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克拉玛依油田七区的标准测井资料是指使用标准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测井和井径测井,以相同的1:500深度比例尺及相同的横向比例进行测井作业所取得的资料.这种资料本来并不具备定量解释储层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能力,但这种资料占该区测井资料总量的比率高达34%.利用标准电极系视电阻率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视电阻率-岩性图版,利用自然电位减小系数α和岩心孔隙度分析资料φ建立了α-φ图版,根据综合测井资料求出标准测井视电阻率校正系数,进而确定了饱和度计算方程的参数.与相应的综合测井资料计算结果相对比,用该方法得到的孔隙度平均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分别为1.85%和11.88%;含油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分别为9.08%和24.75%.将该方法有选择地应用到该区砾岩储层精细描述研究中,弥补了缺乏综合测井资料无法进行测井储层评价及参数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油田七区砾岩储层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储层的复模态孔隙结构,并受山麓洪积相带、成岩压实及后生成岩变化的影响,克拉玛依油田七区砾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测井、钻井、取心及有关地质资料,分析了复模态结构砾岩储层的储能参数、储量参数、油层分布、规模、连片性、钻遇率、渗透率及其非均质性特征,在七区克拉玛依组砾岩储层建立起了综合评价参数标准,对非均质砾岩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描述.以不同的角度分析并阐明了该区非均质砾岩储层静态质量,从宏观上认识和评价微观结构特殊的砾岩油藏及其非均质性,有效地评价并指出了该区砾岩储层进一步开发的重点井区、层位及类型,为油田开发决策和增产措施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砾岩储层以其特高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区别于砂岩储层,受山麓洪积相带、成岩压实及后生成岩变化影响,岩矿组分差异大,颗粒大小不均匀,纵横向相带变化剧烈,层内、层间渗透性变化大。通过对反映砾岩储层特征的多种参数及评价指标的分析,利用砾岩储层储能参数、储量参数、油层分布、规模、连片性、钻遇率、渗透率及其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该区克拉玛依组砾岩储层建立起综合评价参数、标准和权系数,利用灰色理论有机集成和综合了非均质砾岩储层的多种信息,对非均质砾岩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描述。从而,从不同角度分析并阐明了该区非均质砾岩储层静态质量,从宏观上认识和评价微观结构特殊的砾岩储层及其非均质性,有效控制和划分了非均质砾岩储层开发的有利井区、层位及类型,为指导油田开发决策和增产措施提供了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5.
6.
随机建模在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拉玛依组砾岩储层非均质建模中,储层描述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特点,利用井点内外信息随机性概念,通盘处理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岩心数据,合理整合多方面信息,以减少储层描述中的不确定性。结合地震解释、测井数据、岩心分析、生产动态等已知信息进行建模,优选出更加符合油田实际生产状态的非均质砾岩储层地质模型,分析了有利沉积微相带主槽控制的油气储层特征及其规模和范围,为该区砾岩油藏增储上产和调整挖潜提供了相应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孔隙度与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之间的相关程度受储层孔隙结构控制。充分利用孔隙度、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和束缚水饱和度等测井信息以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测井解释孔隙度与表征储层渗透性能的测井信息及束缚水饱和度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定性评价了孔隙结构;根据渗流理论和经验公式计算孔喉半径和孔隙结构系数,定量评价了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9.
RMT测井在克拉玛依油田中低渗透率砾岩油藏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藏监测仪(RMT)是目前各种碳氧比测井仪中计数率和测量精度很高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克拉玛依油田老区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为降低老区块综合含水率,改善加密开发效果,采用RMT在套管井中评价储层含油饱和度.通过总结RMT测井在克拉玛依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砾岩储层中的应用,认为该测井仪能够很好地识别岩性、识别低电阻率油层、寻找表外储量和潜力层、识别水淹层、确定注水收效层位、监测稠油油藏蒸汽驱油效果等.对比RMT与其他仪器的C/O测井功能在克拉玛依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砾岩储层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通过对比RMT测井饱和度与岩心分析饱和度结果,说明RMT测井解释精度高,认为RMT测井更适合克拉玛依油田这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有多种混合水注入的砾岩储层.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技术已从石油测井拓展到实验室内岩心分析,岩心或岩屑在实验室内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测量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油水饱和度等一系列反映储层性质的参数。本文利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渗流所研制的便携式核磁共振分析仪,对柴达木盆地各类岩心进行核磁共振分析,以此样品分析为例,讨论如何利用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有效评价储层。通过分析。一般砂岩样品,核磁共振测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常规岩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核磁共振分析获得的可动流体百分数可以评价储层,尤其对于较疏松样品,核磁共振可以发挥其优势,其评价结果与测井解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较为快速地测量储层岩石的油水饱和度,其结果与常规分析存在较好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石物性和压汞资料,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下组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区克下组属于中孔、中渗透储层,以粒间溶孔为主,次为原生粒间孔隙,优选出孔隙度、渗透率、均值、偏态、饱和度中值半径、最大孔喉半径、平均毛管半径、视孔喉体积比和非饱和汞孔隙体积百分数共9个能反映孔隙结构的参数,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克下组砾岩储层分为4类(Ⅰ—Ⅳ),分别代表储层孔隙结构好、较好、较差、差;储层的微观孔隙分布主要有3种类型,孔隙直径分布分别呈单模态、双模态和复模态。影响孔隙结构的因素有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构造格局决定着储层的沉积格局,进而控制了储层的孔隙结构。沉积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岩性对储层物性的控制。压实作用造成孔隙度降低;胶结作用使孔隙结构和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使储层孔隙结构和物性得以改善;重结晶作用产生的新生自形晶矿物全充填或半充填于粒间孔隙和喉道中,使孔隙减少、喉道变窄,孔隙连通性变差;压溶作用可产生压溶缝、缝合线或溶孔,扩大了孔隙空间。 相似文献
12.
从岩心分析入手,根据岩相及电性标志,确定了研究区的砾岩有效储层类型和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三次加密调整阶段的分级累产参数确定了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储层划分标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将全区储层分为4类,Ⅰ类储层最好,Ⅳ类储层最差。基于储层分类结果,实施了井网4次加密试验,结果表明:储层预测厚度的误差率在5%以内,储层类型符合率达到80%,设计产能达标率在90%以上。该方法的应用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特低渗透砾岩储层及油田四次加密井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同类油藏。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油田非均质砾岩油藏特征及其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非均质砾岩油藏特征及其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结合砾岩储层多类型孔隙群的非均质渗流系统,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集类型及挖潜方向,阐明了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多类型孔隙群、断裂及构造控制,以及受注采不完善、层间干扰、水驱损失及井况损坏等影响。平面上,剩余油集中分布在井间未动用部位、断裂附近、构造高部位及曾经动用但水淹程度不高且有效厚度较大部位;纵向上,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克下组S73-3、S74-1砂砾体发育较好的小层上。从而提出了该区下一步实施稳油控水的治理措施,为提高该区开发后期整体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克拉玛依油田三区砾岩油藏水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淹模式的系统总结是油藏水淹层快速识别和水淹级别准确判断的基础和关键.以克拉玛依油田三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淹储层地球物理响应变化特征,依据区域测井资料研究水淹层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和测井响应特征,归纳出克下组砾岩油藏的5种水淹模式.利用电阻率径向幅度差确定水淹级别的模式有2种,结合2种水淹模式和试油结论制作砾岩油藏水淹级别定性评价的电性图版.砾岩油藏岩性复杂多变和非均质性严重,储层绝对电阻率对水淹级别不是很敏感,深中电阻率的差值可以有效判断水淹级别.基于储层沉积韵律和电性曲线判断水淹部位和水淹强度的模式有2种.沉积环境的变化导致储层纵向上物性和渗流性存在差异,注入水对储层流体的驱替就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藏储集层特征,分析了流动单元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依据相应的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克上组储集层岩性,物性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了该区砾岩油藏流动单元类型,特征及流动层带指标(IFZ)的划分界限和计算方法,对该区砾岩油藏各小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和描述,分析和阐明了不同级别流动单元分布,特点与砾岩油藏沉积微相,隔夹层及储集层质量的关系,指出了不同层位砾岩油藏储集层质量及分布富集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