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线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判决算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方飞  李云 《通信技术》2010,43(6):137-139
传统上的水平切换处理方法已经应用在同一接入技术的网络中(如无线蜂窝网络)。随着多种异构无线网络的出现,下一代网络必须支持垂直切换技术以保证用户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内一个网络时仍然保持连接,垂直切换作为多网融合的基础,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垂直切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同时使用多种切换技术以解决不同环境下的切换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异构网下多终端协同的垂直切换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它分为2部分:切换时机的判断和虚拟终端的构建.首先采用模糊逻辑判断切换的时机,然后采用层次分析算法与简单加权求和结合的方法选择虚拟终端的最优构成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降低切换次数和不必要切换率,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应用需求和用户偏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的垂直切换技术普遍不能满足多网络下的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垂直切换算法。首先根据接入终端网络的信号强度、网络负载、误码率和网络阻塞率以及用户业务对网络的实际需求偏好建立多条件相关的切换概率分布,计算出先验切换概率;然后通过贝叶斯决策算法计算出后验概率来进行判决比较,从而选取最优的接入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实现不同接入技术之间的垂直切换,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切换,提高了切换成功的概率,而且还能在维持各网络平均负载达到30%~40%时减轻通信热点的阻塞情况,为用户提供更优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宁磊  王振永  杨明川 《移动通信》2011,35(20):60-63
文章首先介绍了层次分析(AHP)法,然后阐述了一种基于AHP的垂直切换算法,提出了基于目标代价函数的网络选择策略过程。对一个典型的切换场景进行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这种具有多属性决策的垂直切换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异构网络中,采用多决策属性的垂直切换算法难以动态调整网络属性的权重值,从而无法满足用户服务质量(QoS)的需求问题,文章以接入最优的异构无线网络和保障用户QoS为目标,提出基于模糊层次—熵权法的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首先,根据用户对网络属性的不同要求,采用主观模糊层次赋权与客观熵权法结合的方式构建网络属性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各种无线接入网络共存的异构网络环境,而垂直切换技术是融合多个异构接入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垂直切换包括三个阶段,即系统发现、切换决策和切换执行。文中主要研究了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垂直切换判决策略,并与移动垂直切换技术相结合,实现了WLAN/UMTS网络间的垂直切换,通过仿真表明该方法在吞吐量和切换时延方面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郭稳涛 《移动通信》2016,(12):55-58
为了解决车载移动终端在异构网络环境下无缝切换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简单加权法,分析了垂直切换过程中目标发现、切换决策和切换执行三个关键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垂直切换判决策略。通过实验验证,表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异构网络环境中切换时延和吞吐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B3G或者4G无线网络体系致力于集成各种异构无线接入网络,其中一个主要的设计课题是支持垂直切换的研究。该文将多属性QoS考虑在内,针对各业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INR(信干噪比)和层次分析法(AHP)的SAW(简单加权法)垂直切换算法(SASAW)。它综合考虑SINR的影响以及要获得同等数据速率情况下,目标网络需要的等效SINR数值、用户通信代价、网络可用带宽等来构造属性矩阵做切换判决。为了评估性能,考虑3GPP定义的4类业务,利用层次分析法中的特征向量法来决定各个QoS属性之间的权重关系,构造比较判决矩阵并检验其一致性;根据判决矩阵,利用特征根法获得权重向量;最后根据属性矩阵和权重向量,利用SAW垂直切换算法进行判决。通过对算法的通过率、丢话率、垂直切换次数、平均用户代价等的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根据各业务特点综合考虑各属性间关系,获得优良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QoS满意度评价的mSCTP垂直切换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QoS满意度评价的mSCTP垂直切换决策方法,扩展了mSCTP的性能估计、QoS评价和垂直切换决策功能,根据不同应用类型的特定QoS需求进行单独QoS满意度评价和决策,并选择能够提供足够QoS保障的最恰当网络作为切换目标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QoS进行自适应的切换决策控制,有效减少切换次数和优化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大多数网络选择算法没有充分考虑用户基于业务的网络偏好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偏好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业务需求、用户偏好及网络性能差异,通过层次分析法和距离分析法分别计算用户对各候选网络的主观和客观偏好权重,根据用户策略动态确定综合权重,并由此结合各属性权重计算网络性能,选出最优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选择接入网络,并当用户在网络边缘做兵乓运动时有效减少切换次数。  相似文献   

11.
刘军  李晓楠 《通信学报》2013,34(2):65-72
针对WLAN/蜂窝异构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切换判决算法。算法综合考虑了网络状态及用户业务特征,分别采用SAW法和TOPSIS法对网络组合权向量进行了计算,仿真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TOPSIS法与SAW法相比,更适合时延敏感业务的网络切换判决。  相似文献   

12.
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高速移动的终端用户需要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然而,在垂直切换过程中,由于终端用户对网络选择的偏好不同以及切换之后网络连接时间和状态难以得到保障,无法满足用户的切换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支持终端用户高速移动的基于认知自选择决策树的垂直切换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网络属性和终端运动趋势建立相应的切换概率分布,然后根据用户偏好选择相应的决策树进行决策,最后通过对切换后终端的业务类型和运动状态进行反馈分析,提出了反馈认知决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高速移动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下的切换质量,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切换,保证了网络的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用户在异构网络中的服务质量(QoS),减少切换产生的乒乓效应,文中提出了一种LTE和WLAN网络垂直切换新算法。该算法考虑了衰落对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影响,基于RSS选出目标网络,根据用户移动速度并结合代价函数选出最佳网络,代价函数中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时延、资费和用户偏好等参数的权重。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的垂直切换算法有效降低了“乒乓效应”,并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网络切换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用户的网络连接,同时能够以较强的信号传输网络数据。网络切换技术的性能对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切换算法多数存在严重的乒乓效应,这不仅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损害用户的QoS。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异构网络垂直切换方案,主要从触发切换、网络选择及判决切换等方面进行优化。在触发切换时将垂直切换考虑成必要切换和择优切换,通过Q-Learning(QL)算法在选择网络时优化垂直切换;然后以QoS为条件,在判决切换时加入驻留定时器,从多角度减少用户切换次数,降低乒乓效应对异构网络垂直切换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强化学习的异构网络垂直切换方法可以在保证QoS的条件下有效减少用户切换网络的次数,短时间内频繁切换的情况也有所改善,降低了乒乓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涂国勇 《通信技术》2009,42(7):229-232
异构无线网络研究的关键之一在于按照用户的应用要求,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垂直切换。文章面向多模移动终端提出交互式垂直切换中间件架构,描述了架构的功能组成体系,阐明了在多模移动终端上交互式简单快速地设置垂直切换所需参数或权重的界面。给出了按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垂直切换的中间件实现流程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6.
车联网中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垂直切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需要在车联网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垂直切换,针对垂直切换技术普遍不能支持 WAVE, WiMAX和3G cellular间的垂直切换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垂直切换算法。首先,根据接入网络的信号强度、传输速率、误码率和网络阻塞率以及车辆终端的速度和运动趋势建立多条件相关的切换概率分布,计算出切换先验概率;然后通过贝叶斯决策算法计算后验概率并进行决策分类,从而选取最优网络接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地实现WAVE,WiMAX和3G cellular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垂直切换,而且避免了乒乓效应,保证了网络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7.
异构网络是移动互联网的热门发展方向,切换技术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异构网络,对其垂直切换技术进行研究.采用系统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方法,解决目标代价函数中不同属性的加权系数计算问题,为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网络状态时进行网络切换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公网集群系统的小区切换算法.在公网集群系统中,多个群组用户同时进行越区切换,可能造成信令风暴,导致更高的切换时延,降低了小区切换成功率.通过引入桥梁群组用户这一概念,通过桥梁群组用户同时连接2个网络,利用2次垂直切换代替一次水平切换的方法,避免了大量群组用户同时发起切换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移动自组织网络为准备切换的集群用户组成一个小网络,桥梁群组用户带领其他群组用户切换的方法比传统切换算法的切换成功率高,切换时延更短.  相似文献   

19.
异构网络垂直切换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复杂于同构网络的水平切换,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涉及不同的网络参数,需要根据这些参数进行综合决策.文中提出了一种切换机制,终端自适应的调整网络接口开启间隔,以低能耗的方式监测RSS来发现链路状态良好的可用网络,并以综合QoS最佳判决函数选择目标网络,满足业务与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在异构网络环境选择最佳的接入网络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综合赋权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在用户端采用层次分析法判断用户偏好,在网络端采用基于指标相关性的客观赋权法判断网络客观状态,结合基于离差极小化的综合赋权法得到最终权重,并运用理想值近似排序法进行网络排序,接入最佳网络.基于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根据不同业务结合网络性能及用户需求,减少频繁切换,提高网络的选择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