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种子乳液法合成具有核/幔/壳三层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树脂(ACR),讨论了幔层和第三单体丙烯酸乙酯(EA)对ACR改性硬聚氯乙烯(R-PVC)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幔层的引入、EA的加入提高了ACR对R-PVC的改性性能,EA的加入还可以提高PVC/ACR混合体系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环氧树脂改性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DGEBA))核壳乳胶粒子。采用激光粒度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核壳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BA/P(MMA-ITA-DGEBA)乳胶粒子确为核壳结构,双酚A型环氧树脂已经被成功接枝到核壳乳胶粒子上,由于ITA、DGEBA链段的存在,导致壳层PMMA玻璃化转变温度的(Tg)升高。  相似文献   

3.
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去几十年,由于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在合成聚合物材料的抗冲改性和增韧、涂料、粘合剂等诸多领域的成功应用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从热力学和动力学2 个方面探讨了形成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条件,介绍了该类粒子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加料工艺、引发剂体系、乳化剂用量及复配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采用连续滴加单体的加料工艺,选用复配乳化剂体系,在较低的乳化剂用量条件下,使用高效低温引发剂,在50℃引发聚合,合成了固含量为42%,平均粒径为64.9 nm,窄分布的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5.
成膜助剂在多层核/壳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一种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系水性木器涂料专用乳液为成膜物质,在制漆过程中应用不同种类的成膜助剂.研究了成膜助剂对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体系黏度,以及漆膜耐水性等的作用规律,得到了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高性能水性木器涂料.  相似文献   

6.
PMMA/PAN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粒径分布较窄的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乳液粒子后,以此乳液粒子为种子,以丙烯腈为壳层单体,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分布更窄、具有核壳结构形态的PMMA/聚丙烯腈(PAN)复合粒子,测定了核及核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并用透射电镜表征了其核壳形态特征。结果表明,PMMA/PAN核壳粒子的壳层厚度约为20nm,粒径分布要比PMMA粒子的窄。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酸酯无皂核壳乳液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无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PBA/PMMA核壳结构的复合乳液,研究齐聚物用量及配比、温度,DDM对齐聚物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引发剂浓度,齐聚物浓度等因素对核壳乳液聚合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多层核壳结构的ACR树脂。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体系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用量的不同及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加入方式对ACR的转化率、乳胶粒的粒径和PVC/ACR共混物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剂和还原剂用量增加后,乳液聚合各个阶段的转化率提高,乳胶粒的粒径变大,明显改善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过量的还原剂起阻聚和缓聚作用,采用分阶段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有利于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MMA-ITA)]核壳乳胶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非水酸碱滴定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 nm,其中,PBA核平均粒径为290 nm;通过接枝共聚物P(MMA-ITA)实现了核壳间的化学键连接.  相似文献   

10.
核壳型环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环氧一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用量,环氧树脂用量及功能单体用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复合乳化剂用量为4.5%,引发剂用量为0.6%,环氧树脂E44用量为5%,官能单体MAA用量为2%时能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热固型核壳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及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作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实验讨论了不同合成工艺的核壳设计及反应温度、中和度等因素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引发剂对单体转化率及凝胶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固化方式对乳液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甘孟瑜  刘娟  杨治国 《涂料工业》2005,35(6):5-8,62
采用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乳液的软硬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及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比例为1∶1.25~1∶1、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分别为0.5%和3%~4%、聚合温度为(80±1)℃时得到的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采用FT-IR、TEM、DSC对聚合物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核壳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丁酯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甲基丙烯酸等为交联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得到核壳乳液型弹性涂料。研究了乳化剂、单体的用量和不同的核壳单体质量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当m(MMA)∶m(BA)为36∶75,十二烷基磺酸钠(DBS)和壬基苯基聚氧乙基醚(OP-10)乳化剂的质量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4%,种子乳液的用量为10%时,膜的拉伸强度、吸水率小、耐水性好及成膜性能最佳;采用分批加料的滴加方式可使聚合反应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具有核壳相反转特性的丙烯酸酯/硅氧烷共聚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适量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以过硫酸铵和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复合引发催化剂,采用一步乳液聚合法(即自由基共聚与缩聚反应同步进行),制成了涂料用,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核)/硅氧烷(壳)共聚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硅氧烷用量,乳化剂种类,乳液放置时间对共聚物乳胶粒形态及其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放置一定时间后,乳胶粒结构发生相反转,最终变成以聚硅氧烷为核,聚丙烯酯酯为壳的热力学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皮革用丙烯酸酯乳液。并讨论了乳胶粒核层和壳层的温度、核壳单体质量比、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以及交联剂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乳胶粒是软核硬壳、核壳质量比为1∶4、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25℃并在反应过程中加入交联剂时得到的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2阶段方法合成了高亲水单体含量的核-壳结构醋丙乳液,第1阶段以水溶性引发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核,第2阶段以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在核表面引发聚合成壳。并对乳液形貌、结构及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乳液具有凝胶率低、稳定、力学性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具有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迪  徐桂龙  胡健 《化学与粘合》2012,(5):48-50,57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聚合性乳化剂SVS制备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和DSC表征乳胶粒化学组成和玻璃化温度。考察聚合性乳化剂SVS与有机硅单体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和制备乳液耐水性能的影响。DSC测试结果表明乳胶粒具有核壳结构;在SVS用量为2.5%(wt),有机硅单体用量为3.0%(wt)时,乳液稳定性和乳胶膜的耐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介绍了它们在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抗冲击改性剂和增韧剂、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的应用,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并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单体、反应温度、聚合工艺等对乳液合成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m(引发剂)∶m(总单体)=0.4∶100.0,m(乳化剂)∶m(总单体)=2.2∶100.0,m(苯乙烯)∶m(丙烯酸丁酯)=1∶1,反应温度控制在80~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