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漏磁检测技术在常压储罐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常压储罐、压力管道等物体进行质量缺陷的检验检测时,最常用到的一种检测技术即是漏磁检测技术,该技术凭借其精准、快速、无需接触被检测物体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得以在铁磁性材料质量缺陷的无损检测之中广泛运用。依据多年的常压储罐漏磁检测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首先简要阐述了漏磁检测的技术原理以及技术特点,然后分析了漏磁检测的影响因素,最后重点针对漏磁检测技术在常压储罐检测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旨在对同行同业者有所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2.
高文玲 《辽宁化工》2011,40(2):169-171
介绍了电磁探伤中的漏磁检测系统及其检测原理和基本结构,定性分析了管道缺陷外形尺寸与形状对漏磁场的影响规律,为漏磁检测缺陷信号研究和实际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提出了应用有限元技术、小波消噪、神经网络及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等对管道漏磁检测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指出了漏磁检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传感器提升力与缺陷漏磁场的仿真研究,介绍了漏磁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给出了漏磁信号与缺陷特征所形成的线性关系,并通过ANSYS分析研究了提升力对漏磁信号的影响。管道漏磁检测中,管道中的焊缝和管道异物等会引起传感器提升力和漏磁检测工具磁化器提升力,并且对获得的漏磁数据有潜在影响。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各种提升力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腐蚀检测上应用广泛,从漏磁检测技术原理着手,分析了其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煜韬 《山西化工》2021,41(2):95-97
长输管线在运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能源输送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必须定期进行管道检查.目前管道检查使用漏磁技术是最成熟的方式,该方法通过漏磁检测器对管道在线进行检测,通过检测,能够准确判断出管道所存在的缺陷、缺陷的程度、缺陷的方位等诸多信息,从而防止发生事故.详细对管道漏磁检测进行介绍,并对管道内检的漏磁技术以及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6.
随着钢管在天然气等石油行业的应用,对钢管产品的生产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钢管上任何存在的缺陷都是事故发生的隐患,尤其处于地下和海上运输天然气的管道,承受管内气体的高压,经受各种腐蚀和结构变形、应力破坏等恶劣条件环境会对管道造成损伤导致管道破裂、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也会对人身安全和自然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所以各国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输油管的缺陷检测评定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小规格的输油管的漏磁检测技术,分析了漏磁检测的原理,管体一般的缺陷形态及成因,介绍了漏磁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标定管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漏磁检测技术在成品油管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猛  牛迎战 《化工机械》2011,38(5):618-619
介绍了漏磁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的检测步骤.通过对抚顺-鲅鱼圈成品油管道的抚顺-鞍山段管道进行漏磁检测,得到了管壁金属损失点的尺寸和分布情况,为今后对金属损失点进行修补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管道内检测技术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拓宽了检测范围,能够实现管道内部、外部的综合检测,同时能够获得更为精准、细致的数据,提高了检测工作质量。现阶段高效使用的检测设备为:超声波检测器与漏磁检测器。本文介绍了管道内检测技术的性能特征,探究了该技术在靖西一线天然气长输管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油田集输管道内的腐蚀检测方法,如漏磁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基于光学原理的无损检测等,这些技术都在不同的油田进行实际应用;本文针对其中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结合近年来防腐蚀的基本技术,预测了油田管道防腐蚀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输油管道裂纹缺陷漏磁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分析埋地输油管道裂纹漏磁检测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连续小波变换能量法在管道裂纹漏磁检测信号处理上的应用。设计了裂纹缺陷漏磁检测实验方案,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了裂纹缺陷不同特征参量(长度和深度)对漏磁检测信号的影响,得出了不同特征参量的裂纹漏磁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能量变化图谱,表明了漏磁检测信号特征与裂纹缺陷之间有特定的定量关系及用漏磁方法检测裂纹缺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检测装置运行速度对管道漏磁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气管道漏磁检测装置运行状态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漏磁检测装置不同运动状态下缺陷漏磁信号与检测装置运行速度的关系。应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了运动引起的电流密度变化和磁化水平变化对漏磁场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有效检测漏磁信号的检测装置运行速度范围为0~6 m/s。  相似文献   

12.
漏磁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效率较高、准确性高的无损检测技术。目前,该技术在储罐底板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储罐底板漏磁检测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现场漏磁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得到更准确的检测结果,使漏磁检测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储罐底板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谭文捷  郭惠 《山东化工》2015,44(2):98-100
从油气管道的腐蚀检测方法分析入手,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应用较为普遍的外腐蚀检测技术(密间隔电位检测法、电压梯度检测法、皮尔逊检测法、多频管中电流检测法、变频-选频检测法)和内腐蚀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法、涡流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和射线检测法),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结合近年来在油气管道腐蚀检测方面的一些应用经验,提出了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管道周向励磁漏磁检测磁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道周向励磁漏磁检测技术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对于检测和定量评定轴向导向缺陷具有潜在优势。磁化器磁路设计是漏磁检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采用磁路计算原理研究管道磁化磁路中永磁体长度、厚度和宽度改变时,管道表面缺陷产生的漏磁场的变化情况,得到了缺陷漏磁场随永磁体长度、厚度和宽度改变时的变化规律。此规律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永磁体磁路设计,改善磁化效果,提高漏磁检测灵敏度,进而为漏磁检测磁路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立强 《化工机械》2014,(3):339-341
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卧式储罐特点,结合对目前漏磁检测的一些研究,提出将漏磁检测技术应用于卧式储罐检测中。分析了影响卧式储罐漏磁检测的因素,设计了卧式储罐内部漏磁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对被测卧式储罐进行连续扫描,且不会对容器造成损伤;在此基础上对检测系统实际应用进行研究,验证漏磁检测应到卧式储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油气管道是石油、天然气运输的通道,管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石油、天然气运输的安全性。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油气管道的腐蚀现象普遍存在,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油气管道腐蚀的现状及其机理,然后介绍了目前主流的油气管道检测技术,分别为超声波检测技术、磁漏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和涡流检测技术,最后提出了一些加强油气管道防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油管的漏磁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腾云  王小保  崔鹏 《辽宁化工》2011,40(2):205-206
简述了漏磁检测技术在油管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了漏磁检测的原理,方法,适用范围。分析了漏磁检测时灵敏度的调节及油管缺陷是否超标的判定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大庆油田许多输油管线存在着防腐层老化、腐蚀状况严重芳情况,急需进行腐蚀检测。在各种管线检测技术中,在线检测技术是保障管道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管道在线检测的原理有多种,漏磁法和超声波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储运销售分公司在役长输原油管线采用的内腐蚀检测技术,主要应用的就是漏磁无损检测原理。本文主要介绍内腐蚀检测技术在长输原油管线大修中的设计、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常压储罐底板腐蚀失效是石化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本文重点介绍了储罐底板漏磁检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石化系统储罐底板腐蚀失效的原因,证实了漏磁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及优越性,说明了漏磁检测技术对石化系统常压储罐底板腐蚀检测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松  杨东凌  卢进  徐龙 《清洗世界》2022,38(3):31-33
随着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发展,管道内检测可以有效降低管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漏磁内检测技术和超声波内检测技术是常用的内检测技术,涡流内检测技术是两种内检测技术的补充。本文主要介绍文昌13-1至FPSO的10寸油气水混输管道在PIG阀门中如何实现管道内检测,该管道PIG阀门仅可以接受3 5 0m m的球体,在油田正常生产阶段,常规的漏磁和超声波检测设备的长度远超P I G阀门的接收设计要求,无法实现海管内检测作业,泡沫涡流内检测技术解决了PIG阀门收智能球的难题。同时,本文介绍了泡沫涡流内检测技术原理和实现形式,泡沫涡流检测是将检测单元内置且高度集成至泡沫球中,利用感应线圈将钢制管道局部磁化,通过管道磁化水平的差异化辨别,进而发现并量化管道缺陷。最后本文介绍了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球体设计克服泡沫球翻转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