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器涂料用环保型苯丙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乳液组成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反应型乳化剂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级乳液,涂膜有较好的耐水性;采用热引发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组成复合引发剂,可使单体转化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2.
杨玉祥  张国亮 《广州化工》2013,(15):109-110,176
采用预乳化-种子法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乳液,系统研究了软硬单体、功能性单体、乳化剂体系、引发剂体系对乳液耐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软硬单体比例为2∶1,较少量的丙烯酰胺、阴非复配乳化剂体系、多次加入引发剂,可使乳液耐水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作乳化剂的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单体,脂肪酸甲酯磺酸钠C16-MES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根据Davies法计算了C16-MES的HLB值在12.8左右,并且考察了乳化剂用最、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单体配比对聚合稳定性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以C16-MES为乳化剂制备的不同单体配比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稳定,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速率增大;引发剂用量相同时,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的丙烯酸酯乳液聚合速率大于热引发体系.乳胶粒的粒径都在103~200 nm.  相似文献   

4.
苯丙乳液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裕平 《化学与粘合》2003,(4):198-199,206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共聚物乳液。在确定配方成分及工艺条件下,采用改变引发剂的用量、酸性单体的用量、乳化剂体系的不同配比及不同pH值,研究乳液的粘度和耐水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小妹  欧晃栋 《涂料工业》2000,30(12):11-12
采用种子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对乳液、转化率及涂膜光泽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配制水性油墨的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单体组成、配比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苯丙聚合物乳液,研究了乳液聚合过程中的制备工艺、引发剂类型、乳化剂用量、种子乳液的乳化剂用量、预乳液和引发剂的滴加速率对不同阶段的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单体滴加工艺制备的乳液粒径最小;引发剂种类对粒径无影响;乳化剂用量为10%时,乳液的粒径为96 nm,且分布宽度最窄,在种子乳液中乳化剂用量为40%时,乳液粒径最小,为104 nm;当预乳液滴加速度小于163 mg/s,引发剂滴加速率小于11.5 mg/s时,粒径未有变化。TEM测试表明了乳胶粒在整个乳液聚合过程中的成核长大的机理,并得到乳胶粒形貌可控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用量、环氧树脂用量及功能单体用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DSC对乳液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8.
高羟基含氟丙烯酸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俊  闫福安  陈少双 《中国涂料》2009,24(1):35-38,42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作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方式合成了高羟基丙烯酸乳液,并在后期补加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提高了单体的转化速率。系统地研究了乳化剂用量、羟基单体、氟单体、硅单体含量等因素对涂膜性能的影响。最后,将制备的丙烯酸羟基组分同水性固化剂配制成双组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清漆,并分析清漆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对碱溶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SDS/OP-10)为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KPS/Na 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当w(复合乳化剂)=6%和w(氧化还原引发剂)=0.8%(均相对于单体质量而言)、m(OP-10)∶m(SDS)=1∶2和m(KPS)∶m(Na HSO3)=2∶1时,乳液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配比、聚合工艺、功能性单体的种类和用量、软/硬单体组成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核壳型环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环氧一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用量,环氧树脂用量及功能单体用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复合乳化剂用量为4.5%,引发剂用量为0.6%,环氧树脂E44用量为5%,官能单体MAA用量为2%时能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相似文献   

12.
核壳型丙—苯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证明,根据粒子设计所制备的丙-苯乳液为核壳型复合乳液,且该乳液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滴加速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讨论了软、硬单体配比、丙烯酸含量及交联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复合交联型水性纸塑复膜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化学与粘合》2008,30(3):57-59
介绍了一种水性纸塑复膜胶的制备方法。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和交联型功能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单体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工艺进行合成。讨论了单体的选择及配比对乳液性能和纸塑复合的影响、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引发剂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最佳配比是1.6~2.3:1,乳化剂和引发剂最佳用量分别为总单体量的0.98%和0.60%。制得的乳液粒径细腻、固含量高、黏度适中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主要单体,选用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乳化剂为复合乳化剂体系,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制备了一系列分子链中含有叔胺基的甲基丙烯酸氨烷基酯共聚物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共聚物结构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单体配比、复合乳化剂及引发剂用量等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MMA/MBA质量比为6/3/3,复合乳化剂体系及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4.5%和0.65%时,制得的乳液黏度、粒子粒径和滤出物含量总体上最小,乳液最为稳定,共聚物的T_g为40.8℃。该材料可用于pH敏感型包覆材料,用其包衣的药片在人工胃液中20min左右即可完全崩解,具有很好的崩解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叔碳酸乙烯酯改性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半种子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10复配为乳化剂,合成了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阴离子/非离子质量比和叔碳酸乙烯酯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种子单体加入量以及单体进料速率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乳化剂用量为3%、阴离子/非离子为1:1、叔碳酸乙烯酯用量为30%;聚合温度为76℃、引发剂用量为0.4%、种子加入量为10%、进料周期为4h,聚合过程稳定,乳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反应性乳化剂对苯丙乳液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羟丙磺酸钠(HPMAS)]的作用下,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性单体,合成了性能优异的无皂苯丙乳液。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链转移剂和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无皂苯丙乳液的适宜条件(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是:w(HPMAS)=4%,w(引发剂)=0.8%,w(链转移剂)=2%且前期加入。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型水泥外加剂,着重讨论了以丙烯酸酯类和苯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和半连续工艺合成水泥改性型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方法,研究确定了丙烯酸酯类共聚乳液合成的配方设计及单体、乳化剂、引发剂、链转移剂等组分对制备所得的共聚物乳液结果的影响.在丙烯酸用量为单体总量的4%,阴、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使用,乳化剂的量占单体总量的2.5%左右,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5%时制备的苯丙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8.
蔡婷  艾照全  鲁艳 《粘接》2014,(9):61-64
以DNS-86和F-6为复合可聚合乳化剂APS为引发剂,MMA、BA为单体采用半连续法制备20%固含量种子乳液,以种子乳液为介质,选用4种不同类型乳化剂:非离子可聚合乳化剂F-6,阴离子可聚合乳化剂DNS-86、常规非离子乳化剂OP-10、常规阴离子乳化剂SDS进行不同组合,同时滴加预乳化液、引发剂、缓冲剂直接二次成核制备62%固含量二元粒径分布乳液。重点研究了乳化剂复合方式、用量及配比、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稳定性、乳液流变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合成条件: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丙烯酸(AA)、软硬单体比例、乳化剂以及反应温度的影响,得出:用K2S2O8做引发剂能得到稳定的PUA乳液,适量的AA有利于涂膜的附着力,硬单体的比例增大有利于涂膜的耐水性;乳液聚合只用少量的、适当比例的乳化剂就能得到稳定的复合乳液;聚合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孟瑜  李秋  王蘅 《中国涂料》2005,20(6):19-20,23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使有机硅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共聚,分析了乳液酸碱性,乳化剂、引发剂用量,软硬单体不同比例等条件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