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城市的建设是人与历史,文化与艺术长期交互作用生产出来的结晶,它包含着历史,在形式上反映着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观念。就我国来说,一二线城市的中心普遍存在着很多旧建筑,如何去保护和改造,是一项十分重要又极其庞杂的综合型规划、管理和设计的课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就城市一般性的旧建筑外立面改造实践中的现代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一、影响旧有建筑外立面改造的因素分析建筑人员在对旧有建筑进行改造时,应对多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高速的发展期使得国内各个行业基本上都在持续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不例外。由于我国的城市发展起步晚,在早期的城市建筑设计中一味地建设施工,忽略了城市环境的因素,这就使得一些城市建筑不能良好地融入到周围环境中去,失去了建筑原有的美感。近年来,我国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高度融合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已经对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融合有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也在协调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高速的发展期使得国内各个行业基本上都在持续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不例外。由于我国的城市发展起步晚,在早期的城市建筑设计中一味地建设施工,忽略了城市环境的因素,这就使得一些城市建筑不能良好地融入到周围环境中去,失去了建筑原有的美感。近年来,我国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高度融合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已经对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融合有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也在协调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繁荣的背后,也暗藏着巨大的建筑浪费,存在着高能耗.低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遏制和解决建筑浪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新型工业建设项目已经开始向城市的周边发展,城市内部的旧工业区住建被废弃。武汉就是我国工业发展比较早的城市之一,但是在武汉市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工业建筑物和相关工业遗存遗址的保护,导致部分工业遗产已经消失。而在国外有很多很好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加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货物的运送和市民的出行。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道路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特别是道路的规划设计者,更应该认真研究城市道路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一、当前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尽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对照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针对"城市病"日益加重的严重现实,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宽马路、大广场、中央商务区、标志性建筑"等成为城市硬件建设追求的目标;同时,伴随着现代城市开发对土地资源效能最大化的追求,城市面貌趋同性越来越严重。城市的建筑越来越相似,但城市的特色却在一  相似文献   

8.
池建军 《中华建设》2012,(7):244-245
1.立面改造与价值判断立面改造,也叫外观装修,或者叫表皮更换,根据与建筑形式结合的紧密程度,一种是纯粹的修饰,另外是附加的独立的结构体系,另外成为一套建筑外表皮语汇。本文所说的立面改造包括了更换与附加两种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变化很大,旧街区也迎来了改造的机遇,特别是在新旧交替的地方,旧建筑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周边环境功能格格不入,特别是道路畅通以后,沿道路两侧的旧建筑外立面削弱与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景观,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如何在有限的经费制约下,结合建筑传统与建筑本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融入现代建筑语汇,来进行立面改造,是一个值得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丁茂喜 《长江建设》2013,(11):76-77
城镇的发展历史与文化、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受到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影响,使得城市建筑出现了现代化以及地方化两重性的现象。建筑风格两重性不仅不能充分表现出我国的城市建筑特色,还模糊了我国城市建筑的发展足迹。近几年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城市建筑的关注度和热度也越来越高,这导致许多城市一味模仿或者一味建设,使得城市的个性化以及多元化得不到展现,反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建筑和平庸建筑所代替。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从理论上讲,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必将带来城市的大建设。而根据国外的经验,大建设有可能促进大发展,也有可能产生大破坏,留下大遗憾。面对庞大的城市建设市场,唯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保证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郑惠荣 《长江建设》2014,(1):136-13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市政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时,因为城市错综复杂的环境因素限制,在深基坑施工中往往会对地下管道及附近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安全影响,因此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控制是必须的。一、市政道路深基坑工程概述随着城市建设向着高层建筑及公路的高架建设发展,使得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重视,这使得深基坑技术应运而生。我国深基坑技术的应用有几大特点,首先我国是在七八十年代,深基坑技术才得以应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很晚;其次由于工程在建设时地质情况及各种人文情况特点,使得市政道路深基坑施工工程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性;最后深基坑的施工还受到工程附近建筑、地下管道及地面抗性的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由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新型工业建设项目已经开始向城市的周边发展,城市内部的旧工业区住建被废弃。武汉就是我国工业发展比较早的城市之一,但是在武汉市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工业建筑物和相关工业遗存遗址的保护,导致部分工业遗产已经消失。而在国外有很多很好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加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一、武汉近代工业遗产情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设与生活中水资源开源节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对有关城市建设过程中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水资源的若干有待于深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对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有重要影响的雨水及中水的收集与利用、建筑基坑排水与城市绿地形式及城市工业的用水调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雷  江小平 《给水排水》2021,47(7):48-53,59
我国城市再生水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不均衡.通过梳理再生水利用及定价理论相关文献研究、我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特点及价格管理实践,分析价格政策等有关问题.在借鉴国外城市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典型城市案例进行研究,并提出推进中国城市再生水利用及完善再生水价格形成机制等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中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非常突出,我们要节能减排,首先要在城市进行。我们国家建设量非常大,每年建设量高达2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已经超过了社会能耗的28%,随着建设量的增长这个比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水力发电》2009,23(2):83-83
我国人多地少,焚烧处理垃圾利用其余热发电或供热是城市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也更适合国情。目前,我国一些城市采用国外技术或国内自行开发的技术已建设和正在建设一批垃圾发电厂,并开始取得一些较好的社会效益。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城市基础建设的加快,垃圾发电在我国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必将成为我国极有发展前途的一种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给水排水》创刊于1964年,当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相关技术也刚刚起步,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习和交流国外先进技术,由原中国国外科学技术文献编译委员会、建筑工程部技术情报局、建筑工程部给水排水设计院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批准,我国水行业的第一本期刊——建筑译丛给水排水(《给水排水》前身)诞生了。在广大读者、作者和专家的关心支持下,《给水排水》紧密结合我国水行业工程实践,与时俱进、跨越发展,从最初以报道国外技术为主的学习交流阵地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温岭城市色彩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温岭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及精神感受的城市建筑色彩一直未引起我们的重视,造成很多遗憾。  相似文献   

19.
一、温岭城市色彩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温岭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及精神感受的城市建筑色彩一直未引起我们的重视,造成很多遗憾。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二、三十年的城市建设,已建成大量的建筑物,其中部分建筑虽然还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但建筑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存在着不好使用不能使用的现象,急待改造或拆除重新建造。近几年来,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提倡可持续绿色发展观,促进现有建筑的改造更新。近几年的设计工作中,经常都会遇到现有建筑需要改扩建设计项目,通过对几个改造项目的设计建造过程的持续关注思考总结,建筑改造与新建建筑在设计中还是有其显著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的设计方法差异,需要在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