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聚苯胺/涤纶为柔性基材,通过化学镀Ni–Fe合金制备了对电磁波具有高吸收低反射的Ni–Fe/PANI/PET复合织物。研究了预镀镍时间、化学镀Ni–Fe合金时间及其镀液中Ni2+与Fe2+的质量浓度比对Ni–Fe/PANI/PET复合织物电导率、电磁屏蔽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预镀镍40 min,再在Ni2+与Fe2+的质量浓度比为4∶1、总质量浓度为10 g/L的条件下化学镀Ni–Fe合金40 min,所得复合织物的电导率最高为103 S/cm,力学性能良好。此外,Ni–Fe/PANI/PET复合织物在0.03~3 000 MHz波段表现出高吸收低反射的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涤纶织物为基材,对其化学镀铜后再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探讨了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各因素对镀金属织物导电性和增重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并对镀Cu/Ni–P合金织物的结合牢度、耐蚀性和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涤纶基铜层表面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最优配方和工艺为:NiS O4·6H2O 26 g/L,Na H2PO2·H2O 24 g/L,Na3C6H5O730 g/L,Na2B4O7·10H2O 6 g/L,温度80°C,p H 11,时间25 min。最优工艺下制备的镀铜/镍–磷织物的结合强度高,耐腐蚀性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激光诱导化学镀技术实现了ABS塑料表面电磁屏蔽功能电子线路的制备。将10 g/L NiSO_4·6H_2O+40 g/L NaH_2PO_2·H_2O混合溶液涂覆于铜线路表面,利用激光雕刻机以0.1 mm的光斑直径和5 mm/s的扫描速率对预先用类似方法在ABS塑料上制备的铜线路镀层进行扫描活化,然后化学镀Ni–P–Cu合金。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法兰同轴测试系统、四探针测试仪和热循环试验对线路的表面形貌、组成、电磁屏蔽性能、电阻率和结合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化后的线路表面附着一层20 nm左右的Ni微粒,所得Ni–P–Cu合金镀层的电磁屏蔽效能接近80 dB,屏蔽功能线路的电阻率为3.72×10~(-8)?·m,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PA66(尼龙66)织物为基材,通过预处理后化学镀Ag、Ni的方法制备表面均匀、质量轻、耐蚀性好、屏蔽效能高的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研究了PA66表面化学镀Ag、Ni、Ni-Ag和Ag-Ni,分别用SEM分析了制备材料的表面形貌,用综合物性测量仪测试了磁滞回线(VSM),用法兰同轴测试仪测试了屏蔽效能(EMSE),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材料耐腐蚀性能(Tafel),结果显示PA66-Ag/Ni具有最好的耐蚀效果,该复合电磁屏蔽织物面密度只有66g/m~2,而屏蔽性能最高可达71dB,在同类型低密度电磁屏蔽材料中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机械粉化的La Ni4.25Al0.75贮氢合金粉末为基底材料,对其表面进行Pd–P化学镀覆。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沉积膜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考察了化学镀覆Pd–P前后La Ni4.25Al0.75合金粉末的贮氢性能。结果表明,在La Ni4.25Al0.75颗粒表面化学镀覆Pd–P膜层能够改善其抵抗O2和N2毒化作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原位聚合聚苯胺(PANI),在棉织物上成功实现化学镀银,主要工序包括预处理、原位聚合聚苯胺、活化和化学镀银。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热重分析仪(TG)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经不同工序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表征,测试了镀银棉织物的导电性、耐水洗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镀银棉织物上的镀层均匀,耐腐蚀性良好,方阻约为30 m?/sq,电磁屏蔽效能为40~80dB。  相似文献   

7.
以Fe3O4微球为模板,PdCl2乙醇胶体溶液为活化剂,乙醇为化学镀溶剂,制备了磁性Fe3O4/Ni–B核壳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了Fe3O4/Ni–B的表面形貌、组成及各元素在镀层中的存在形式。以Fe3O4/Ni–B为催化剂,对NaOH和NaBH4的混合液进行水解产氢试验。研究了化学镀时所用镀液的体积以及混合液中NaOH和NaBH4的质量分数对Fe3O4/Ni–B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4mL化学镀液制备的Fe3O4/Ni–B为催化剂,混合液中NaOH和NaBH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时,Fe3O4/Ni–B的催化产氢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镀法在玻璃纤维织物(GFF)上制备出镀镍玻璃纤维织物(Ni/GFF),将Ni/GFF作为导电填料与环氧树脂(EP)复合,制备了镀镍玻璃纤维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Ni/GFF/EP)。对还原剂浓度、主盐液浓度、氨水浓度、化学镀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Ni/GFF导电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优化了化学镀工艺。研究了GFF镀镍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Ni/GFF复合环氧树脂前后的屏蔽效能。结果表明,Ni/GFF/EP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为5.06×10~(-3)Ω·cm,弯曲强度为230 MPa,冲击强度为11.56 kJ·m~(-2),屏蔽效能为67 dB~77 dB。  相似文献   

9.
张颖  贾瑛 《电镀与环保》2011,31(1):34-38
基于化学镀技术在涤纶织物表面进行了化学镀Ni-Co-Fe-P处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化学镀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沉积速率高、稳定性好的工艺配方.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层形貌、组分进行表征,并对镀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缓冲剂的质量浓度为14 g/L,镀覆...  相似文献   

10.
以漂珠(FACs)为基体,采用化学镀法制得FACs/Ni–Fe–P复合粉体。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研究了FACs/Ni–Fe–P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组成、电磁特性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镀覆后漂珠表面形成了均匀致密的Ni–Fe–P合金镀层。从[Ni2+]∶[Fe2+]为1∶1的镀液中制得的FACs/Ni–Fe–P复合粉体在2~18 GHz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以FACs/Ni–Fe–P复合粉体为吸收剂的吸波材料厚度为1.5 mm时,其在15.1 GHz处的反射损耗峰值为-31.28 d B,反射损耗小于-20 d B的带宽为1.9 GHz。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改善以次磷酸盐作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溶液的沉积速率,采用次磷酸钠(SHP)和二甲胺基甲硼烷(DMAB)构成双还原剂用于化学镀铜溶液中,研究了两种还原剂复合添加浓度对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表面化学镀铜的影响。利用网格设计法,探讨化学镀铜溶液中两种还原剂复合的适宜浓度配比,通过恒温加热测试,研究两种还原剂的复合添加浓度对化学镀铜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对化学镀铜层的微观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DMAB和SHP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50 g·L-1和90 g·L-1时,DMAB和SHP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此时化学镀铜溶液的稳定性好,化学镀铜的沉积速率最大,为3.14μm·h-1。化学镀铜层表面铜晶粒排列致密,表面平整,且镀层中铜含量达到97.4%,ABS表面与化学镀铜层之间的粘结强度最高,达到0.95 kN·m-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化学镀在Kevlar织物上制备了银镀层,得到Ag-Kevlar织物,并在其表面涂覆烷基硫醇类有机物,包括十六烷基硫醇(HDT)溶液和十八烷基硫醇(ODT),形成自组装膜,记为Ag-Kevlar-HDT和Ag-Kevlar-ODT织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接触角仪表征了烷基硫醇自组装膜织物表面的结构、形貌、成分和水接触角。在Na2S腐蚀试验和耐酸碱盐试验后观察织物的变色情况,并用四探针法测量其方块电阻,以此评价烷基硫醇自组装膜对Ag-Kevlar织物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烷基硫醇自组装膜均匀致密地包裹在Ag-Kevlar织物表面,具有优异的疏水性,经防护之后的织物不仅具有优异的抗硫变色性能和耐蚀性,而且保持了Ag-Kevlar织物原有的优异导电性。  相似文献   

13.
对高碳钢电机轴表面化学镀Ni–P合金,以提高其耐磨性。研究了稀土铈质量浓度对Ni–P合金镀层形貌、相结构、结合力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5~20 mg/L Ce4+能够提高镀层的致密性、平整性和结合力。Ce4+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制备的Ni–P合金镀层结合力达56 N,耐磨性最佳。当Ce4+质量浓度过高(如50 mg/L)时,镀层的综合性能反而不如未加Ce4+时。  相似文献   

14.
在碳纤维(CFs)增强聚醚醚酮(PEEK)基体表面通过化学镀制备了镍磷合金镀层,研究了NiSO4·6H2O质量浓度、NaH2PO2·H2O质量浓度和镀液pH对镀层沉积速率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获得的最佳配方和工艺为:NiSO4·6H2O 25 g/L,NaH2PO2·H2O 30 g/L,乙酸钠20 g/L,柠檬酸钠10 g/L,乳酸30 mg/L,硫脲0.03 g/L,pH 6.1,温度80°C,时间120 min.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表征了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元素成分、物相结构以及显微硬度,通过冷热循环法测试了镀层的结合力,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考察了镀层的耐蚀性,并测试了镀层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基材表面沉积了一层结合力强,厚度约为30μm,平均显微硬度为644.7 HV,磷质量分数为15.41%,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电磁屏蔽效能的结瘤状镍磷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化学镀的原理及其在电磁屏蔽织物中的应用;重点慨述了镀银、镀铜、镀镍以及镀铜/镍、镀镍/铜/镍、镀铜/镍/银等主要化学镀电磁屏蔽织物及制备方法;提出开发具有环保的化学镀方法、多层镀及复合镀织物将是化学镀电磁屏蔽织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高度取向碳纳米管(SA-CNTs)薄膜表面均匀地镀上一层铜可以提高其电磁屏蔽性能,为其在柔性电路板、高速微处理器、雷达反射装置、移动通信设备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对SA-CNTs薄膜表面进行碱性除油,然后采用多巴胺预活化,在SA-CNTs薄膜上形成一层聚多巴胺层,为后续AgNO3活化提供更多的活化基点,并且由于聚多巴胺的还原性,AgNO3能够在SA-CNTs薄膜上直接形成纳米银微粒,有助于化学镀铜时快速起镀,最终在SA-CNTs薄膜表面获得均匀、致密的金属铜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多巴胺预活化对化学镀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化学镀铜工艺,分析了较优工艺条件下所得Cu镀覆SA-CNTs薄膜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和电磁屏蔽性能。[结果]经多巴胺预活化的SA-CNTs薄膜表面可有效快速地进行化学镀铜反应,施镀过程中镀液性能稳定,所得Cu镀层结合力良好,在4~18 GHz频段的平均电磁屏蔽效能达到103.07 d B。[结论]多巴胺预活化有利于促进SA-CNTs薄膜表面化学镀铜,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木材单板表面化学镀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立娟  李坚  刘一星 《精细化工》2006,23(3):230-233,237
以杨木单板为原料,利用化学镀法在其表面镀覆N i-P合金镀层,以此来制备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木材-金属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镀层形貌、成分和镀层结构,研究了经表面化学镀N i-P合金后杨木单板的电磁屏蔽性能和表面导电性能。SEM分析表明,杨木单板经表面化学镀N i-P合金后,表面完全被镀层覆盖,金属感增强。EDS分析表明,镀层为N i-P合金镀层,其中磷含量较低,主要成分为镍。XRD分析结果表明,镀层为晶态结构。镀后杨木单板的表面电阻率很低,而电磁屏蔽效能较高,在9 kHz~1.5 GHz,可达到60 dB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电镀Zn–Ni合金钢为基体进行电泳涂装,以研究其涂装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扫描电镜(SEM)、光学轮廓仪(OP)、X射线衍射仪(XRD)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了Zn–Ni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相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电位-时间曲线测量,分析了Zn–Ni合金镀层磷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根据汽车板的性能要求,检测了Zn–Ni合金镀层表面电泳漆膜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Zn–Ni合金镀层的Ni质量分数为12.30%,呈单一γ物相Ni2Zn11结构,但表面不够平整、致密;Zn–Ni合金镀层磷化反应的二级动力学平衡常数为2.0 m2/(g·s),平衡状态时的膜重为3.03 g/m2,决定系数为0.79,磷化膜均匀致密;电泳漆膜的附着力为0级,耐蚀性、抗石击性和耐湿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9.
用化学镀法在20CrMo钢表面制备了Ni–P合金镀层和Ni–P/PVDF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组织形貌,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盐雾试验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能。20CrMo钢化学镀Ni–P合金和Ni–P/PVDF复合镀层后,腐蚀电位从?625mV分别提高到?510mV和?470mV,腐蚀电流密度从25.1A/cm2降低到19.9A/cm2和14.1A/cm2。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和Ni–P/PVDF复合镀层均可提高20CrMo钢的耐蚀性能,而Ni–P/PVDF复合镀层的耐蚀性优于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聚酯布表面沉积Ni-Co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对镀层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酯布表面化学镀Ni-Co合金为非晶结构,热稳定性高,与聚酯布之间的结合力好;镀Ni-Co聚酯布对频率小于7GHz的电磁波的屏蔽效能可达到40dB,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