建造习惯与外来建筑师的主体性创造构成了一种错位关系。一种解决途径是在认可建筑师创造性的同时,兼顾地方文化的差异性,这就带来了“如何科学地认知并合理地拟合地方文化进行在地建筑实践”的问题。文章认为,在建筑学领域以往的讨论中,地方建造习惯往往被当作客观研究对象,并被划分成平面布局、材料使用、立面语言等分而析之。这样虽能获得局部的知识,却未能形成对地方建造文化特征的整体性把握,从而在建筑实践中容易出现片段式地方要素堆砌的现象。基于此,文章引入了卡尔·索尔的文化景观概念,但修正了索尔给出的地方形态学要素框架,使之成为针对地方建造事实的描述系统。通过各要素之间关联意义的描述,文章力图帮助建筑师形成对地方建造习惯的整体性认知。通过追溯共有的形态学源头,文章进而将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方法嵌入文化景观描述系统之下,形成了一种从区域到建筑单体的描述性结构框架,用于在地建筑实践的拟合。  相似文献   

4.
以既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建筑为起点对建筑的在地性表达的方式进行分析,以设计手法、建造材料、构成要素等方面入手,把握地域文化建筑得以延续和影响的支撑点,寻求地域文化和当代建筑建构方式有机结合点,通过对既有建筑案例的初步分析和设计要点的梳理总结,提出建筑营造的在建筑技术的传承上和建筑材料的运用上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5.
罗时玮 《建筑师》2013,(4):30-33
从1980年代初期以来。宜兰县政府以清廉、效率与对乡土价值的认同。扮演地方改革的领导角色,大力整顿行政机器的运作。提出整体发展的愿景;在此过程中。宜兰吸引了三支旗帜鲜明的设计团队,长期留在当地。参与地方事务,并似乎发展出与台湾西部城市不同的建筑特色。他们是日本象集团、台大城乡所与黄声远事务所等为代表的三支建筑设计团队;他们的作品贴近在地的真实。打造出具有在地风格的新公共空间。并借此与更宽广的世界建立富有意义的联结。  相似文献   

6.
文宁 《中州建设》2012,(3):24-27
我们总会有这样一种印象: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摩天大楼越密集,地标性建筑越高大显著。这些不断涌现的超高层建筑,既是一个城市经济发达的符号,也是城市形象代言的一张张名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0)
<正>宝艳园在2017年7月2日《光明网-理论频道》撰文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权表现为一种思想意识是不是在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中心地位,如果没有主导地位的存在,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话语权。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指党把价值理念采用思想的、道德的、教育的方  相似文献   

8.
董珂 《时代建筑》1999,(3):41-45
一、序言建筑学是一个横跨意识形态与物质基础的领域、建筑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社会文化的发展史,又是一部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史。马克思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这样阐述文化和生产方式的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便到来了。……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  相似文献   

9.
《新建筑》2020,(4)
文章回顾了上海黄浦江东岸贯通项目中5座桥梁的设计过程,界定了桥梁建筑的物理属性与精神属性的二象性。桥梁的物理属性与精神属性具有互相决定的特征。通过阐述以建筑(学)作为桥梁来打通市政和建筑学之间的经脉的策略,概括桥梁在城市空间中的特殊意义,即系统的简洁性让物理-精神属性同时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定量的“尺子”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所以谈到中国六十年,不能只说六十年。其实这六十年是连续过程中的一个链条,应该把这六十年放在八十年、一百年,甚至几千年来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地实践     
靳远 《世界建筑导报》2022,37(2):30-31+7
<正>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靳远认为困惑也是一种回应,并引出了在顺德北滘镇黄龙村的在地实践。在村中广场搭建的市集,以回应地域性、岭南文化和生活方式。建筑设计中的预设与使用的场景形成了充满张力的碰撞,生动的现实生活赋予了项目更多实用和互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中,满足功利主义需求和传达象征意义的任务同时存在,这在维特鲁威提出的“实用、坚固、美观”三位一体中已有所暗示。20世纪的建筑也不例外,尽管现代运动为寻求与传统的断裂,声称要优先考虑实用性。可以选择多个建筑元素和建筑方案来研究建筑中实用性和象征性之间的关系,其中,顶棚似乎特别合适。的确,顶棚体现了两个相反的极点:有些顶棚被认为是艺术作品,表达了远远超出其物质性的意义和价值,而大多数顶棚被视作纯粹的物体,由其自身的实用性和物质性来定义。在整个建筑史上,顶棚一直是显而易见的做结构和艺术实验的地方。查尔斯·德·托尔内在其《西斯廷教堂顶棚》(1945)一书中描述了罗马的一个哥特式拱顶带来的惊艳,拱顶壁画是米开朗基罗在16世纪早期绘制的。相比之下,在20世纪,顶棚成了安装空调和供暖管道、电线、烟雾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路电视摄像机等设备的首选之地。顶棚现在主要作为技术性的表皮,致力于建筑的舒适性、连通性、安全性和保障性。雷纳·班纳姆在其著作《环境调控的建筑学》(1969)中描述了20世纪的写字楼吊顶有趣的复杂性。在21世纪,大多数建筑的顶棚都承载着复杂的功能,放大了这个主题的相关性。本...  相似文献   

13.
《新建筑》2020,(2)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实体,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物质空间和人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塑造。尤其在乡村中,房屋建筑更是深刻地"嵌入"在社会关系与日常生活之中。文章以位于北京水源地村落的溪芽环境教育中心这一公益项目为例,论述了这样一种双向作用的过程:一方面,物质空间的设计促进了村落集体记忆的维系、身份认同的塑造、社群活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人们认知与行为的改变推动完善了这一物质空间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经受考验的一年。然而沃尔沃建筑设备,还是兑现了其对于中国用户的承诺——沃尔沃建筑设备在中国首个技术与客户中心落成。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2010年4月由南京大学建筑学院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合并组建而成。下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学院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采取"拓宽基础。分流培养"的办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早期建立的建筑院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与哈工大诞生同年的1920年。建筑学院建筑学科现有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艺术设计四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体学三个一级学科,在寒地公共建筑设计,城域建筑设计、寒地建筑技术,建筑历史与理论、寒地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寒地环境艺术设计等诸多方向上,均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建筑学院延续国际化办学的历史特色,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美、日、英、法、俄、意、韩等多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著名大学建筑学院及学术研究机构、设计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和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6.
建筑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艺术、历史等诸多元素的对立统一。建筑设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18.
本来我写下的题目是《建筑与雕塑》,但那样会让一些人以为我所要谈的仅仅是作为建筑物附属成份的装饰性雕塑。可以先从这个角度谈谈。依我观察得来的体会,建筑物附属的装饰性雕塑大体上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连体的,另一类是离体的。所谓连体,就是雕塑与建筑物本身相连结,比如巴黎圣母院第一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命名的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做艺术表达的工具,它更应该看作是人类通过命名的方式与自然、世界相互沟通的媒介.只有在与历史、自然的相互尊重、对话中,建筑师才能找到真正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云南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传统建筑丰富的多样的乡士样,其所依赖的是手工业技术,云南传统建筑,必须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发展之路,创造出光彩夺目的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