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梁晓光 《山西机械》2003,(3):15-16,18
通过对2K—H型行星齿轮系传动的分析,建立了以重量最轻为优化目标的行星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言行星齿轮机构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比大和效率高等许多优点,故它在冶金、矿山、化工、纺织、汽车、坦克、兵器和航空等工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较常用的传动型式大都是2 K—H 型、3 K 型和K—H—V 型等简单行星传动。随着行星传动技术的发展,目前已采用了双级行星齿轮传动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为了减少减速器的尺寸与重量,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改多级普通传动为单级行星传动。据统计,减速比大于20的减速器几乎占齿轮减速器总数的75%以上。所谓大速比齿轮减速器主要是指K—H—V行星传动的六种少齿差减速器(这六种是摆线针轮少齿差,渐开线少齿差,园弧针齿少齿差,活齿少齿差,空间行星波导谐波传动),其次是3K行星传动,2K—H正号机构以及蜗轮传动等等。空间行星波导减速器是一种大速比的(i=4~120或更大),由于多齿接触而适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论的3K行星齿轮系传动比与传动效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齿轮系的复接头图画表示法与基本回路方法,对3K行星齿轮系进行系统化的传动比、作用力矩与传动效率的分析,作为3K行星齿轮系分析与设计的依据。首先,采用复接头运动链图画表示法,有效地表示3K行星齿轮系的运动构造,所谓“复接头运动链图画表示法”就是齿轮系与其对应图画间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可以完全表示齿轮系的拓朴与运动构造;然后,以此图画表示法与基本回路方法推导在各种运动情况下3K行星齿轮系的传动比、作用力矩与传动效率方程式;最后,讨论了3K行星齿轮系传动比、作用力矩、功率流与传动效率的关系,并提出一系统化的方法,可以进行3K行星齿轮系传动比、作用力矩、功率流与传动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计算2K-H型、3K型行星齿轮传动的速比,可采用一种“十字交叉图解法”,现介绍如下: 1、求2K-H型,单级式,负号机构(转化机构的速比为负值)行星齿轮传动的速比(图1)。已知:Z_1—太阳轮(主动);Z_2—行星齿轮;Z_3—太阳轮(固定);H—转臂 (从动)解:画一方块图(图2),下边为太阳轮的位置,上边为行星轮位置。负号机构则规定为“1 ”。使用时对角线交叉相乘,并按静/动的写法,Z_3为  相似文献   

6.
少齿差传动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缺差传动在理论上一般码于K—H—V型行星传动,由于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其齿数相差很少,故称‘少齿差传动’。这种传动与通用的渐开线园柱齿轮传动(或蜗轮传动)相比较,具有传动比大(单级传动时u=6~115,  相似文献   

7.
基于轮齿基本参数的渐开线3K型行星齿轮传动效率分析,运用行星齿轮传动效率的单元分析法,分析了行星齿轮传动的啮合效率和3K(Ⅲ)型行星齿轮传动效率的关系,从行星齿轮传动的啮合原理分析入手,得到行星齿轮传动啮合效率随变位系数、压力角和螺旋角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到轮齿参数和3K(Ⅲ)型行星齿轮传动效率的关系。通过MATLAB解析,得出在满足齿轮强度的条件下,为提高行星齿轮传动的啮合效率和3K型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轮齿变位系数、压力角和螺旋角的选择依据。该研究为行星齿轮的传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圆弧针齿少齿差传动啮合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K—H—V少齿差传动中,以圆弧齿廓齿轮作行星轮,以针齿齿廓齿轮作内齿轮,称之为圆弧针齿少齿差传动。本文按照转化机构法对这种传动啮合效率进行分析讨论。1 基本啮合效率表达式圆弧针齿传动某瞬时在K点啮合(见图1),过K作齿廓公法线,交连心线于OP_aO_(b°)根据啮合点公法线分速度相等的  相似文献   

9.
3K型行星齿轮传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行星传动类型。通过研究2K-H型行星齿轮传动的配齿问题,将3K型行星齿轮传动转化为两级串联的2K-H型行星齿轮传动,从而推导出3K型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根据3K型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装配条件,优化出齿轮的配齿方案与齿轮计算;运用Solid Works进行实体建模和运动学分析,得出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验证设计与装配的正确性;运用ADAMS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输入、输出端位移、速度及加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郑志宏 《机械制造》1991,29(11):29-30
行星齿轮传动与定轴齿轮传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大和工作平稳等优点,在许多工业部门都有应用。2K-H 行星齿轮机构(图1)由两个中心轮α、b(2K)和一个行星轮架 H(转臂轮)组成。它具有构件数量较少、速度变化范围广、传动方案较多,设计比较容易等一系列优点,是生产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类型。这种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形式很多,图1便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正> 3K—H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与一般齿轮传动机构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尺寸小和传动比大等优点。由兰州机械研究所设计、江苏省如东县石油机械厂制造的 Q200气动旋扣钳上采用了这种结构。行星减速器如图1所示,图2为传动示意图。该机构太阳轮 a(Za=15、ξa=0.155)、行星轮 g(Zg=16、ξ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 一种3K型行星齿轮减速机的传动效率计算方法,根据效率计算公式分析3K型行星齿轮减速机效率影响因素及效率提升方法,并对某款3K型行星减速机进行改进设计,经过计算传动效率由原来的0.82提升至0.9415,实测传动效率提至0.935,效率提升效果显著,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3K型行星减速机效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机械传动》2015,(3):166-168
采用周转轮系对差动轮系进行封闭,使此类轮系具有效率高、传动功率大、传动比范围广且结构紧凑等特点。其周转轮系均采用齿轮传动形式,采用链条、链轮代替部分齿轮实现周转轮系功能,设计了一种齿轮/链条混合传动行星减速器。在周转轮系传动比的理论计算方法基础之上,推导出齿轮/链条混合传动行星减速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根据图解法来绘制齿轮/链条混合传动行星减速器的功率流简图,通过简图对该传动系统进行功率流向分析,并进行了传动效率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一齿差(或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一齿差(或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是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的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特殊行星传动。图1a为一种可用螺钉直接装在电机外壳上的一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它主要由一个固定的带内齿的中心轮2,一个齿数比中心轮少一个(或2~4个)齿的行星齿轮1,以及一根安装行星轮的偏心轴(即转臂H)所组成。图1b是它的机构简图。运动由偏心轴H输入,带动行星轮1作公转,中心轮2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动鼓是汽车制动系统零件之一.在安装之前需对其工作表面进行定位镗削,以减小安装后出现的形位误差.笔者与宝鸡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修配厂共同设计制造了简易汽车制动鼓镗削机.经使用效果良好.本文主要介绍该机自动进刀结构的设计原理.1.引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原理就是利用渐开线内齿轮和外齿轮,使其齿数差为1到3的一种啮合传动.它的啮合过程如图1(a)所示,内齿轮b固定不动,行星轮g安装在偏心轴(系杆H)上.当系杆H旋转时,行星轮g的轮齿与内齿轮b的齿依次相啮合,当系杆H转过一周时,由于行星轮比内齿轮少一个(或几个)齿,致使行星轮不能复原到初始啮合位置,而错过一个(或几个)齿相啮合,这就相当于行星轮向反方向转过了一个齿的角度2π/Z_g,若Z_b-Z_g=2,则行星轮向反方向转过了2×2π/Z_g角度(Z_b为内齿轮b的齿数,Z_g为行星轮g的齿数),其它类推.  相似文献   

16.
3K—H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与一般齿轮传动机构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尺寸小和传动比大等优点。由兰州机械研究所设计、江苏省如东县石油机械厂制造的 Q200气动旋扣钳上采用了这种结构。行星减速器如图1所示,图2为传动示意图。该机构太阳轮 a(Za=15、ξa=0.155)、行星轮 g(Zg=16、ξ=0.4)、固定内齿圈 b(Zb=4 5、ξb=2.347)、输出内齿圈 e(Ze=48、ξe=2.4)、浮动环、固定环和行星架等组成。其特点是:1)采用大变位系数(ξb=2.347)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行星齿轮机构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比大和效率高等许多优点,故它在冶金、矿山、化工、纺织、汽车、坦克、兵器和航空等工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较常用的传动型式大都是2 K-H型、3 K型和K-H-V型等简单行星传动。随着行星传动技术的发展,目前已采用了双级行星齿轮传动和封闭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譬如,我国从日本引进的牵引行走机构就是一个串联式的双  相似文献   

18.
一、摆线针轮减速机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1.摆线针轮减速机工作原理摆线针轮减速机,简称“针摆机”。它是一种应用行星传动的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设计先进,结构新颖的减速机构传动装置。针摆机在传动原理上属于K—H—V行星传动,因此针摆机传动是一种一齿差的行星传动。传动原理图如图1所示。当输入轴①  相似文献   

19.
贵刊1986年第4期刊登阎志鹏同志《“2K—H”负号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轮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油膜厚度计算》一文(简称“阎文”),文中导出了斜齿轮油膜厚度计算公式即文中式(8)、(9)、(12)及(13)。  相似文献   

20.
钢/塑料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钢/塑料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纯扭转动力学模型;对8种钢/塑料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组合方式对行星传动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及模态动能的影响;研究了温度对组合行星传动一阶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方式对行星齿轮传动结构的固有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钢/塑料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固有频率下降,可能会出现温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