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下,建筑在表达自身个性的同时,更要结合所处场地的资源环境条件,以全局的视角,构建系统、完整的建筑空间环境。中介空间作为介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多样性体验空间,在场所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建成案例,探讨不同层级的中介空间在建筑中的整合设计,以实现建筑、环境与人的交互。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介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结构主义相对层级间转换介入的“中介空间”概念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并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不同结构层级中的“中介空间”所呈现的形态及其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张万桑及其瑞士Lemanarc团队设计的南京鼓楼医院.该项目用积木般的模组式设计方法实现了医疗空间的高效集约,建筑构成的多层级花园系统以其空间质量实践了建筑师提出的“园化”建筑的设想,尤其是在高密度城区设计深度“园化”建筑的探索;使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将汉文化中建筑边界的各图层转化为竖向花园,使其向园化建筑又迈出了一步.建筑师认为建筑终将重新成为花园的载体来满足人的尺度.  相似文献   

4.
林晓钰  汪涵 《风景园林》2022,29(11):59-64
乡村作为与城市并置的主要人居环境,其空间形态的层级研究范式需更新,以深入挖掘乡村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首先,通过整理开放建筑的外部环境与建筑内部空间一体化的全尺度层级方法,提炼层级间的“支撑-填充”关系与形态控制层级的跨层级逻辑内核。其次,在乡村人居环境的语境中进行层级扩充与调整,确定各层级的主要研究内容,建构层级间的逻辑关系框架。最后,以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下桥村为例,从外界因素与内在因素2个角度,解读形态在层级间的传递与转化机制,在“全尺度-跨层级”视角下,建构包含区域、聚落、社群、邻里、宅基地、居住单元、房间7个空间层级的乡村人居环境形态研究的层级体系,为深化理解城乡转变中的乡村建成环境提供认知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空间二重性的对话机制同时是空间情感和意境的表达过程,并且这种对话与表达在宏观的城市层级比之微观的建筑层级体现得更为复杂和丰富。因此借鉴建筑空间分析方法中的"要素的层析",建立城市空间本体物质与精神对话的"幻灯片机制",依据人的心理认知、行为方式和空间尺度的转换等因素把感知城市空间物质要素的渠道划分为点线面三个层级,来展开对城市公共空间二重性之间通过相互转换以呈现出空间情境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6.
模块化建筑在学生宿舍类型建筑中具有应用前景,但存在空间层级单一、建筑形式单调的潜在问题。通过从阿尔多·凡·艾克的构型原则理论中汲取灵感,探索出一种围绕公共生活空间设计个人居室的"五环"空间组织模式。该模式空间层级丰富,所用模块种类数量亦得到相应控制,对模块化宿舍实际建设项目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黔中安顺本寨作为屯堡建筑集团中典型的军事防御聚落,以大院建筑单元最能体现军屯文化的防御空间营造智慧.本文通过梳理本寨基本概况和防御层级构成、大院建筑基本特征,依次从外部防御、平面设防和精神防御三个层面总结大院建筑单元的特有防御策略,延续传统地域建筑的防御智慧.  相似文献   

8.
李琳  陈泳 《建筑师》2021,(3):130-136
文章以德州骑警教学改革中的"空间"主题为切入点,对其围绕建筑空间的本质、认知与表现设置的课程计划进行剖析,展示其体系构建的层级性和教学方法的连贯性.同时归纳该教学体系的特点,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希望对当下建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建筑》2015,(4)
医院建筑开放体系是基于层级控制和系统分离的基本理论而建立的,通过开放的建筑空间以高效地应对各种变化,有利于医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涵容量研究是医院建筑开放体系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析了影响医院建筑开放体系涵容量的主要因素和基本设计策略,并以诊查空间为例,采用区间分布研究法,探讨医院建筑的涵容量及其动态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杜小辉  宋昆 《新建筑》2015,(3):56-59
建筑空间可被分解为若干独立的空间单元,而后根据功能联系性之强弱将这些空间单元排布杂陈,形成类聚落的建筑形式。试对空间单元的杂陈艺术进行系统研究,将空间单元的杂陈方式原型分为"分离""叠加"和"嵌套"三种,而这三种原型混合迭代可形成更加复杂的层级关系。利用大量建筑实例引证说明空间单元杂陈的设计逻辑,并在文末对这种设计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影响下建筑空间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信息时代,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对建筑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传统空间概念的突破与延伸、传统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共生及超越传统空间的虚拟空间三个方面着手,分析比较了信息技术影响下建筑空间发展的新现象、新特征。  相似文献   

12.
唐建  宋奕辰 《山西建筑》2010,36(26):1-2
从构成复杂性科学基础的计算机与信息论中的冗余理论及其作用方面对建筑空间领域进行了论述,探索了冗余性对当代建筑空间的影响,并提供一种理解传统空间认识的新方法,最后提出建筑空间的冗余性研究提高了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增强了空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升了空间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陆激  李宁  蔡梦雷 《华中建筑》2011,29(7):84-87
校园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使每一位师生形成了他对校园形态、校园空间、校园场所的认同;建筑在校园中强调传承与发展,也就是在强调认同与创新。建筑的形态是空间的交互界面,独特的形态引发特有的建筑意象认同。该文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综合大楼方案设计分析,以"中原、军旅、信息"为切入点阐述了建筑意象的建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鹏 《城市建筑》2014,(32):221-221
表皮通常作为展示建筑最真实、最直观的表现元素,包裸着建筑的空间与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的表皮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建筑要素。其逐步由单纯的建筑材质的表现,转为信息时代特征的媒体和建筑师思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若要使寿命在50~100年的建筑物能够满足以人为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对建筑空间环境进行再设计,满足更智能、更具有参与性的使用需求。本文基于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对比,对5G互联网下的建筑空间设计提出展望,5G互联网下的建筑应更系统化地运用多学科交叉、更合理地整合建筑资源、系统地考虑人与建筑及环境的关系,给建筑空间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光与空间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信息时代正在形成一个以信息为思考基础的新格局 ,本文以制造视觉信息为出发点阐述了建筑空间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理性设计观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婷 《新建筑》2011,(3):15-19
当代博物馆进入品牌营销时代,新的品牌语境为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理论和案例研究,总结了品牌营销与博物馆建筑媒介性设计之间的关联,提出博物馆建筑的媒介性设计从造型、功能、场所、事件、传播等不同层面满足了品牌营销塑造和宣传的需求,而通过建筑的媒介性设计,博物馆可以更具品牌表达力和传播力。分析了品牌语境为博物馆建筑师工作增添的新内容,建议引入新的评价方式,并加强对相关领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蔡良娃  曾坚  曾鹏 《新建筑》2006,(3):76-80
信息时代的建筑空间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空间的界限,形成了物理空间与数字化空间、物质实体与虚拟建构之间共同存在的状态,使信息时代建筑的审美时空观拓展为一种虚实共存的新领域。电脑所赋予的空间虚拟能力使建筑空间很容易被实施切割、扭曲、滑动、重叠等操作,信息时代建筑空间建构达到空前复杂和自由。通过对先锋建筑师空间形体生成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信息时代建筑空间形体生成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9.
刘辉  邵银  李嘉华 《华中建筑》2012,30(4):9-11
建筑空间是一种特定形式的空间,它的生产符合一般空间生产规律,作为标准具有社会属性的建筑空间,是值得用一种逻辑来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消失的理由。文章根据列菲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辩证思维方式,通过对建筑空间生产本身存在各种逻辑进行分析总结,并且提出建筑空间有别与一般空间的本质属性,探索建筑空间本身的理论,辩证分析这些逻辑之间的关系,提出不同逻辑关系对建筑空间生产的作用,并用以支持建筑空间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人是空间的主宰,设计创造了空间,空间创造了设计师。通过这结论说明在一个空间里人是空间的主体,具有思维的独特个性,也具有一定的智慧来张扬与传播;同时设计师还应不着痕迹的把这个过程隐于无形,并轻松的表达空间本身的氛围和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从而使消费者在空间里放松的进行一种体验式的情景感受,这个痕迹是什么?那就是创造千姿百态的各种“风景”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