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型工科人才需求,要求高校对新工科建设做出有效的应对。新工科建设的核心思想是立德树人,这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工程流体力学作为高校工科类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的前置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开展了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与工程流体力学如何有效结合产生最大化教学效果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张坤  马晓轩  张鹤 《化工时刊》2023,(4):102-105
“工程化学基础”是工科非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传授学生的化学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和评价模式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用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拥有多视角、多层面和多学科的视角知识和相关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次教学改革也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拥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车辆工程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复合的传统工科专业,急需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发展,以适应当前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汽车行业对专门人才的较高要求。本文依据新工科教育的发展理念,结合应用型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特点,提出了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革新、课程体系重构为主体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创新实践能力高、跨学科整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汽车人才。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教育部对"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行动指南,探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新模式。通过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重组实验内容,丰富学习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凸显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实现学生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无缝接轨。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结构化学课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抽象、教学难度大、学生厌学情绪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状.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生培养目标为核心,结合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分别从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以及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探索,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结构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化工基础课程是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唯一的工程类课程,是联系化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对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未来师范人才至关重要。师范生面临化学工程基础薄弱、主体性难以发挥、对教学内容兴趣不高等问题,给该课程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立足新工科背景,探讨如何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化学史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设计问题链来提升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师范生的工程思维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7.
《广州化工》2021,49(7)
随着新工科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创新性地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形成"互联网+"教学模式,探索新教学模式下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化工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探索其教学改革对提升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有效梳理知识结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几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希望能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彬  贾丽  陈亮  晁巾寓  杨鑫 《广州化工》2020,48(7):166-168
新工科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今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根据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当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新经济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特色专业打造、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改革与管理、校企合作深化和实践考核评估5个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为同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但是无机化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不匹配等问题。结合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培养目标,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思路以及采用多元化课程评价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新工科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俊杰  李灿 《化工时刊》2021,35(5):53-55
制药工程是一门进行药品研究、开发与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国内普遍存在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困难、实践教学不好开展的共性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校立足自身实际,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及建设虚拟仿真平台等方...  相似文献   

12.
特色专业是质量工程建设重要环节。根据新工科特征,围绕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内容开展实践,提出环境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制度创新等方面探索。打造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的材料、化工等交叉学科专业群,形成较强教学科研团队,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分离工程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工类学生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重要一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分离工程课程建设须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标准、紧跟时代科技前沿,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从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切实提升了分离工程课程建设质量,有助于实...  相似文献   

14.
刘楠  高建峰  李延斌  王晓晴  宋江锋 《广州化工》2022,50(9):201-202+205
摘现状要: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针对《大学化学》课程授课对象庞杂、授课内容与专业联系不多、考核模式单一等授课,分析该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基础课对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作用及不足。结合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特点,从改革课程导入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入手,进一步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应用,着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关联力以及宏思维等工程素养,也为该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亟需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进行系统改革,本文拟在此方面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根据专业实际与OBE理念的要求,我们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实施改革,建立了制药工程专业新型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有效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化工》2021,49(16)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新工科技术人才为目标,对工科类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体系及全流程的教学考核体系,以期能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科研素养,为国家培养具有更强实践能力、更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新工科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为背景,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文从当前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出发,首先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成效进行了探索实践,期望为其他地方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智能生物制造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生物制造的人才需求,其次指明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最后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为例,介绍了智能生物制造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及成效,以期为其他高校生物制造专业和其他新工科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震  王超  董建 《化工时刊》2024,(1):56-60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制药工程行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成果产出导向(OBE)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基于科教融合理念开展本科生研究计划,基于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制药工程专业认证申请。这些工作推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旭裕  刘欣欣 《广州化工》2022,(17):247-249
《工程化学》课程既涵盖化学原理,又涉及工科专业相关的材料、能源、设备等问题,该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型工科人才的重要课程。当前阶段该课程的相关教学成果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从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初步探讨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方法,提出一种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式的改革思路,以期获得更好的授课效果。通过课程改革有望将学生所学习的课堂知识与学生本专业相关重要应用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