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页岩气井只有依靠水力压裂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压裂施工曲线是泵注压力、施工排量、砂浓度曲线实时组合。曲线中都存在典型特征,利用压裂施工曲线中曲线特征就可以对施工情况、地层情况和裂缝特征做出判断,及时调整下部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利用压裂曲线特征分析指导X井第八段压裂施工,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天然气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页岩气矿藏逐渐进入油气开采企业的视野,新型页岩气井压裂技术在天然气开采生产工艺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页岩气矿藏储层的赋存状态,成藏模式,依据岩层裂缝形成的构造机理,提出了压裂技术的观点,分别以直井、水平井在生过程中的压裂改造工艺为基础,归纳了相关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应用水平井的钻探,提高薄差储层的页岩气的产能。基于页岩气的特性,采用水力压裂的方式,才能达到开发的条件。对影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合理解决页岩气水平井的压裂技术问题,提高页岩气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是指泥岩或页岩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生成的没有完全排出的天然气,页岩气主要缺失二次运移,其主要游离和吸附在页岩层上,页岩气开采中主要采用压裂开采,其中页岩气压裂相关的储层地质因素为:岩性及矿物组分、孔隙度和渗透率和裂缝,笔者也论述了页岩气压裂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压裂增产技术作为目前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增产技术,能在提高页岩气产能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页岩气压裂增产技术展开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页岩气的开采事业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油支撑剂在市场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已经成为油藏储层中取得最佳产量提升效果的必备物质。石油支撑剂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中,帮助提高油藏储层的产量。通过实验数据对页岩气压裂开采过程中所涉及的三种支撑剂陶粒、石英砂和覆膜支撑剂在同状况下,自身的物理性能进行分析比较、以及针对非常规储集层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压裂支撑剂及性能与压裂产生裂缝之间的关系、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对非常规储集层页岩气压裂开采中支撑剂的使用进行优选分析,为油气公司在实施页岩气开采中在支撑剂的选择和利用方面提供参考,进一步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积累一定经验,为石油企业页岩气生产开采提供经济性指导。  相似文献   

7.
页岩气开采后期存在减产较快的问题,随着部分页岩气井开采进入中后期,重复压裂将成为老井新生的重要手段。页岩气井重复压裂补孔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对扩大气井的产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钊  阿斯汗  孙策  王卫强 《当代化工》2014,(8):1623-1625,1628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非常规能源,但页岩层较低的渗透率特性,使得对页岩储层的改造成了主要目标,进而开发了水力压裂技术,而水力压裂页岩层是否会严重污染环境引起业界专家学者争议。针对页岩气水力压裂开采工艺,结合现状分析页岩气开采可能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文章针对中国页岩气开发初期不完善的相关环境保护制度和尚未完善的技术而言,应重视页岩气开采的环境污染评估,如何高效的开发和对环境的保护,还有中国是否真的适合大力开发页岩气做出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页岩气藏进行分段压裂,提高导流能力和增加有效渗流面积,是获得较高的产能有效途径之一。分析我国页岩气技术的发展现状得到,进行页岩气开采时,利用水平井压裂技术,可一定程度的提高页岩气开采量,也可提升页岩气返排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世界上对于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研究较为广泛。由于页岩气储层内,扩散、渗流、解吸相互作用较为强烈,导致渗流类型的储层中,页岩气的开采非常困难。因此,本文重点对页岩气的研究现状、完井技术、压裂技术等进行详细论述,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页岩气的开采技术为研究对象,对超临界CO_2在提高页岩气开采率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论述了国内外在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使用CO_2进行增强的技术被视为页岩气开采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产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CO_2不仅能够取代水介质对页岩进行压裂作业,还能够高效的驱替页岩中的甲烷,与此同时,也能将CO_2封存与地下,降低了温室作用。CO_2应用于开采页岩气的压裂过程中,具有伤害低、早缝多、节约用水等优点,CO_2能在缝隙中与甲烷进行竞争吸附,有效地驱替甲烷,提高开采率,实现能源的获取,同时更加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