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的西江流域有三大古镇,人称“一戎,二乌,三江口”,分别指的就是今天的苍梧龙圩、平南大安和桂平江口。被称为“乌”的广西平南县大安镇,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富庶的城镇,物产丰富、商贾云集、镇民富足,大安桥、大王庙、粤东会馆……这些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见  相似文献   

2.
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大安镇,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大安传统消防节,到如今,这个节日已延续了上百年。大安镇是广西历史上的三大名镇之一,旧称大乌圩,圩设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大安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广西最大的古建筑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大安石桥、列圣宫、惠福夫人庙、粤东会馆等。全镇124平方公里,共98820人。大安镇打造"人人都是消防员,人人都是防火监督员"的防火灭火体系,在数以千计民间消防员的守护下,  相似文献   

3.
大安镇的消防节平南县大安镇的消防节是一个流传了100多年的故事。158年前,大安镇上并不“安”,也没有“大安”这个名字,那时的大安镇称大乌镇。据说是在清代道光二十年那年,中秋节刚过,镇上不知是谁家用火不慎,引发了一场大灾难,几乎半个镇的房屋全部付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逵  赵胤杰 《城市规划》2022,46(4):中插3-中插4
<正>1古镇概况大安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城东南23km,地处浔江平原东部、白沙河与上寺河交汇处,是平南县南河片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聚集,商贸繁荣。大安古镇历史悠久,古名大乌墟,先秦乃百越之地,唐宋人口逐渐聚集,发展于明末,兴起于乾嘉,繁荣于道光。乾隆年间大安已是“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商贸集镇,道光时期更是成为西江流域三大商埠之一。1994年,古镇内的列圣宫、粤东会馆、大安桥被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正>大安镇是广西两江流域最为著名的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东南部。这个古镇,拥有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古建筑群——民间消防所,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在这里,流传着古代和现代的消防故事。  相似文献   

6.
贵州青岩古镇于2005年被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是贵阳南通广西古驿道上第一驿站,素有“筑南门户”之誉,是贵阳周边保存相对完好的一个古镇。青岩镇商贾云集,是一座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城镇。古镇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镇依山就势而建,在近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寺庙与古城墙、古街道、古民居相互映衬,四教并存及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和谐共存,展现出古镇的独特魅力,其韵味展现如下:1.古建筑文化保存完好并形成独具特定广门色的建筑风格,沿袭了明清时期格局,民居双重檐、瓦屋面、木、石墙壁、腰门的显著…  相似文献   

7.
杨文福 《中国消防》2012,(20):32-32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大安镇有座百年消防所,它见证了这里一年一次的“民间消防节”170多年的历史。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座消防所的历史和一位名叫卢海的老人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8.
皤滩,一座保存完整的商贸古镇,位于浙江台州市仙居县西部的永安溪河谷平原。皤滩,意即“白滩”,为永安溪上游一段,古镇即以此得名。唐宋以来,皤滩就是台州至金华的必经之路,皤滩水埠头一直是永安溪上游食盐和布匹的集散地。皤滩古镇是我国古代江南山区农村古镇文化的缩影,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农村集镇繁荣兴衰的不可多得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桥与同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里,是江苏省吴江县境内的一座水乡古镇,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有“梦里水乡”、“旧时江南”的美称。1995年12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环境幽静,民居古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家家临水,户户垂杨,尤其是那姿态各异、形形色色的古桥,成为古镇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也构成了古镇富有魅力的桥文化。一、桥与同里的环境同里具有独特的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水是同里的命脉、同里的根本。同里东临同里湖,南濒叶泽湖、南星湖,西接庞山湖,北枕九里湖,宛如五湖环抱中的一朵睡莲,可谓“五湖环抱其外,一镇包涵其…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美丽的漓江边,如今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青瓦、坡面屋、木门窗、吊阳台、白粉墙、青石板路”。经过精心改造,阳朔县东岭村昔日简陋的“竹筒房”显得格外古朴典雅,给慕名前来阳朔的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像东岭村这样被列入广西“竹筒房”改造试点并取得成功的还有黄姚古镇、兴安水街等。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1.古镇概况 双桥古镇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县城以北7km,东临澴水,西倚大别山,古镇因澴水而兴,自古繁荣.此地河运便利,陆路通达,人们可以航运南下经澴水入府河到武汉,亦可陆路北上经三里镇、罗山县至河南.河边曾有3座码头,至解放初期仍常有船舶在此停靠,古镇凭借着发达的水运和陆路交通成为当地物资集散和商贸活动的中心,曾被称为“小汉口”,如今常住人口500人,现存古建筑面积约23000m2.古镇因有”双公双母” (公——石拱桥、母——木桥)而得名双桥古镇.  相似文献   

12.
江苏泰兴市,号称“建筑之乡”,拥有5万建筑工人。在这个建筑队伍里,有一支3000多人的建筑劲旅,它就是江苏泰兴第四建筑公司。近两年来,他们除坚守北京、徐州、南京等主要建筑市场外,大批人员南下,第一次涉足广西,就用拼搏灵巧的双手树起了一座座令广西人仰首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被限定的居住空间,与祖先生活在岩洞中或屋檐下、围着篝火的空间截然不同,后者的许多独特品质是建筑无法替代的,其中首要的就是自由与变化。”——雷纳·班纳姆,《家不是一座房子》,1965年  相似文献   

14.
各地通讯     
《小城镇建设》1996,1(6):44-48
不搞填河折桥 不毁明清建筑 朱家角“古镇规划”唱好“保护”重头戏 最近,青浦朱家角铁在制定跨世纪蓝图中,不忘保护文化古迹,注重保留、修缮和挖掘人文景观,在“保护”两字上做好“规划”这篇大文章。 朱家角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镇内河港纵横交叉,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曾有“市井长虹”等十二胜景,五昶祠堂、马氏花园、放生桥、北大街、天主堂和城隍庙等名胜古迹,被定为市、县级文物保护的就有10多处。 这次“规划”因地制宜正确处理“老镇”和“新城”的关系,提出以“保护古镇,发展新区”为总则,形成“古镇小桥流水,新区现代设施”的整体布  相似文献   

15.
保护“原生态”社区 守护古镇古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镇古韵的维系除了需要保护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更需要的是一代代人的传承。古镇是一个简单的社区.是当地居民聚居的场所.他们需要以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为载体,找到归属感。继而才能传承古镇文化、维系古镇古韵。而由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所形成的就是古镇的“原生态”社区。如何保护“原生态”社区就成为古镇保护的“魂”。  相似文献   

16.
正浦市古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东南部,湘西四大古镇之一,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大西南物资集散的重要商埠,享有"小南京"美誉。明清鼎盛时期,浦市古镇有3条商贸街道、6座古戏楼、10多里长的城墙和12座城门、13省(地)会馆、24座货运码头、45条巷弄、数以百计的封火墙"窨子屋"、72座寺庙道观、90座作坊等庞大的建筑群,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010年7月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7.
古镇旅游热与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国古镇旅游热上世纪九十年代,江南古镇周庄因被旅美画家陈逸飞“发现”与“推销”,一时间游客趋之若鹜。在古镇周庄的示范效应下,处在同一地域的同里、直以及随后的浙江乌镇、西塘、南浔,被称之为江南六个古镇,旅游均获得了快速发展。2002年,到周庄的游客达到26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超过1亿元。在江浙古镇的旅游示范带动下,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保护与开发古镇的旅游热潮。山西的晋中、湖南的湘西、福建南部、广东东北以及重庆、四川、安徽等古镇名声鹊起,湖南凤凰古城、山西静升镇更是名扬中外。目前,古镇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景观照明和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对具有旅游、历史价值的古镇进行古镇景观照明是广西旅游古镇发展的必经之路,古镇景观照明,对于古镇旅游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古镇景观照明既可以通过对原有景观格局的保护又能对古镇的氛围进行打造,不但使传统的古镇景观风貌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依旧从中品读出蕴藏于广西古镇景观中的民俗风情。本文旨在广西古镇景观照明现状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适应广西古镇照明设计的原则与策略,给未来的广西古镇景观照明提供有益的参考,使得古镇的传统文化格局与现代发展合理的结合,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曹卫东 《中国电梯》2014,(14):62-69
笔者乘车来到湖州市南浔区,第一印象是主干道两侧一块块电梯厂家的户外广告牌。再往里走,就能看到一座座高耸的电梯厂家的电梯试验塔。笔者切身体会到,这座江南水乡、灵秀古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梯之乡”。  相似文献   

20.
正春季的陕南旬阳县蜀河镇,山清水秀,春韵如画。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投资者、业主齐聚于此,共论蜀河古镇的旅游发展大计。这是蜀河古镇在完成业态规划之后,为开门迎客准备的最后一次大讨论。此刻,一场“寻梦蜀河”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蜀河古镇,这座昔日的繁华重镇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