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白质分子聚集状态对大豆蛋白溶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聚集状态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 (SPI)和大豆浓缩蛋白 (SPC)的功能与性质 .SPI 1、SPI 2和SPI 3以及SPC 1和SPC 2的溶出活化能分别为 1 5.63 ,2 4 .2 0 ,1 7.3 1 ,1 6.1 3和 4 .3 1kJ/mol.SPI 2在蛋白质分子之间形成二硫键 ;SPC 2在蛋白质分子间通过二硫键结合成为聚集体 ,而聚集体之间以很弱的范德瓦尔斯力结合 ;SPI 1 ,SPI 3和SPC 1具有较高的粘度且在模拟肉制品中的性能较好 .结构分析表明 ,蛋白质分子形成聚集体 ,但聚集体之间通过疏水键和氢键结合 .导致大豆蛋白产品的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聚集状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加热以及闪蒸过程中工艺条件的不同 .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糖基化蛋清蛋白质的分子特点,对糖基化蛋清蛋白的凝胶性、巯基数、疏水性、分子柔性和Zeta电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糖基化改性可使蛋清蛋白质的凝胶强度增加112.51%,持水性增加18.89%。在糖基化反应过程中,蛋清蛋白的构象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蛋白质分子部分展开,包含于分子内部的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二是蛋白质分子间或分子内形成了二硫键,使总巯基含量下降。此外,糖基化反应使蛋清蛋白的表面游离ε-NH2数目减少,使得蛋清蛋白所带正电荷数减少,从而降低了蛋清蛋白的等电点。  相似文献   

3.
肌肉品质是肉类生产者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肌肉蛋白质的状态是影响肌肉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小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s HSPs)作为一种热应激蛋白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中。该蛋白具有抗细胞凋亡和分子伴侣功能,可促进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的正确装配和折叠,影响肌肉品质的形成。简述了s HSPs的结构和功能,并综述了其对肉品品质形成的影响,特别是对肌肉类嫩度、色泽和保水性的作用,以期为提高肉品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般,蛋白质是由大约20种氮基酸相结合而成的肽所组成,这些肽又连接成长链状的多肽.链状的多肽三元折叠起来,形成各种蛋白质的独自空间结构。蛋白质被加热之后,这种链状三元结构就被破坏而形成了新的结构,或在分子间互相缠绕,于是就生成了变性蛋白质.归根结底,蛋白质所表现的种种物理化学诸性质,就是蛋白质分子链的空间结构状态的变化。我们对蛋白质进行种种处理.就是根据需要使其变成变性蛋白质,简言之,就是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而形成新的空间结构。形成这种分子空间结构(立体结构)的原动力主要是肽基相互间的氢结合或氨基酸残基侧链间的结合(特别是疏水结合)。未变性大豆蛋白质的分子长链就由于这种力量而折叠成坚实的状态,为了使其变性,就需要采取某种手段,将此种结合(氢结合、疏水结合等)切除。一般使大豆蛋白质变性的常用手段,几乎都是在水的存在下用加热的方法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研究蛋白质凝聚凝胶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蛋白质形成的凝胶会影响食品的质构和品质,所以研究蛋白质凝胶对于食品科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蛋白质形成凝胶的机理过于复杂,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来研究.介绍了用于蛋白质凝胶研究的最新技术进展,如原子力显微镜(AFM),共聚焦激光显微镜(CSLM)和漫射波光谱(DWS).与传统研究凝胶的方法如动态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相比,这些新方法简化了样品的预处理,有实现在线测定的可能.由于样品处于天然状态,所以反映的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加上高分辨率,可以实现蛋白形成凝胶过程分子水平的可视化.因此,采用以上的新技术可以为研究蛋白凝胶的形成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微胶的制备、形成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微胶具有优异的尺寸效应、生物兼容性和疏水分子荷载能力,可望成为新一代功能性食品配料。本文对蛋白微胶的制备技术,形成机制及调控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蛋白质聚集行为控制与蛋白质微胶形成的关系;提出营养微胶的概念;对蛋白质微胶形成时蛋白与植物多酚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蛋白质微胶的界面吸附行为和凝胶特性及其在真实食品体系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淡水鱼肉蛋白质组成及其在鱼糜制品加工中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鱼肉蛋白质组成、鱼糜凝胶特性的测定及SDS-PAGE凝胶电泳,研究了鲢、鳙、草、鲫四种淡水鱼鱼糜凝胶特性及其凝胶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组成的变化。四种淡水鱼肉粗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同,但凝胶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是四种淡水鱼肉的盐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在鱼糜制品加工过程中,盐溶性蛋白质、水溶性蛋白的比例逐渐下降,而不溶性蛋白比例逐渐上升。弹性凝胶体的形成始于盐擂阶段,主要形成于低温凝胶化阶段。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显示,肌球蛋白重链的量在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明显减少,而肌球蛋白轻链和肌动蛋白的量几乎未发生变化。肌球蛋白重链在内源转谷氨酰胺酶作用下,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的ε-(γ-Glu)-Lys共价交联,形成了网络状的不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8.
水分在酱油制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酱油制曲过程中,随着蛋白分解酶等的形成,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等也发生分解,形成肽、氨基酸、还原糖等低分子的物质。以肽为主的低分子物质,反过来又促进曲霉菌的生长和蛋白分解酶的形成,这二者之间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而曲料中的水分,则是完成上述作用的重要媒介。认识这一点,从而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对于提高制曲的蛋白分解酶活  相似文献   

9.
真空减压法可显著缩短皮蛋加工周期,但此技术下皮蛋蛋清凝胶形成的机理还未知。因此,本文研究真空减压法下腌制皮蛋蛋清形成凝胶过程中,蛋清水分迁移、蛋白质构象变化、微观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变化等,以探究其凝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皮蛋腌制过程中,蛋清蛋白的疏水性先增加后降低,适宜的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维持蛋白质凝胶结构的稳定;蛋清蛋白的浊度显著增大而溶解性显著降低,Zeta电位增大了1.13倍,静电斥力的增强有利于有序线性蛋白质聚集体的形成,形成了透明的凝胶;α-螺旋结构的相对含量减少至13.00%,而β-折叠和β-转角分别增加至54.00%和20.40%,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转化为β-结构来参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聚集;维持蛋白质凝胶的分子间作用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是离子键、二硫键、疏水相互作用和相对较少的氢键;通过以上的相互作用,皮蛋蛋清最终形成了规则的包埋着大量结合水的三维纤维网络凝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磷酸化手段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并从微观分子特性和宏观凝胶特性两个尺度评估了联合处理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加工性质的机理。结果表明,500 W超声辅助磷酸化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浊度最高,这表明处理后的蛋白质发生了适度聚集。其次,超声辅助磷酸化处理有助于降低大豆分离蛋白的分子柔性并导致游离巯基减少,这说明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了有利于提升凝胶特性的改变。通过进一步分析凝胶特性发现,500 W条件下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持水性、凝胶强度和弹性均为所有处理组中的最高值。同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也说明超声辅助磷酸化有利于大豆分离蛋白在凝胶体系中形成更有序规则的网状结构。本研究从多尺度研究并发现了超声辅助磷酸化处理是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分子及凝胶特性的有效手段,为食品蛋白质改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豆分离蛋白热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粮油加工》2009,(8):72-75
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热压,探讨了经热压后大豆分离蛋白亚基、维持大豆分离蛋白分子构象的分子作用力及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热压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亚基无显著改变,分子作用力增强,蛋白质功能特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四种常见豆类蛋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绿豆、红豆、黄豆及芸豆四种常见豆类蛋白质的特性。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流变仪和质构仪测定这些豆类蛋白在热变性过程中以及形成凝胶后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具有较大的性质差异,豆类蛋白质凝胶硬度大小顺序为:芸豆绿豆大豆红豆。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蛋白质加热前后的微观形态变化,与加热前相比,加热后豆类蛋白形成明显的热聚集,分子之间形成紧密连接。  相似文献   

13.
乳清蛋白-大米淀粉混合体系动态流变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清蛋白和淀粉因其较好的凝胶形成特性而被广泛用于食品配料。通过动态流变仪研究乳清蛋白-大米淀粉混合体系的动态流变性,并同时考虑了离子及离子强度对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比例低于50%时,乳清蛋白-大米淀粉混合体系升温过程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明显低于乳清蛋白,而当淀粉比例升至50%时,最终的G'和G"已经远远超过乳清蛋白;此外,降温过程中混合体系的最终G'和G"也远高于乳清蛋白,表明蛋白质淀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增强对混合凝胶的特性有一定的协效性,强化了形成的凝胶网络。随着盐离子浓度的提高,混合体系的G'和G"均持续降低,表明盐离子和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淀粉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弱化了形成的凝胶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不溶性大豆浓缩蛋白物理改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研究了醇法浓缩大豆蛋白(ALSPC)的物理增溶机理。通过蛋白质溶出物分布可知,分子间力均匀作用于各个ALSPC蛋白分子,而MSPC蛋白分子则通过共价键形成聚集体,聚集体间无任何形式的作用力。荧光光谱证明疏水性基团处于聚集体内部,因而具有可溶性蛋白结构。对可溶性聚集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关于多元酚与蛋白质反应的研究进展。由低分子的酚与可溶蛋白反应推断单宁-蛋白质复合物主要靠氢键和疏水键作用而形成,不存在共价键结合以及浓度、pH值对多元酚蛋白质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1.2.2 对蛋白质伤害 自由基对蛋白质伤害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使蛋白质肽链断裂。 第二类是蛋白质分子发生交联聚合而生成变性高聚物,是蛋白质分子一种链式聚合作用。 第三类是蛋白质结构上氨基酸发生氧化脱氨之类反应。 第四类是自由基攻击酶蛋白,使其改变结构而导致酶的活力丧失。如自由基作用于酶蛋白中巯基,使成为二硫键结  相似文献   

17.
张敏  郭顺堂 《食品科学》2007,28(8):69-71
本实验研究了形成花生组织蛋白的原料组成成分对产品蛋白质溶出率的影响。原料在含水量13%,膨化温度170℃,主轴转速2000r/min下进行挤压处理。结果显示,脱脂粉中脂肪含量的增加,会降低蛋白组织化程度,产品的蛋白溶出率增加;增加原料中淀粉含量,提高了组织蛋白的水溶性,其中添加支链淀粉不利于蛋白分子间的交联,使产品的蛋白溶出率增加;预糊化淀粉对蛋白分子交联的作用强度高于支链淀粉的作用;蛋白糖对蛋白分子重排和结构重组产生重要影响。卵磷脂对于蛋白质交联的作用强度处于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之间。  相似文献   

18.
由多酚、蛋白质引起啤酒非生物混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啤酒是一种成分复杂,稳定性不强的胶体溶液,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啤酒混浊,但啤酒混浊物的主要成分是多酚、蛋白质所引起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多酚、蛋白质由于分子间的亲和性不同而形成啤酒混浊复合物的原理以及由活性蛋白、活性多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机制;最后还讨论了由多酚和蛋白质形成混浊物的动态无差异曲线图,从而从分子的角度对啤酒混浊物形成机制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并且就如何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全宏  李娜 《食品科学》2006,27(11):244-248
采用离子交换和SDS-PAGE分离纯化浓缩苹果汁中蛋白质,并对其进行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于浓缩苹果汁中的蛋白质组分有两种,一种是苹果本身的蛋白(蛋白Ⅰ),另一种是果汁加工中的外源酶蛋白(蛋白Ⅱ)。蛋白Ⅰ分子量很小,为25kDa,疏水性氨基酸含量高,易和酚类物质结合产生后混浊。蛋白Ⅱ分子量均大于31kDa,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其脯氨酸含量极少,认为其不直接参与后混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高压脉冲电场作用下蛋清蛋白功能性质和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高压脉冲电场(PEF)作用下蛋清蛋白功能性质与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25~35kV/cm PEF处理100~800μs可引起蛋清蛋白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展开,疏水基团和巯基外露,蛋清蛋白的起泡和乳化功能提高,当PEF处理强度(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增加时,蛋白质结构改变程度增加,蛋白质表面疏水基团和巯基增多,则会发生疏水作用和二硫键交联作用,SDS-PAGE电泳显示蛋清蛋白形成蛋白质聚集体,溶解度下降,蛋清蛋白起泡和乳化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