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航  王健  丁聪  王煦 《应用化工》2014,(9):1671-1674
以一种富含氯离子的提盐废卤为原料,采用常压酸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讨论了物料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对晶须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硫酸钙晶须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70℃,溶液pH值2,转速150 r/min,溶液浓度1 mol/L,反应时间30 min。此条件下,晶须的平均直径为1~5μm、长度20~200μm。  相似文献   

2.
以自制磷石膏脱硫残渣(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为原料,气液合成反应法制备碳酸钙晶须.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影响碳酸钙晶须形貌的因素,以晶须的长度和长径比为考察指标,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0℃、CO2流量35 mL/min、MgC12浓度0.4mol/L、CaO浓度0.4 mol/L、搅拌转速250 r/min、加入晶型控制剂反应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碳酸钙晶须长度可达35 ~ 45μm,长径比为14~ 18.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硫酸钠和氯化钙为反应物,通过加入乙醇为改性剂制备硫酸钙晶须。实验结果表明,在常压水热条件(0~100℃)下二水硫酸钙晶须的适宜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1):反应物浓度为1.0mol/L,控制反应温度在8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70r/min,并加入5ml的无水乙醇,制的长径比为40的二水硫酸钙晶须。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条件下,利用超声波,以硫酸钠和氯化钙为反应物,以乙醇和氯化镁为改性剂,制备了硫酸钙晶须。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氯化钙和硫酸钠初始浓度、反应时间、乙醇和氯化镁的加入量、超声时间等条件对硫酸钙晶须的形貌和尺寸有着重要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25℃、氯化钙和硫酸钠初始浓度为0.3 mol/L(体积比为1∶1)、无水乙醇和氯化镁用量为3 m L、搅拌转速为120 r/min、反应时间为30 min,超声时间为1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硫酸钙晶须尺寸均匀、长径比为30。  相似文献   

5.
利用苦卤与工业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镁滤饼,按比例将其与一定浓度的七水硫酸镁溶液置于高压反应釜中,通过水热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主要考察了物料配比、七水硫酸镁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对晶须晶形的影响,得出适宜条件为:七水硫酸镁的浓度为08 mol/L,m(七水硫酸镁)∶m(氢氧化镁)为2∶1,反应温度为160 ℃,搅拌速度为300 r/min,反应时间为8 h。并对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晶须进行了化学分析、电镜扫描(SEM)观察、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TG DTG分析。  相似文献   

6.
邱岳峰  曹旭杰  杜思骏  徐玉亮  方平 《应用化工》2014,(11):2049-2051,2055
以质量分数64%的硫酸水解脱脂棉,制备纤维素晶须。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固液比对晶须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0min,固液比1∶12g/mL,在此条件下,所得纤维素晶须尺寸分布较为均匀,长度1~10μm,长径比为1~10。  相似文献   

7.
高长径比碳酸钙晶须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间歇鼓泡碳化法制备碳酸钙晶须,考察了碳化反应温度、灰乳相对密度、添加剂用量、搅拌转速等因素对碳酸钙粒子的最大晶须长度及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化反应温度为70~80℃、灰乳相对密度≤1.03、搅拌转速为200~400r/min及添加剂浓度(质量分数)为0.4%~0.6%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出晶须长度为50~80μm、长径比为40~50的碳酸钙产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弱酸性介质中钙离子与CO2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工艺过程,探讨了乙酸钙浓度、反应温度、CO2压力、反应时间及陈化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碳酸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酸钙质量分数17%,CO2分压2.5 MPa,反应温度95℃时,反应30 min,陈化5 h的条件下,碳酸钙的收率为20.6%,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平均粒径为1.4μm的沉淀碳酸钙。  相似文献   

9.
以硼酸为控制剂,氯化钙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方解石型碳酸钙球形晶体。研究了控制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碳酸钙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硼酸浓度为0.4 mol/L、氯化钙浓度为0.1 mol/L、20 ℃饱和碳酸钠溶液滴速为4.9 mL/min、反应时间为60 min、陈化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50 ℃、氯化钙与碳酸钠物质的量比为1∶1条件下,制备的球形碳酸钙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57 μm。  相似文献   

10.
磷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石膏为原料,直接采用水热法制备硫酸钙晶须,为磷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实验考察反应温度、料浆初始pH、反应时间、料浆浓度及磷石膏粒度对生成硫酸钙晶须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硫酸钙晶须的形貌,并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硫酸钙晶须的直径和长度。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30~140℃,料浆初始pH为4.0,反应时间为4 h,料浆质量分数为5%,原料粒度为50~75μm是生成硫酸钙晶须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出平均直径为2μm,长径比为42的硫酸钙晶须产品。  相似文献   

11.
氨气法制备氢氧化镁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氯镁石和氨气为原料,在不加入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利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具有高料浆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研究了搅拌强度、氨镁摩尔比、氨气加入流量、陈化时间、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对制备氢氧化镁粒度分布以及料浆浓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强度350 r/min、氨镁摩尔比2∶1、氨气加入流量320 mL/min、陈化时间90 min、反应温度60℃、氯化镁浓度4.30 mol/L。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布仪表征产品的形貌、结构及粒度。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D501.43μm,D902.40μm,料浆质量分数12.26%,Mg收率69.41%,氢氧化镁纯度99.60%,白度99.34。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磷复肥的发展,磷石膏的产量逐年增多,综合利用面临严重挑战。以磷石膏为原料,采用酸结晶提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考察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反应时间、液固质量比等因素对生成硫酸钙晶须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硫酸钙晶须的形貌,并分析了硫酸钙晶须的物理及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生成硫酸钙晶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盐酸w(H~+)0.20%~0.22%、液固质量比20、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出平均直径为1~4μm,长径比为40~120的硫酸钙晶须产品,满足造纸及填料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硝酸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聚乙二醇(PEG6000)的作用下,采用液相沉淀法对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镁离子初始浓度和PEG6000的添加量对氢氧化镁粒径和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600 r/min、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5 min、镁离子初始浓度为1.0 mol/L、PEG6000添加量为4%时,产品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最好,此时平均粒径达到0.2μm、沉降率约为0.6%。本研究为氢氧化镁在有机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鸡蛋壳内膜为生物模板剂,氯化钙为钙源制备碳酸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物初始浓度、生物模板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碳酸钙制备的影响。结果显示其较佳制备条件是:反应物初始浓度为1.5mol/L,生物模板用量为0.02g,反应时间为30min。利用较佳条件下制备的碳酸钙处理10mg/L的铁离子溶液时,在碳酸钙用量为0.2g时,吸附反应10min后的铁离子去除率为91.39%。  相似文献   

15.
以硫酸镁和氢氧化镁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碱式硫酸镁晶须,对其制备工艺和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到合成晶须产品的适宜水热条件:硫酸镁料浆浓度为1.28 mol/L、硫酸镁和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比为1~4、搅拌强度为450 r/min、反应温度为200 ℃、反应时间为6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化学式为:MgSO4•5Mg(OH)2•2H2O,平均长度为20~45 μm,长径比在31以上,该产品表面光滑,纤细均匀且无弯曲,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唐湘  李军  金央  马娟 《无机盐工业》2011,43(5):36-39
用盐酸分解磷矿制备磷酸和硫酸钙晶须,主要研究了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工艺条件。将磷矿粉用盐酸分解过滤得含钙离子的酸解液,然后向酸解液中加入硫酸,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硫酸钙晶须。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二次正交回归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加料时间和搅拌强度对硫酸钙晶须形貌以及长径比的影响,并回归出了模型方程。通过实验得到制备长径比较大的硫酸钙晶须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60 ℃、硫酸质量分数为90%、加料时间为15 min、搅拌速率为200 r/min左右。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硫酸钙晶须直径为10~20 μm,长为800~1 200 μm,长径比可达到78,颜色洁白。  相似文献   

17.
以硫酸为浸取剂采用规模放大的池浸法对硼泥中的镁元素进行提取,并利用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研究池浸法提取硼泥中镁元素的最佳工艺,考察制备条件对碱式硫酸镁晶须形貌的影响,利用ICP,IR,XRD,SEM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得出池浸法提取硼泥中镁元素的关键参数:浸取剂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10%,浸取时间为4~5 d。以硼泥中提取的硫酸镁为原料,在反应料浆中硫酸镁浓度为0.3 mol/L,物料配比n(硫酸镁)∶n(氢氧化钠)=3∶2,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制备了直径约1μm,长50~80μm的碱式硫酸镁晶须[5Mg(OH)2.MgSO4.2H2O]。  相似文献   

18.
将粒径范围为20~30μm的碳酸钙晶须用硅烷偶联剂KH570表面修饰后与苯乙烯在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聚合,最佳工艺条件:甲苯作溶剂,苯乙烯的用量为15%,聚合反应温度为60℃,反应搅拌速度为500 r/min,聚合时间为4 h。聚合碳酸钙晶须的接触角可达到106.4°,活化指数可达99.1%,聚合之后晶须粒子无团聚且晶须表面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  相似文献   

19.
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凤晓华  梁文懂  管晶  宋合兴 《应用化工》2007,36(2):134-135,139
以二水石膏矿和半水石膏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硫酸钙晶须。研究了料浆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因素大小为:浓度>反应压力>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悬浮液浓度为10%,压力为2.0MPa,温度为115℃,搅拌速率为150r/min,此时制备的晶须形貌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海盐行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的浓厚卤水为原料,用于制备高长径比的半水硫酸钙晶须。探究了水热制备法中物料浓度、晶型助长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搅拌速率对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的影响。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得的半水硫酸钙晶须进行表征,确认为半水硫酸钙晶须。通过正交实验确认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物料质量分数为3%、晶型助长剂质量分数为3%、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搅拌速率为3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制得长径比约为400的半水硫酸钙晶须。该工艺生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产品稳定且平均长径比达400,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