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和三维流场理论,应用3D软件Pro/E建立液力变矩器泵轮叶栅流道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YJ380型推土机、叉车用液力变矩器泵轮叶栅的内流场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计算了两种工况下泵轮叶栅流道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并研究了液力变矩器泵轮叶栅叶片出口角这一关键参数对泵轮转矩、变矩器的变矩系数、传动效率的影响.计算分析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应用FLUENT软件进行液力变矩器内流场仿真分析具有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YJ350液力变矩器性能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型发动机对YJ350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要求,对其进行改进.首先,修改循环圆参数,适当减小直径比和形状系数;其次,综合考虑叶片进出口角度对性能影响,对叶片进出口角度进行改进;最后采用基于二次函数环量分配的设计方法设计叶片.对新型YJ350液力变矩器三维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内部流动速度与压力数值解,基于流场数值解预测其性能.将新型YJ350液力变矩器预测性能与原变矩器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液力变矩器满足新的匹配要求且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牵引计算在车辆设计时,根据使用要求,使车辆具有良好的牵引性能,必须进行牵引计算。装有液力变矩器和装有一般机械传动系的车辆的牵引计算,差别并不大。一般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工程机械,如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等,其传动系简图如图1。  相似文献   

4.
在液力变矩器的设计和测绘工作中,循环流道和叶片叶型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困难和复杂的问题。液力变矩器的发展是以叶轮叶片系统与液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能量转换过程的研究作为基础的。目前在变矩器的理论计算中,广泛采用的还是一元束流理论。束流理论是建立在对变矩器的液流流动情况作了一系列基本假设基础上的。这些假设是:叶轮流道中的液流是以中间流线来代表的无限多流束组成;液流的  相似文献   

5.
双泵轮液力变矩器设计与特性计算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双泵轮液力变矩器设计计算中的若干问题,介绍了其在装载机上应用时,其有效直径的确定方法;用单泵轮液力变矩器改制双泵轮液力变矩器时,泵轮切割部位的计算方法及双泵轮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和能容调节特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介绍了对液力变矩器工作轮的测绘,根据测量出叶片与内外环交线的坐标及叶片安放角度参数(叶片的进出口安放角),检查所生产的工作轮叶栅系统参数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对改进设计并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匹配性能提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场的流动特点,以及内部流场对变矩器性能的影响。利用三维软件Creo进行三维实体建模,且采用多重参考系下的雷诺时均N-S方程和三维瞬态流动计算,对由泵轮、蜗轮、导轮以及外壳组成的计算域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数值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实用性,并对变矩器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有液力变矩器的液力计算方法都是以工作轮中间流线叶片的参数(半径、叶片角等)为依据进行计算的。工作轮中间流线叶片角对变矩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工作轮的叶片大都是空间曲面体形状,而且具有变厚度的流线型形状。直接测量中间流线叶片角是很困难的,因为中间流线的位置很难找,同时仅能测量到叶片表面的倾斜角,而不能测得设计计算所需的叶片骨线的倾斜角。本文提出测量叶片中间流线的形状,通过作展开图,确定叶片骨线入口角和出口角的测绘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液力变矩器工作轮叶片的进出口倾角决定了变矩器的性能,是变矩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对一个性能已知的变矩器(例如通过试验),只有了解它的叶片进出口倾角之后,才能分析该变矩器的内部参数。  相似文献   

10.
确定液力变矩器工作轮叶片角度的流线作图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力变矩器工作轮叶片进、出口角度,尤其是出口角,对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检查叶片的实际角度与设计值之间的误差,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此外,为了对一个已有的变矩器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研究,仅仅根据测绘的图纸和试验特性是不够的,必须确定各工作轮叶片的角度,而这些角度参数往往没有现成的数据。总之,测量和确定一个变矩器各工作轮的叶片角度,是生产和科学试验实践中经常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液力传动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目前还不够完善,不能求得足够准确的特性。因此,新研制出的液力变矩器和液力偶合器必须依靠试验来验证。我厂于1982年5月建成产品基本性能试验台,投入使用一年多,先后进行了十余种液力变矩器和偶合器的基本性能试验及出厂性能试验,试验装置性能良好。现将该试验台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流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新型液力变矩器内部三维流场进行数值分析。根据变矩器内部流场的特点提出一定的假设,以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为基础,通过三维模型得到工作液体的控制体,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FX计算变矩器内部流场,得出牵引和制动工况流场的分布特点,使一维束流理论的设计方法得到完善和改进,是进一步提高液力变矩器性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液力变矩器的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力变矩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矩变速元件广泛应用于车辆传动中。通过对某液力变矩器整周模型简化、网格划分,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其进行流体计算,获取了液力变矩器内流场的速度及压力信息,得出全充液状态下的转速比i、变矩比K、泵轮转矩系数λ以及效率η,从而得到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曲线。对样机的台架试验结果与一维束流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者在数值上吻合较好,说明三维流场数值计算方法应用于液力变矩器的性能预测是可行的,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4.
液力变矩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矩变速元件广泛应用于车辆传动中。通过对某液力变矩器整周模型简化、网格划分,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其进行流体计算,获取了液力变矩器内流场的速度及压力信息,得出全充液状态下的转速比i、变矩比K、泵轮转矩系数λ以及效率η,从而得到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曲线。对样机的台架试验结果与一维束流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者在数值上吻合较好,说明三维流场数值计算方法应用于液力变矩器的性能预测是可行的,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5.
液力变矩器叶片建模复杂,在进行调整时工作量大,设计出的叶片其叶片角度与设计目标的一致性较难保证。应用An s ys b la d e g e n对液力变矩器循环圆和叶片进行参数化建模,可以将叶片角度和厚度等参数直接调出查看以及修改,保证了叶片参数与设计目标的一致,而且在需要进行性能调整时能快速地调整叶片的参数,实现液力变矩器流体性能的快速设计。此外,由Ans ys bla de ge n生成的三维模型可以直接导入Ans ys turbogrid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时间短,网格划分的质量高。Ans ys CFX研究表明,应用Ans ys bla de ge n、Ans ys turbogrid软件进行液力变矩器快速设计可以满足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6.
液力变矩器的系列化设计可以使零部件获得很强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基于HY205TC型液力变矩器进行了系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通过一元束流理论的计算、基于ANSYSBladeGen的叶片设计和ANSYS CFX的三元流计算仿真分析、样机的正交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3种叶片组合作为该型号液力变矩器的一个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17.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问题是液力传动设计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车辆或机械的动力经济性能和工作效能。本文讨论在建立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性能的评价参数的基础上,通过电子计算机计算不同匹配的评价参数,用以选择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部门正在研制一种新式的液力变矩器。它在结构上介乎于液力变矩器和液力偶合器之间。与液力偶合器相似的地方是,它没有内环,泵轮和涡轮均为径向直叶片,与液力变矩器相似的地方是,具有固定不动的导轮。其工作原理简图如图1。这种液力变矩器一般没有辅助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19.
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设计软件采用模块式结构,简单易行,摒弃了原有手工设计的不足,提高了变矩器的开发速度及精度,有利于选择最佳方案,保证设计一次性成功.利用所开发的设计软件进行新品设计及对现有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几何参数进行验算,特性计算结果与样机的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为今后新品开发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20.
行业动态     
1985年12月26日,天津市工程机械公司在河北省宜化主持召开了YJ_1-37506型液力变矩器技术鉴定会,有关院、所、厂等九个单位的2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观看了装机使用的录像,并仔细审议了技术文件。一致认为样机研制是成功的,满足了配套主机的性能要求,性能参数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液力变矩器应用到中等马力推土机上的空白,同意鉴定定型,可以小批试生产。该变矩器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研究设计,天津液力机械厂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