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0,(10):80-85
伦敦零碳馆案例原型取自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贝丁顿(BedZED)零碳社区。建成于2002年的贝丁顿社区拥有包括公寓、复式住宅和独立洋房在内的82套住房,另有大约2500平米的工作空间。每套住宅都配有露天花园或阳台,体现了住宅高密度与舒适生活的完美融合。社区位于英国伦敦南部,距市中心20分钟车程,它的建成为可持续建筑创造了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4.
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是我国第一个零碳建筑,它是根据英国贝丁顿社区的技术体系和逻辑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而设计的。文章全面介绍零碳馆的设计特点和应用的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6.
对于如何设计建筑物和道路布局,以适应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ZEDfactory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在上海2010年世博会上展出的伦敦案例零碳馆就是一个典范,它展示了如何在中国上海独特的气候环境下构架零碳建筑模式。这种建筑模式还可以组建成整个高绿化度的街区。 相似文献
7.
8.
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建筑设计方案揭晓,方案充满创新元素和惊人理念,注重都市空间的生活质量,宣导未来城市科技和自然融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2010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馆以"城市交响曲"为主题,呈现了岛国多元文化的融洽与和谐,以及花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馆的超大型基坑邻近并局部跨越运营中的地铁8号线;其钢结构从33m起层层外挑,最大达36m。为此,土建施工采取措施解决了基坑施工、筒体结构施工和异形内倾幕墙安装工艺等关键施工技术,使中国馆这一特殊结构得以保质、保量、安全顺利地竣工。 相似文献
12.
13.
Mass Studies 《时代建筑》2009,(4):108-109
受中国的大陆文化和日本海洋文化的影响,在国际全球化得趋势下,韩国将渗透其中的国外文化逐渐混合掺杂,来定义当代韩国社会。因此,韩国馆的设计以"融合"为主题。建筑设计为"符号"(标志)和"空间"的融合体:符号即为空间,空间即为符号。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荷兰馆的设计。这是一条街,一条快乐街,起伏的步道、鲜艳的色彩、体现着荷兰风格各异的建筑,带给观众欢快、轻松、及高科技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建筑的“中国性” 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的现代性为背景,以建筑的"中国性"为核心议题,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解读其表象背后的内容和意义,指出中国馆的设计属于"中国式媚俗",中国馆建筑被意识形态"异化","中国性"不过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6.
由重庆大学与德国不莱梅艺术大学合作设计的2010年世博会重庆馆的投标设计工作历时1年多。主题演绎部分对重庆馆"山地森林城市·重庆"这一主题的由来和涵义作了阐释;展示设计部分则介绍了从方案构思到具体设计的各个环节,并对重庆馆的建筑方案特点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的设计构思及环保技术的运用。张永和、刘家琨两位建筑师通过对话的形式分析和切磋了该建筑的设计策略、建筑元素、表现形式、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并由此引发出对推理与感性、炫与不炫等建筑问题的探讨;进而从表现与内涵的关系出发对非常建筑的设计新作进行评价,并总结了非常建筑的设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从概念到现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永久性建筑不完全工程档案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文章记述了对世博主要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的项目建筑师的采访,如实呈现建筑师视角下从设计到建造的过程。访谈述及工程的难度和限制,以及建筑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