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剩磁是影响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的重要因素,剩磁测量对于电流互感器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地测量电流互感器铁心剩磁及相关系数,提出了一种利用交流电压源进行剩磁测量的方法。剩磁测量过程使用交流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充磁,使其达到深度饱和状态。记录电流互感器感应电压,绘制铁心磁通变化曲线,计算电流互感器剩磁及剩磁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测得电流互感器剩磁及剩磁系数与理论分析一致,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电流互感器剩磁。  相似文献   

2.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剩磁影响与现场校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波  蒋卫 《四川电力技术》2004,27(1):36-40,47
通过试验数据说明电流互感器铁芯中剩磁对其误差和电能计量的影响,以及进行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的困难。由此,介绍了一种既能减少剩磁影响又可现场自校的新型电流互感器。  相似文献   

3.
全面阐述了剩磁对电流互感器的危害。对电流互感器剩磁产生的原因,产生的途径进行了介绍,进而从理论上分析剩磁对测量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性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或引用测试结果验证了这种影响,最后提出消除剩磁对电流互感器影响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4.
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具有磁滞效应,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剩磁,进而可能加快电流互感器的饱和,导致保护继电器的误动作。针对该现象,分析了电流互感器剩磁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电流互感器的剩磁衰减规律。基于分形理论的理论计算公式,可计算短路电流开断后系统无残余电流影响的情况下剩磁的大小;利用PSCAD仿真软件进行试验得到故障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有残余电流情况下磁通的衰减规律,即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后,电流互感器铁芯内磁通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并在局部磁滞回线上运行,既不会在故障切除时刻磁通的基础上运行,也不会衰减至0,为抑制剩磁的产生以及分析电网事故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面阐述了剩磁对电流互感器的危害.对电流互感器剩磁产生的原因,产生的途径进行了介绍,进而从理论上分析剩磁对测量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性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或引用测试结果验证了这种影响,最后提出消除剩磁对电流互感器影响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软件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电流互感器铁心剩磁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电流互感器铁心剩磁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电流互感器铁心剩磁在暂态非周期分量、故障电流的开断时间、一次回路时间常数、故障短路电流大小及二次负载阻抗值的影响下都有明显的变化;影响因素的作用越强,其产生的剩磁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P类电流互感器饱和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机保护被广泛使用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由阻感性变为电阻性,且故障切除时间缩短,使P类电流互感器残留剩磁大大增加,常引起下次故障时,电流差动保护区外误动和距离Ⅰ段延时动作.文中通过实例和理论分析,说明了剩磁和一次电流非周期分量对电流传变的不同影响,建议22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保护使用PR类电流互感器,以消除剩磁对保护的影响,同时能够保证距离Ⅰ段范围内故障的快速切除.对于PR类电流互感器,在考核互感器饱和对保护的影响时,只需考虑非周期分量引起的暂态饱和,因此依据"故障发生5 ms后电流互感器出现暂态饱和"对保护进行考核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电流互感器剩磁影响因素和发生规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对电力系统中影响电流互感器剩磁的因素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应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建立电流互感器模型,对短路电流开断时间、一次短路电流及其非周期分量、一次回路时间常数以及二次负载的功率因数及阻抗值等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剩磁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分析,获得了剩磁的发生规律,为抑制剩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于电流互感器饱和铁心的剩磁在额定工况下的实际状态过去一直都是基于假想与推测, 由于剩磁对电流互感器, 特别是对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不能基于简单的猜想与假设来做为继电保护分析判断的依据. 为此, 我们采用新的测试方式进行了现场的实测与实验室模拟试验, 用实测数据来分析判断饱和铁心的剩磁在额定工况下的实际状态, 得到了一个与过去假想与推测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将有助于电网的事故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电流互感器饱和铁心的剩磁在额定工况下的实际状态过去一直都是基于假想与推测,由于剩磁对电流互感器,特别是对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不能基于简单的猜想与假设来做为继电保护分析判断的依据。为此,我们采用新的测试方式进行了现场的实测与实验室模拟试验,用实测数据来分析判断饱和铁心的剩磁在额定工况下的实际状态,得到了一个与过去假想与推测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将有助于电网的事故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一起电流互感器在交接试验中出现变比超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电流互感器外观检测情况、绝缘电阻测量结果及出厂试验数据复核情况,初步排除电流互感器变比超差为本体异常所致,通过进一步对变比测量原理和影响变比误差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变比超差原因为铁心存在剩磁.为此提出了通过调整接线方式来消除剩磁的方法,该方法保证了电流互感器...  相似文献   

12.
分段比率制动的电流差动保护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对一起高压输电线光纤电流差动保护误动事故的分析,论述了在故障暂态过程中,非周期分量电流将使电流互感器铁心中的磁通显著增大,并形成大量剩磁。铁心剩磁的存在使电流互感器在 B-H曲线上的起始工作点发生变化,加重了饱和程度和缩短进入饱和时间,这是差动保护误动的重要原因。经过分析电流互感器误差和比率制动系数的关系,指出不考虑暂态剩磁的影响,仅依据制动电流的大小对差动保护特性进行分段,或者盲目地提高制动系数都是不完善的,以铁心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依据进行比率制动特性的分段是克服电流互感器饱和、提高保护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更合理的方式。最后给出了一种工程实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莫铭培 《上海电力》1997,10(3):41-44
大电机的推广使用,使系统一次回路时间常数大为增大。故障电漉中直流分量对电流互盛器铁心饱和和剩磁的影响应引起重视。采用铁心有气隙的电流互感器对降低铁心磁通密度和控制剩磁的影响是有效的,但要注意与原有电网中保护用电源互感器的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流互感器饱和是微机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电流互感器饱和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剩磁引起饱和对微机保护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现场测试及其二次负载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于泳  汪良坤  连涛  樊世伟 《江苏电器》2013,(6):11-14,61
针对剩磁问题分析了电流互感器产生剩磁的原因和剩磁所造成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材料(硅钢片、坡莫合金、超微晶合金)做铁芯在EMTP-ATP中建模仿真,得出电流波形图。将有无剩磁情况下的二次侧电流波形分别导入MATLAB/SIMULINK软件的RMS模块进行计算,比较三种材料的相差和比差。仿真结果表明,坡莫合金误差最小,硅钢片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16.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现场测试及其二次负载校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流互感器饱和是微机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电流互感器饱和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剩磁引起饱和对微机保护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现场测试及其二次负载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选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主要问题为是否应考虑系统时间常数大、暂态饱和严重及剩磁的不利影响,采用TPY型电流互感器,并根据大型机组的具体情况确定其相关技术参数,开发适用的产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对国产大型发电机和变压器技术参数分析和计算提出的电流互感器的典型参数而研制的电流互感器可供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P类电流互感器饱和特性,防范互感器饱和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通过理论推导和计算详细分析了铁芯剩磁、故障电流非周期分量、时间常数等因素对电流互感器暂态饱和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关于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给定暂态系数不宜低于2的选型规定不能满足线路保护和变压器保护的要求。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保护装置技术要求给出了保护用P类电流互感器的选型建议,并综合考虑电网实际情况,从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电网运行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喜乐  何平 《变压器》1995,32(12):21-23
概述了TPY级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参数(二次时间常数、励磁电感和剩磁系数)的测试原理及方法。以直流饱和法为基础,研制了TPY级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参数自动测量仪,介绍了该测量仪的结构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20.
吴聚业 《电力设备》2005,6(1):22-25
大型发电机组保护采用TPY级电流互感器能够满足暂态性能的要求,可解决大型发电机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饱和及剩磁问题,并满足差动保护各侧电流互感器型式一致的要求。我国电流互感器厂已开发制造出符合国产大型发电机组和工程需要的发电机套管式TPY级电流互感器。该类产品在设计和制造方面考虑了相关技术特点,满足了大批工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