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过高的地电位升(GPR)会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控制GPR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分别建立水电站接地网模型和单相接地故障模型,并基于上述两模型确定了GPR的计算方法。当水电站接地电阻降低时,虽然导致入地短路电流增大,但仍能有效降低GPR。采用降低避雷线阻抗和中性点串接小电抗,能够减小入地短路电流,进而有效降低GPR。对该抽水蓄能电站,采用降阻后,GPR仍超过5 kV。当同时采用降阻,降低避雷线阻抗和中性点接小电抗时,可将GPR控制在5 kV以内。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发电厂、变电所因地电位分布不均对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造成的影响,即在雷电流入地时冲击电位分布造成的干扰,在工频大电流入地时由局部电位升高造成的干扰,以及变电站内发生接地短路时造成的电弧干拢。分析了地电位干扰产生的原因,针对干扰的途径及方式提出了防止地电位干扰的具体措施:降低接地网的接地电阻,限制地电位升高;设计接地网时应尽量采用方孔地网以改善地面电位分布,限制局部电位升高;改进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接地;计算机测控系统应屏蔽接地;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牵引网阻抗是计算牵引网电压损失、电能损失和短路电流所必需的参数,牵引网阻抗值随牵引网的组成和布置尺寸而不同。为此,在电气化铁路设计之初必须进行牵引网阻抗的计算,准确简便地实现这一过程能节约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的接地参数计算中,直接将站内和站外不对称短路时的最大入地短路电流从接地网边角注入来计算各个接地参数,而忽略了短路过程中形成的回流电流和分流电流,这造成某些接地参数计算误差较大。本文以某电站的短路电流分布为例,计算分析了回流电流和分流电流对接地参数计算的影响,并研究了在计及回流电流和分流电流的情况下各个敏感因素对接地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计及回流电流和分流电流后,GPR会增大一定的幅度,但电位梯度和网内电位差相比只考虑入地短路电流时会增大很多,地表电位不均衡程度大大增大,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也相应增大。在接地网设计与评估时,需慎重考虑回流电流和分流电流对地表电位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营运中普遍存在钢轨电位异常的问题,当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动作时,钢轨与地之间的入地电流(杂散电流)可达到800A以上。大量电流以大地为回路流通,致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金属结构被腐蚀。此文论述我国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为保证运营设备的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采取将线路部分轨电位限制装置运行于永久合闸状态,以解决钢轨电位过高,流入地网的电流形成杂散电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梁国君 《四川建筑》2012,32(6):193-195
为了检验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对短路故障的切断情况,通过深圳轨道交通二期龙岗线牵引供电系统短路试验实际操作,论述了短路试验全过程,检验了试验操作的可行性,对于如何有效进行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试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谦  张义  王森  张波 《电瓷避雷器》2023,(1):148-156
输电线路接地故障的短路电流回流将在源端变电站接地网产生较高的暂态电位差和内部转移电位差,可能引发接地系统问题,对接地网均压、电气完整性和绝缘提出较高的要求。本文以接地运行变压器引发转移电位差而导致油色谱装置输油管放电烧蚀漏油、变电站内部参考电位引发转移电位差而导致火花放电草地起火,以及暂态电位升高风险点引发接地系统故障等典型事件为案例,对暂态地电位升不均匀性分布进行计算分析,指出线路故障期间的源端变电站网内暂态转移电位差可达到数千伏的水平,具备触发火花放电或绝缘击穿的条件,给站内绝缘薄弱点带来运行风险,提出对站内转移电位危害的高风险点加强与主接地网连接的电气导通性和做好隔离的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存在土壤垂直分层现象.为了均匀地表的电位分布,应进一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采用接地设计软件CDEGS分析了发、变电站接地网不等间距布置方式压缩比的选取对接地电阻.接触、跨步电压的影响.讨论了不等间距接地网导体根数的选取原则.分析了青海某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变电站接地网不同布置形式对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路电流、接触电压以及地表电位的影响.分析表明.最优压缩比与上层土壤厚度、反射系数和接地网边长有关:在设计接地网时.只需考虑接触电压的最大值就能够达到安全要求;对于100 m×100m的接地网.其导体根数不少于10根.可保证导体上的泄漏电流密度更均匀,并显著地减小接地网接地电阻及地表电位.达到了对接地网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柯 《电瓷避雷器》2021,(6):140-145
现阶段对于中小型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建造缺乏理论指导,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思维,一旦发生雷击变电站的情况往往导致站内地电位陡升,严重危害二次侧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应对极端雷击变电站避雷针情况下引起站内地电位剧升的情况,针对接地网提出了5种优化措施,以站内最大地电位抬升为考核指标,分别对优化措施进行考核,在CDEGS中搭建起接地网及避雷针的试验模型,得到不同优化措施下的地电位抬升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5种优化措施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奏效,其中降低土壤电阻率及扩大接地网面积对于雷击变电站避雷针这种极端雷击情况下降低站内地电位抬升的效果显著,试验结果可以为现有变电站接地网应对极端雷击情况的改造、建设提供工程思路和经验,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小电阻接地系统中,若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将在故障点产生较大电流,数百安的接地电流会引起地电位超过安全允许值。对某市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后会造成地点位升高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对该线路在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短路电流进行了模拟理论计算和MATLAB仿真,得到故障发生后将产生超过安全允许的电流值。其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杆塔旁土壤地电位分布,并分析其跨步电压对人身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故障发生后杆塔附近的跨步电压较大,远远超过人身安全允许值。最后,基于人身安全,提出了对重点地段输电线路杆塔附近的接地安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有轨电车的发展历史。比较分析了传统有轨电车和现代有轨电车的区别、现代有轨电车中钢轮钢轨有轨电车和胶轮导轨有轨电车各自的特点及优劣。重点介绍现代有轨电车的供电方式,认为现代有轨电车是有轨电车未来的发展方向,钢轮钢轨和胶轮导轨2种形式各自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介绍供电方式,认为接触网供电作为成熟的供电技术更适合现代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1日,因雷击造成商丘区域铁路牵引站的两条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同时跳闸,牵引站失压7min,针对该次事件,河南商丘供电公司从解决同塔双回线路雷击同时跳闸和保障牵引站的供电可靠性方面,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采取将外串联(纯)间隙(金属氧化物)线路避雷器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易击段作为防雷措施,结果表明:近年来,已安装外串联(纯)间隙(金属氧化物)线路避雷器的杆塔未发生雷击跳闸。  相似文献   

13.
苏州市轨道交通节能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轨道交通在节约能耗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本论文以苏州市轨道交通为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的主要能耗种类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能耗现状,解析了列车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设备和通风空调系统是全年轨道交通电力消耗的主要方面。按照所处地理位置,分析苏州市轨道交通的节能线路和节能运行模式,并进行了节能坡和纵断面设计,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少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的能耗。针对动力照明设备的能耗,提出了供电系统节能的许多措施。针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提出了许多节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在变频电源供电的情况下.电梯用交流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绝缘损坏产生的机理;对绕组绝缘的击穿现象作了介绍;指出了变频器对曳引机绕组绝缘的一些影响;针对预防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绝缘失效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会丰 《城市建筑》2014,(21):364-364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城市交通量的持续增长。供电系统为地铁的正常运营提供所必须的电能,一旦发生供电中断,整个交通运输线路就会发生瘫痪,严重的甚至危害到乘客及客运安全。所以,对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展开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施海涛 《城市建筑》2014,(32):304-304
本文对城市地铁采用的直流750V和直流1500V供电方式、架空接触网和第三轨进行了较为全面地介绍,对不同供电方式进行了比较。从受电质量、安全方面、景观效果和资金投入方面,对架空接触网和第三轨进行了全面地对比。结论证明,两者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The function of the third rail is to supply power in a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 through a semi-continuous rigid conductor placed alongside the rails of a railway track. Although it is fully segregated and fixed along the floating slab tracks (FSTs), which is used to insulate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from vibration of the passing trains, the FSTs and the third rail are still prone to reverberation. Precisely because of this reason, many of the fasteners used to tighten the claw to the insulator eventually become loose, dislodging the claw holding the third rail and causing part of it to sag. This, in turn, can damage the collector shoes and causing the trains to lose power. Hence,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is due to loose fastener in the third rail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vehicle–rail interaction system is analys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interactive system decreases as a vehicle passes through a loose support. Based on this fact, a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is proposed. Numerical verification for different cases is produced and analys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plausible to use the proposed method in practice to detect loose fastener in a third rail support.  相似文献   

18.
刘智文 《山西建筑》2009,35(22):359-360
以宁波市白溪水库引水工程为例,通过介绍如何选择牵引设备和进行有轨运输设计,详细阐述了引水隧洞有轨运输施工技术,以确保弃渣和各种材料的运输安全,从而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9.
林彦凯 《建筑电气》2009,28(2):40-42
介绍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备的维护方式,分析了供电设备的检修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模式为计划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相结合.最终实行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韩锋 《工程质量》2013,31(2):18-28
哈大高铁哈尔滨西站工程所在地纬度高,结构施工跨越冬季;通过采用综合蓄热法与暖棚法相结合的双重技术方法,研究负温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渗透性能、抗冻性、受冻临界强度,过程中实施温控和防裂控制技术,成功进行了新建哈西客站工程轨道层结构混凝土的冬期施工,解决了单一暖棚法成本高、控制难和单一综合蓄热法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难题,填补了高铁工程结构混凝土-30℃以下严寒气候条件下冬期施工空白,为保证高铁站房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