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东部老油田开发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非均质性成为挖潜主力油层的主要矛盾。夹层空间上改变液流方向,影响厚砂层内剩余油分布。夹层研究已成为老油田开发的关键性技术。本文依据岩心、测井及化验分析资料,从夹层的定义入手,运用砂体叠置等地层层序及地层结构理论,系统研究文东油田沙河街组三角洲前缘夹层成因类型、分布特点和影响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挖潜意向指导老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2.
桩西油田106区块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油层非均质性加剧,准确描述储层连通性、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等情况已成为油田开发后期提高原油采收率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配型示踪剂的优选与性能评价,借助示踪剂井间监测解释技术对桩106区块106-15-17井组的储层连通性、储层物性及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等进行监测与定量解析。结果表明,井组油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桩106-14-18井为主要受效井,桩106-15-X18井间的剩余油饱和度最高,剩余油分布受非均质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兴隆台油田南部地区主要为马19断块区,主要含油层系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下部兴隆台油层。经过近40年的高效开发,目前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利用沉积相分析、粒度分析、古生物标志及古环境响应等资料,总结了马南地区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发育背景,探讨了扇三角洲有利的成藏条件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马南地区扇三角洲发育于高山入湖的短促的湖相沉积,湖平面的周期变化造成了多期的砂泥岩互层,水下分流河道是扇三角洲的主要沉积类型。上述沉积特征决定了储层平面、纵向上的严重非均质性,水驱效率不均导致分流河道间、正韵律沉积顶部剩余油富集,具有较大的挖潜、提高采收率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以濮城油田卫79块沙三下1-2储层的岩心资料为基础,从层内、层间、平面的宏观非均质性研究储层的特点,认为该储层层内非均质性水下分流河道强、前缘砂中等、远砂较弱,层间非均质性中等,平面非均质性中等偏弱。为下一步合理调整开发体系及注采系统,预测产能与生产动态,特别在油田开发后期,对研究油层的水淹程序、剩余油的分布及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角洲前缘相席状砂中的薄差油层是二次、三次加密调整的主要对象,精细地质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相储层非均质性仍然比较严重.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席状砂体因物性差异大而联通不好;垂向上,大面积分布的席状砂体是多个单一砂体的复合体,层间差异较大.本文通过砂体垂向细分到单砂体级别,平面精细解剖备微相类型划分,单一席状砂体(溢岸型、决口型、河口砂坝)及层内渗透率垂向变化程度,来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为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剩余油分析及加密方案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曙二区杜家台油藏是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稀油主力开发区块,从1975年杜7井投入勘探开发以来历经近40年的开发,由于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及油层非均质性影导致剩余油分布不均匀,使油藏开采难度逐渐增大,如何做好剩余油研究成为提高区块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采收率直接影响并反映着油气藏的开发效果,其中储层非均质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层间干扰、单层突进、剩余油的分布情况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分析储层宏观,层内和微观非均质的特征,可了解油藏的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特点,对其储层沉积特征、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及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沙二下亚段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动态资料及油藏精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长期的注水开发后,以河道砂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以河道侧翼的前缘砂、远砂相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相对较低、低含水低能。通过相控剩余油研究,确定了河道侧翼沉积相变差部位是剩余油的富集区,为相变复杂油藏后期有效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X油田A区块属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含水率逐年上升,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经过研究发现,该区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采油井网对油层内部单元控制程度较低,注水开发效果较差,剩余油饱和度较高,采出程度较低。需要针对本区块剩余油分布和潜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以便修改二次开发方案获得良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曲流河沉积厚油层聚合物驱油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面临着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等难点。为了准确描述剩余油分布特征,需要精细刻画曲流河沉积厚油层非均质性。本文以北一区断东“二三结合”试验区葡I2沉积单元为例,按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两个方面对葡I2单元非均质性进行了精细刻画。提出聚驱后厚油层非均质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即:平面上开展单砂体分布特征研究;层内开展对曲流河侧积夹层的定量描述。该研究成果不仅增加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深度和精度,而且为精细刻画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奠定了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造建模是储层建模中的关键一步,应该根据研究区块的地质体构造特征灵活设计建模方案,在建模过程中,应以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为指导,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补点,断层线调整、奇异点调整等,以便做出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本文给出了一个实例,并就构造建模方案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勘探程度的逐步深入,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日益被重视,寻找新的储层已成为当前各油田面临的重要攻关方向,致密砂砾岩气藏一直是寻找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地区.系统综述了致密砂砾岩气藏储层评价的研究现状,梳理了主要评价技术方法,分析了砂砾岩气藏储层评价发展趋势,并剖析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深入了解致密砂砾岩气藏储层的评价研究现状,有利...  相似文献   

13.
温西十油藏主要是受晚期形成的小规模断裂控制的低幅度小型断鼻构造,圈闭面积较小。区块砂体发育存在显著差异,S2、S3砂体非常发育、砂体厚度大,S4砂体不发育、多呈孤立状态,油藏油牲关系复杂。通过研究成藏条件、控制因素,分析了圈闭特征、油气运移规律和油水分布,提出了相应的挖掘剩余油潜力的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富祥  何振楠  蔡明钰 《当代化工》2018,(4):768-770,775
低渗透储层由于其渗透低、储层物性差,给油田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研究低渗透储层岩心的水驱规律,选取了该储层的岩心进行室内驱替实验研究,分析了注入PV数和采收率、含水率、注入端压力的关系。实验研究表明,低渗透储层岩心在进行驱替实验驱替速度与中高渗储层岩心有所差异,速度不宜大;水驱油驱替实验时有启动压力,启动压力随岩心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无水采油周期相对较短,含水率随注入PV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采收率随注入PV数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渗透率不同的岩心注入相同PV数,渗透率高的岩心最终采收率高。  相似文献   

15.
李晓琴 《辽宁化工》2014,(10):1300-1304,1330
致密砂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资源,它具有低孔(4%~12%)、低渗(﹤0.1×10-3 um2)、含气饱和度低、含水饱和度高、孔喉半径小等特征。由于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复杂的储层结构,多种孔隙、喉道、微裂缝发育,因此通过压裂技术实现低渗致密气藏增产是很重要的。致密砂岩气藏的压裂增产技术主要有分层压裂技术、大型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CO2泡沫压裂技术等,这些技术现在在国内外致密砂岩气藏增产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这几种主要的压裂方法做了介绍。同时,由于压裂增产改造后,外来颗粒和滤液侵入会对储层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压裂改造后的储层保护也非常重要,现在主要使用屏蔽暂堵技术来降低损害程度,保护储层,为今后的开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气体在地层中的非等温渗流动态,并做出了一系列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图板。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果准确,压力倒数图板符合气体在地层中渗流的客观规律,可为气藏开发预测和试井计算提供一种算法。  相似文献   

17.
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为松辽盆地中浅层重要的增储潜力区之一,受构造样式多、断层分割强和沉积相变快等因素影响,油藏类型多样及油水分布复杂.本文利用测井、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进行单一圈闭划分及油藏动静一体化精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要发育岩性、断层-岩性和构造3种类型油气藏.受背斜构造北...  相似文献   

18.
下寺湾油田北沟-张岔结合区长2油层为该区主力产层.通过扫描电镜、薄片和压汞分析等方式对研究区储层岩石学、孔喉结构、渗流特征、粘土矿物、成岩作用及敏感性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储集层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填隙物含量高;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驱油效率低;有低渗油田油水同出特点;储层粘土矿物主要以绿泥石为主,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储层具中等酸敏,中等偏弱水敏特点.  相似文献   

19.
《化工设计通讯》2017,(5):184-185
在中国的页岩气资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在中国尚未实现页岩气产业的发展,页岩气的开采、综合评价机制,挖掘技术不成熟。基于前人的研究与文献研究,对国内外页岩气和页岩气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页岩气资源综合评价是第一步,对页岩气开发潜力的各种参数分析;页岩气回收机制开展和指导压裂设计数值模拟的重要研究,总结了页岩气和流量模型的复杂开采机理;在开发页岩气时,关键技术主要是水平油井和水力压裂技术,揭示储层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关键,为优化开采提供参考;回顾中国页岩气的发展过程、资源特点、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付莹  尹洪军  王美楠  杨春城 《当代化工》2015,(3):618-620,628
采用经典B-L方程求解,运用流管法将油藏平面二维两相流动问题转化为一维沿流管两相流动问题。建立了一注一采流管法数值模拟概念模型,绘制了流管法一注一采水驱开发的渗流模板,说明了运用渗流模板进行水驱油藏开发的注采关系调整、水驱动用情况分析以及剩余油挖潜的方法。绘制了一注一采水驱开发饱和度场图,与商业应用软件Eclipse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了运用流管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的适用性。建立流管法数值模拟实际模型进行模拟研究,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流管法在进行油田实际开发效果评价方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