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准确把握半移动式破碎站整体结构的振型及固有频率,以便在设计之初就能够通盘考虑,按照规范对中信重工某型号半移动式破碎站主体钢结构进行了整体结构建模和模态分析,计算了破碎站在相同工况及质量分布条件下各阶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幅值情况。通过对不同方案破碎站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最终指导设计,很好地避开了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2.
胡昊 《煤矿机械》2012,33(4):46-48
半移动式破碎站是矿料开采的重要设备,通过齐大山矿半移动式破碎站钢结构的受载荷条件、材料性能、有限元的力学模型、结构的模态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有限元计算,为半移动式破碎站钢结构的主体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新疆EH工程某隧洞实例,针对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在掘进复杂围岩时单一的钢拱架、钢管片拼装机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具备钢拱架、钢管片拼装功能的多功能拼装机,并对其主体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多功能拼装机在拼装隧洞两侧钢管片的变形和应力最大,最大变形量3.242 9 mm、最大应力88.968 MPa,且主体结构的前6阶的固有频率集中在10~40 Hz,大于TBM工作载荷频率0~5 Hz,为进一步设计和改进拼装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谐振频率为18 kHz的超声雾化喷嘴。采用有限元分析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通过对超声喷嘴的前10阶模态进行分析,获得其纵向振动的谐振频率为18 290 Hz。通过谐响应分析,获得其雾化圆盘、法兰盘及喷嘴前端面的频率-纵振位移曲线,频率为18 290 Hz时的工作应力图和总体变形图。分析得出,喷嘴在雾化圆盘处达到最大振幅4.6×10-6 m;法兰盘处振幅为5.5×10-9 m,与雾化圆盘的振幅相比,法兰盘处振幅非常小;在变幅杆的圆弧过渡处应力和变形达到最大。模拟结果显示出的纵向谐振频率18 290 Hz与理论值18 kHz十分接近,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ANSYS软件对半移动式破碎站钢结构进行实体建模,按照其受载荷条件、材料性能建立有限元力学模型。通过两种不同工况对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并进行了4阶模态分析,为半移动式破碎站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提高了设备的设计质量和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煤矿机械》2021,42(5):92-94
机载锚杆钻机是锚杆支护的关键设备,钻架作为主要承载结构件,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ZDY400M机载锚杆钻机的钻架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其前6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动力学特征,并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对钻架开展谐响应分析,通过分析其不同位置处的位移和应力频谱特性,为钻架及整机结构的动态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矿机械》2021,42(5):180-183
以某型采煤机的联接架为研究对象,运用Solid Works对采煤机联接架进行三维模型绘制并以x_t格式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出了联接架的固有频率、振型以及频率与振幅的关系,并且通过对比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结果,发现一阶固有频率2 018.5 Hz对联接架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共振现象。通过在原联接架基础上增加壁厚来进行优化,使采煤机联接架固有频率增加了约5%,为今后采煤机联接架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深井提升机制动系统的振动特性,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共振现象,文章以TP1-150型矿井提升机制动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Solid Works软件建立制动器系统的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该制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制动器及制动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前10阶固有频率和主振型。为确保提升机制动系统结构能经受住不同频率下的各种正弦载荷,通过谐响应分析得到系统的振幅-频率曲线,并确定了该制动系统的危险频率范围和系统发生共振时可能产生的最大振动幅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利用ANSYS软件对自卸车车厢做了模态分析,得出前10阶固有频率,同时选取D、E、F三种道路路面等级,对自卸车进行了空载状态下的车厢激励响应分析,并与模态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车厢在3种路面激励作用下最低响应频率高于自卸车车厢10阶模态下的最大固有频率,研究表明,该自卸车行驶在D、E、F三种等级路面不会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10.
华剑  夏迪 《煤矿机械》2012,33(12):103-105
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压下减速器壳体的实体模型,在Simulation环境下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前6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结果表明该壳体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共振,但各阶振动的振幅较大。为此对压下减速器壳体进行了结构动力修改,与改进前相比较,各阶最大振幅下降明显,说明结构改进措施合理,可有效抑制压下减速器壳体的振动,改善压下减速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以在垂直地面方向上加振动的试验球磨机为研究对象,用ANSYSWorkbench分析软件对颤振球磨机整机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整机前8阶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为激振参数的选取提供了指导。得知激振频率必须避开第3~7阶的固有频率。分析结果表明,低阶频率接近于零,可以忽略;第3~7阶振型会影响球磨机的正常运动状态;第8阶振型主要是上支架产生扭曲变形,需要增加其刚度。该研究为故障诊断及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带式输送机角形传动滚筒头架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NSYS软件建立带式输送机角型传动滚筒头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系统前10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结果表明头架的立柱以及斜撑与中部横梁的接头处为可能破坏的区域,应避免受到频率接近固有频率的外部激励,并采用适当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对印度RELIANCE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固定式破碎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破碎机结构有两种破坏形式,一种是强度破坏,另一种是疲劳破坏。针对以上两种破坏形式,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固定式破碎站的钢结构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以及结构优化。同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项目实践中,改变了结构的固有频率,使得固定式破碎站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可为日后研究结构的动载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煤矿机械》2013,(10):98-100
为了分析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用UG进行横轴式掘进机整机建模,导入ADAMS中,对虚拟样机模型中的液压缸进行处理,并定义履带、铲板、后支撑装置分别与地面的接触刚度、阻尼、摩擦系数等参数,最终在Vibration模块中对虚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在后处理模块中得到,掘进机各零部件在谐波函数激励下的二维、三维位移频响图。分析结果表明:横轴式掘进机有17阶模态频率及振型,各阶模态频率在0.1110 Hz,主要分布在30 Hz以下,电控箱的6阶模态频率均在10110 Hz,主要分布在30 Hz以下,电控箱的6阶模态频率均在1030 Hz,只有后支撑部位的模态频率较大为107.5 Hz。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矿用无底架铰接洒水车车体的主要结构——罐体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出了罐体的位移分布、应力分布和前5阶自振频率和振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找出了结构不合理的地方,并且提出若干设计准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液压碎石车工作装置结构的设计进行验证和优化,在载荷分析计算基础上,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到破碎锤工作下五种极限工况下应力云图,找出最大受力工况。求出该工况下前6阶固有频率以及关键部位谐响应位移峰值及载荷频率。根据分析对工作装置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使用和维护保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某起重机用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借助APDL语言建立齿轮箱静力优化模型,采用一阶优化算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箱体质量减少11.1%。为避免优化后齿轮箱振动模态频率与系统激励频率一致而出现共振现象,通过建立齿轮箱参数化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Lanczos法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优化后齿轮箱的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研究结果表明,箱体模态频率不会与激励频率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8.
《煤矿机械》2021,42(4):84-87
为解决桅杆结构在钻机工作时的可靠性问题,以DZF350型反循环工程钻机伸缩桅杆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模态理论,对该伸缩桅杆结构进行钻进和提钻2种工况下的模态分析,得出其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图,确定其最大应力和振幅位置。结果表明,该桅杆结构能够避免与外部激励发生共振,其结构设计合理,可为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矿物油碟式分离机主轴振动模态与谐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国 《煤矿机械》2011,32(12):112-114
以矿物油碟式分离机的关键部件主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主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主轴前10阶模态固有频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得到23.5 Hz、133 Hz、400 Hz、931 Hz这4种频率下的位移和应力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在工作转速时,最大弯曲应力和位移都满足要求,没有发生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20.
《煤矿机械》2019,(11):81-83
利用Pro/E完成CMM1-30整机结构建模,对钻机关键部分进行静力学、模态分析,绘制臂架等效应力云图、模态振型图。通过应力云图校核了其臂架结构符合强度要求。通过振型图,获取了臂架的前5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将钻机固有频率与各激振源频率进行对比,得到其工作时不会发生共振,此外,通过Workbench的拓扑优化对臂架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为后续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