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硝酸铝(Al(NO_3)3·9H_2O)和硝酸镍(Ni(NO_3)2·6H_2O)为原料制备出铝酸镍阻燃剂,并将铝酸镍和碳酸钙协效应用到软PVC材料的阻燃研究中。通过烟密度、氧指数、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等测试,得出铝酸镍和碳酸钙的最佳协效比为5∶5。此时烟密度值为71.26%,氧指数值为30.2%,拉伸强度为22.80MPa,断裂伸长率为222%,并通过热分析对其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硝酸铝提供铝源,硝酸镍提供镍源制备铝酸镍,将铝酸镍和云母协效后一起加入到PVC中制成PVC阻燃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来表征合成的铝酸镍样品。用极限氧指数、烟密度的等级来研究阻燃前后PVC样品的阻燃抑烟性能。当铝酸镍和云母的添加比例为9∶1时,试样的极限氧指数为28.4%,烟密度等级为77.74%,拉伸强度为18.17MPa,断裂伸长率为227%,此时的阻燃消烟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铝酸钴和云母协效体系对PVC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高纯度铝酸钴,然后通过烟密度等级、极限氧指数和力学性能测试铝酸钴与云母协效后对PVC样品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最后采用热分析研究阻燃前后PVC样品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1)当铝酸钴和云母的用量比为1∶9时,PVC样品的极限氧指数为30. 5%,烟密度等级为71. 03%,拉伸强度为22. 10 MPa,断裂伸长率为282. 43%;(2)PVC样品经阻燃处理后热降解的温度降低,残炭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以硫酸铁和硫酸铝为原料,以磷酸处理过的活性炭为模板制备铝酸铁阻燃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合成铝酸铁阻燃剂做了表征。用极限氧指数、烟密度测试其对PVC的阻燃消烟性,当铝酸铁阻燃剂的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阻燃后软PVC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2.8%,烟密度等级为55.45%,拉伸强度为18.36 MPa,断裂伸长率为214%,并通过热重分析对阻燃前后PVC的热降解行为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活性炭为模板制备的铝酸铁阻燃剂对软质PVC具有较好的阻燃消烟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三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表面活性剂,以氯化镍与氯化铝为无机物,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介孔铝酸镍尖晶石纳米粉.通过XRD、氮气吸附-脱附以及TEM对铝酸镍样品的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明样品为尖晶石型结构,孔径在介孔范围,同时650℃焙烧的铝酸镍尖晶石粉样品比表面积最大,比表面积为90.1 m2·g-1.  相似文献   

6.
在氢氧化镁存在的悬浮液中,通过硫酸锌与铝酸钠反应生成铝酸锌来制备铝酸锌包覆的氢氧化镁粉体,并考察了其在聚氯乙烯(PVC)中的抑烟作用。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氢氧化镁相比,铝酸锌包覆的氢氧化镁碱性更弱,吸油值更低;锥形量热仪和烟密度测试结果表明,添加20份铝酸锌包覆氢氧化镁的PVC阻燃材料的总烟释放量为10.36 m2/m2,比添加2份铝酸锌和20份氢氧化镁的分别降低了24 %和48 %;其烟密度等级为65,而添加铝酸锌的为76,添加氢氧化镁的为90。  相似文献   

7.
用钡元素或锶元素部分取代硫铝酸钙矿物中的钙元素,形成一系列新型硫铝酸钡(锶)钙衍生矿物,这些矿物烧成温度低,具有良好的快硬早强、微膨胀和耐侵蚀等性能,本文对该特种水泥进行了系统介绍,对新型水泥矿物晶体学特性、矿物制备及水化等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介绍了硫铝酸钡(锶)钙水泥在力学、防腐、抗渗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以及通过矿物复合技术合成阿利特-硫铝酸钡(锶)钙水泥、贝利特-硫铝酸钡(锶)钙等新型高性能水泥。另外,还介绍了该系列水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恶劣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尖晶结构的铝酸锌。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表征合成的铝酸锌。通过热分析方法研究了用铝酸锌作阻燃剂的软PVC从室温到800℃的热降解过程,通过极限氧指数(LOI)、烟密度测试器测试手段研究了铝酸锌对软PVC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铝酸锌具有尖晶结构、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添加物质量1.5%的铝酸锌的软PVC样品LOI达29.8,吸光度降至53.0%,达到一般软质PVC的阻燃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主阻燃剂,蒙脱土改性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MCA)作为协效阻燃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塑料基体实现了良好的阻燃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铝酸锌(ZA)与八钼酸蜜胺(MOM)组成的复合抑烟剂,其所制备的ABS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而且烟释放量显著降低,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力学和加工性能。当各组份质量比为ABS∶ADP∶M-MCA∶MOM/ZA=75∶15∶10∶1/3时,其阻燃性能可通过垂直燃烧FV-0级,材料有焰燃烧时间为3 s,氧指数达32.9%;烟密度等级为47,烟释放总量为22.03 m2/m2;拉伸强度为31.97 MPa,冲击强度7.92 MPa,熔融指数4.9 g/10 min。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以浓硝酸处理碳纳米管得到碳帽打开的碳纳米管短管,后采用超声强化浸渍法制备内担载镍金属的磁性碳纳米管。在镍溶液浸渍过程中,通过调控超声时间,镍溶液浓度可控制备不同镍含量的磁性碳纳米管。将制得的磁性碳纳米管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表征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地将镍金属内担载进入碳纳米管,使碳纳米管具有较强磁性。而且碳纳米管表面引入功能化基团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浸渍法制备出两种负载镍金属有序介孔氧化铝,并采用BET法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 (XRD)、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透射电镜(T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多种测试技术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测定其催化活性并与负载镍金属普通氧化铝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镍在两种有序介孔氧化铝上主要呈两种形态,即氧化镍和偏铝酸镍。合成的介孔氧化铝比普通氧化铝镍负载量大且分散性好,这主要归结于其具有的高比表面积(300~500 m2/g)及窄孔径分布(4~ 10 nm)的稳定有序结构。催化结果表明:由于具有较高的镍负载量及较好的镍金属分散性能,因而负载镍金属有序介孔氧化铝比普通氧化铝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醋酸锌、硝酸铝、硝酸铵和尿素作为反应原料,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技术(LCS)制备了铝酸锌微粉,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测试仪对所得产物的晶形、粒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技术在500℃即可制备铝酸盐(ZnAl2O4)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硬脂酸、钛酸酯、铝酸酯3种偶联剂对CaCO3晶须进行湿法处理,并与聚丙烯(PP)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力学性能、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研究了不同偶联剂表面处理的CaCO3晶须对PP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酯改性晶须与PP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并且随着铝酸酯改性晶须添加量的增加,PP结晶能力先上升后下降。当铝酸酯改性晶须添加量为PP基体质量的10%时,PP具有优良的刚韧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铝酸酯、硬脂酸、十八醇、稀土偶联剂4种偶联剂对Ca(OH)2进行偶联改性,并制备了偶联改性PE/Ca(OH)2片材.采用AR-2000旋转流变仪对偶联改性PE/Ca(OH)2体系进行流变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偶联剂可以提高偶联改性PE/Ca(OH)2体系的蠕变性能及应力松弛时间,4种偶联剂的偶联改性效果依次为稀土偶联剂、十八醇、硬脂酸、铝酸酯.  相似文献   

15.
制备方法对胶体镍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胶体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丙烯腈加氢反应。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i2+)=10 mmol·L-1 、温度90 ℃和n(N2H5 OH)∶nNi2+)=8时,制得的胶体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胶体镍的平均粒径为30 nm。  相似文献   

16.
磷钼酸铵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型阻燃抑烟剂——磷钼酸铵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XRD、IR、DSC和TG对所制备的磷钼酸铵进行了表征,为磷钼酸铵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将磷钼酸铵加入PVC中,并与常用的阻燃抑烟剂Sb2O3、MoO3、Al(OH)3等进行对比,通过对阻燃材料氧指数和烟密度的测试表明,磷钼酸铵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磷钼酸铵与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是一种性能出众的新型阻燃抑烟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化学还原手段分别在水溶液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中制备了非晶态合金硼化镍(NiB),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面积测试仪、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与常规水溶液制备硼化镍相比,以离子液体[bmim]BF4为介质合成的硼化镍具有更大的无序度结构、更小的粒径分布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催化活性测试表明,在[bmim]BF4中制备的硼化镍催化苯乙烯加氢的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方法制备的硼化镍催化剂。离子液体不仅仅作为反应的介质,而且与硼化镍表面间存在着一定的化学结合,有效地阻止了硼化镍的团聚。  相似文献   

18.
吕燕 《山东化工》2014,(5):23-25
本文以多孔氧化铝(AAO)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镍纳米管,通过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X),选区电子衍射图(SAED)对镍纳米管的形貌、微观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将所制备的镍纳米管制成微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其电化学储氢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镍纳米管管径约20nm,管长可达微米级,且相比于镍粉,镍纳米管的电化学储氢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乙酰丙酮镍和1,2-双(二苯基膦)乙烷为原料合成了乙酰丙酮基1,2-双(二苯基膦)乙烷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熔点以及热重分析仪对所合成配合物的化学成分、挥发性、热稳定性以及运输行为进行了测定分析。此外,以该化合物为前驱体,通过薄膜沉积实验对其作为CVD前驱体的应用性进行了评价,并对所沉积薄膜的形貌、化学组成及晶型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成分为NiO,成膜连续均匀,具有较高的纯度,说明其具有作为CVD前驱体应用于制备镍基薄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金属掺杂对六铝酸镧的结构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TX-100/正己醇/环己烷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采用反相微乳-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单相金属掺杂(M为一种金属)和复合金属(M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掺杂的六铝酸镧(LaMxAl12-xO19)催化剂。用BET、XRD、SEM进行了物性表征,以甲烷燃烧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分析了不同的离子取代Al3 对六铝酸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金属Mn的存在可以降低甲烷的起燃温度,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且Mn的最佳掺杂数为1;单金属Fe掺杂的六铝酸镧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完全转化温度;而Fe、Mn共同掺杂的LaMnFeAl10O19催化剂具有优越的低、高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