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整合调度机构各业务系统数据和提供统一的电网运行数据,利用调控云平台资源建立电网运行数据汇集系统.分析了电网运行数据汇集系统的数据接收、存储和服务原理机制,提出了数据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通过对系统汇集任务进行控制和采用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技术,解决了业务数据汇集服务器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该系统已经在江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Ⅲ区部署应用,满足各部门业务数据需求,提升调度的数字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网调度运行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靖恺  章渊  陈明 《上海电力》2008,21(2):187-191
电网调度中心是电网运行数据的中心,这些数据中蕴含着电网运行和安全生产的宝贵信息,但目前尚未专门针对大量历史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无法有效地利用其宝贵的数据资源。文章介绍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网调度运行分析系统,利用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科学分析,并有效利用电网运行数据,总结电网运行经验,发掘电网运行规律,为调度人员提供分析研究平台,有助于促进电网运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电网调度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3.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该文从应用功能、数据、通信系统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广州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容灾备份方案,着重介绍了多服务器冗余技术、数据备份技术和通信容灾技术等.实现了在部分服务器故障、存储设备故障和通信系统故障等故障条件下确保系统运行,提高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投入运行构成了直接调度方式下的机组级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机组级的调度方式在提高电网频率质量的同时,由于缺乏各机组的经济特性数据而无法有效实现各机组的经济、节能调度.对此,开发了与电网调度系统无缝连接、实时计算、闭环控制的厂级调度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厂级调度系统明显提高了电厂运行经济性,减小了机组因参与电网调峰而造成的额外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网设备模型,分析了省地两级电网调度生产运行数据特征,研发了电网调控运行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电网量测点倒排索引、量测点历史数据并行计算、量测点公式自定义与解析等关键技术,搭建了一套分布式电网调控运行数据自主分析系统,促进了电网调控运行数据的应用,提高了电网调度智能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动态安全评估系统在北京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保大电网在各种运行方式、负荷水平下均能安全稳定运行,并有足够的安全稳定裕度是电网调度机构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动态安全评估系统(Dynamic Security Assessment System,DSAS)对电网实时数据的分析、计算,从电网潮流和电压安全的角度,给出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及稳定域度,对调度运行给予辅助参考,为电网稳定提供辅助决策.北京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将DSAS运用到计划校核、方式分析及事故处理中,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7.
故障录波双端测距系统及其在广西电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恒  郑发林 《广西电力》2005,28(5):46-49
为提高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安全、准确、迅速处理电网事故的能力和电网现代化运行管理水平,利用已有录波器联网数据进行双端测距,解决了输电线路发生经过渡电阻短路时单端测距不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宁夏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各类生产管理系统对调度运行数据的需求,阐述了调度综合数据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功能,为宁夏电网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提高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水平,实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已成为当前地区电网调度的主要目标,WJ 系列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就是为了满足这个目标而研制的,已经在淮阴、徐州等地区电网投入运行。地调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一般包括:1.远动数据收集、检测、处理。2.电网运行参数、开关状态的实时监视。3.运行参数的越限监视。4.电网事故监视与报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电网运行方式制定及潮流分析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以快速形成用于调度计划校核或实际运行状态评估的运行方式潮流数据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自动整合和潮流自动调整方法。首先,以电网运行方式为基础,将电网的调度计划或实际运行数据与电网模型数据整合,形成完整的PSD-BPA格式的运行方式。然后根据数据整合后有功及无功功率不平衡量及其在电网中的分布情况,逐区域调整分区功率,形成满足功率平衡的运行方式。最后通过计算系统的最弱传输路径,调整运行方式潮流收敛性,形成最终满足分析要求的运行方式,为调度计划校核或实际运行状态评估提供初值。云南电网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信息技术类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问题,针对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教材、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管理和需求等原因造成电力信息系统建设中信息孤岛无处不在,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分析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信息化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针对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整合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现有电厂的信息管理中,各阶段之间普遍存在着数据截流、数据冗余和数据利用率低的现象,特别是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到运行维护之间都有大量的数据被截流,致使信息资源流失,管理系统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规定一个统一的信息编码,参与工程的各方在各自的信息系统中使用面向各自需求的编码或随机码来记录信息,造成后续阶段在使用已有信息方面的困难,致使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重新整理,甚至重新录入,影响了信息系统发挥的作用。文章提出了以建立统一的电厂信息编码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电厂在各阶段工作之间存在的数据截流和数据冗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网故障信息系统中的故障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保护动作行为模型及电网故障特征的数据融合方法,用于实现故障信息系统中一次故障的关联识别;从保护装置故障信息汇总与分析、电网故障判断、线路两端故障信息融合等方面,重点阐述了保护动作信号一次故障关联、电网连续故障判断、故障报告汇总及双端测距实现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玲 《电气时代》2003,(3):20-22,24,26-28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革新,从机械自动化推出了关于信息自动化的论坛,邀请各位专家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6.
17.
资料汇编     
1.2003年1一5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情况:1.1用电市场:用户分类用电量(亿kw·h)比上年同期增加(%)增速与前四个月对比(%)占社会用量比重变化(%)全社会7076 .815 .92+0 .52第三产业15 .96+1 .94一0 .31第三产业17持平工业用电5184.4317略升建筑业17.16+1 .22城乡居民生活用13.72一1 .93一0 .36城市居民生活用一2 .75一0 .3华北及江南地区 第一产业}jo·42+2 .571.2电力生产情况:发电分类全部火电水电核电水电比重较大的省份湖北四川贵州青海发电量(亿kw·h)6975 .545965 .57875 .56146.03与上年同期比(%)+15.52+15 .95十3 .66+141.01一13.86一10…  相似文献   

18.
电力企业监控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方案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某电力企业的系统集成,提出监控信息系统(主要是分散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MIS)集成的3种实现方式;基于模件通信方式;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基于过程控制对象链接与嵌入(OPC)方式,并对这3种集成方式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个跨学科的专业,由于部分院校该专业的前身不同、隶属的学科不同,不同的院校在该专业的办学模式上均有较大的差异,这就给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实践、实习环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较弱这一事实.我们通过多年摸索和总结,构建了一套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和优化了课程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对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通信协议与信息语义标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之尧  刘正超  杜杨华 《广东电力》2007,20(1):30-33,45
从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形态及应用需求出发,阐述了系统对通信协议和信息语义的要求,分别从通信协议和信息语义的角度详细分析了IEC 60870-5-104加IEC 60870-5-103协议、IEC 61850标准的适用性.以广东电网的系统为例,对通信协议和信息语义标识的各个要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形成目前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和信息标识方法的客观基础,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