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4)
不少学生在作答名著阅读题时,由于不能准确理解人物的语言,造成失分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阅读时走马观花,只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并没有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阅读名著,不可忽视其中重要人物的"名言"。原因有三:"名言"是集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载体,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镜子,情节发展的推手、人物命运的预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1):18-20
初中名著阅读"名有实无"的状态维系多年,教师有意教却收效甚微。新教材的推出,重点指向名著阅读,聚焦名著阅读方法,从课内到课外,实现名著阅读常态化、生活化。笔者从以听入读、以说促读、以评激读、以写深读几个方面,通过切实可行的小步骤,实现"跬步至千里"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6)
<正>在国家大力提倡"振兴阅读"活动下,我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从2010年在孙洪飞校长的精心指导下,有条不紊地组织师生开展了"振兴阅读"活动,而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阅读经典名著,我们也把此要求当作课外阅读的重点,5年多来我校学生在阅读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在此就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正>一、引言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已经涉及名著的阅读了,《三国演义》就是一本经典的著作。而小学生读《三国演义》,是读青少年版还是原著?读《三国演义》究竟读些什么呢?是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知道一些故事,嬉笑怒骂一番?还是走向故事深处,来探究文本深处所表达的深刻涵义?围绕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在班级展开了一次名著阅读,记录了阅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让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9)
从"部编"教材中名著导读编排地位变化可以看出,名著阅读越来越重要。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下存在着学生缺少阅读名著的兴趣、急功近利、教与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不容乐观。探讨怎样让这些代表着未来希望的学生愿读、会读名著。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4)
统编教材"名著导读"突出阅读策略专题,编写体例中增加了名家点评、读书方法指导与专题研究。使用统编教材,要想"主治"甚至"根治"学生不读书或少读书的顽症,应反对替代式阅读、碎片化阅读,由学生自我完成阅读;同时,构建"1+2+N"或"1+N"的阅读体系,促进初中名著阅读向课程化建设迈进;设计专题任务,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7)
<正>"整本书阅读"是冲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深阅读、深度学习,是在精读和泛读之间灵活转换,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深度结合,把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对接融通。"整本书阅读"中的"整"既指对全书脉络的全面把握,也是对全书内容的深度思考。"整本书阅读"首选经典名著。读好经典名著,对学生的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深远影响。由于乡镇高中生阅读环境不理想,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阅读的时间有限,再加上"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6)
<正>名著的真正阅读,能够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改变学生的语文生活,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恐怕也是教材编写者热衷于此的原因吧。而事实上,鉴于各种原因,尤其是中高考的指挥棒的存在,功利性阅读严重影响了名著阅读的积极意义。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名著阅读导读上下工夫。我们知道导读应该着眼于"导"。"导"是带路,所以要指明方向,"导"是手段,学生的"读"才是目的,要有经验地传授,而不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写读书笔记能够促使学生仔细地阅读名著,而细品名著阅读又促进思维品质养成。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感性入手寻找读书笔记的切入口,然后以评注、点评或探究的方式对书中的疑难问题边读边悟,最后以"微笔记"来激发思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5)
名著阅读是初中生丰富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品味名著背后所蕴涵的人文底蕴,抓住名著中的精华部分,对其进行一定的内化,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终身式的主动阅读,本文将简要分析当下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安排适当阅读任务、教会正确阅读方法、形成一定阅读习惯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4)
部编版教材中"名著导读"编写体例的四点变化和各地中考名著阅读考查的五项最新特点,要求"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实现四个转变:由习题向专题转变,在整合比较中落实精读;由结果向过程转变,在阅读指导中培养方法;由"这一篇"向"这一类"转变,在拓展延伸中加深理解;由简单识记向理解感悟转变,在对照自我中启迪人生。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6)
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因此教会学生怎样阅读名著很有必要,很有好处。那么对语文老师来说,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怎样让学生少教多学,效果更显著正是所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36)
新课改加强了中考中对于名著考核的比例,名著阅读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名著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影响今后的学习生活。但受传统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通过向学生灌输一定的名著知识,来帮助学生正确解答名著题目。文章针对这种情况,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27)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属于名著内容,所以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完成定量的名著阅读任务。但就目前名著阅读引导的教学情况来看,存在很多问题。引导式名著阅读流于形式,学生为完成任务囫囵吞枣,阅读名著未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为开展高质量引导式名著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教师需向学生展示名著内涵与魅力,不断强调名著阅读对提升语文能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1,(28)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语文是我国进行语言和文字学习的重要手段,素有"百科之母"的美誉。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发挥名著阅读的这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很多教学研究和尝试。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和提高名著阅读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2)
2017年全国中小学结束了"多版本"教材并存的时代,进入"统编本"的新时期。在这一新背景下,初中语文如何啃下"名著"这块硬骨头呢?对名著阅读教学进行了小组阅读、方法为先、立体评价等几种尝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9)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知识积累和自身修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而名著的阅读则是促进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十分显著、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思考相应的举措和对策,以期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实际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6)
<正>名著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其中包含了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及人生思考。后人之所以把其算作名著,主要也是因为作品里面的文学功能能够指导生活进步和社会发展。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名著阅读所发挥的作用不能小看,而对于教师来讲,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学生以必要的名著阅读指导,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致力于给学生传授方法上的指导,而非具体的知识培养。一、对名著进行批注批注名著的做法自古有之,比如针对《红楼梦》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
目前,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环节中存在着盲目性、功利性以及学生在阅读中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的问题。本人根据现状,就如何培养学生适当有效的阅读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
在素质教育蓬勃兴起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广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语言视野和范畴,提升学生对文学知识的鉴赏水平,帮助学生形成高尚、优秀的审美素质和健全、完美的人格魅力,是新课改赋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启迪他们的心智,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初中生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得到积极的改善。然而当前的中学生名著阅读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从名著阅读现状、指导阅读的方式方法,以及名著阅读的阅读技巧等方面入手,重点探索如何对八年级学生名著阅读进行有效指导,使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