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悬河稳定性及治理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地学角度出发,论证了影响黄河悬河稳定性的因素:①地质构造控制机制;②河流地貌;③河床质与土体结构;④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悬河治理意见:①黄河下游临黄大堤不宜继续加高;②黄河下游大堤加固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③重塑黄河下游地貌;④充分利用中游水利工程调水调沙;⑤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⑥加强上游泥沙来源区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小浪底水库已建成投人运用,四次加高了黄河下游的大堤,但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自1958年以来,在黄河下游的河滩上修筑了生产堤。生产堤的总长达600km,围去了80%的行洪滩地面积。由于生产堤的修建,大多数的洪水都被限在生产堤间行洪,只有两生产堤间的滩地可以上水和泥沙淤积。大堤和生产堤间的滩地没有行洪和泥沙淤积的机会。因此,生产堤间的主槽和滩地要比生产堤与大堤间的滩地要高得多。这就形成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在主槽滩唇和近大堤的低滩之间形成很大的横比降。这就威胁到大堤的安全。有破坏性的横河、斜河可以发生,一旦遇较大洪水就要溢出生产堤并直冲大堤根部。上游水库的调节运用不可能阻止二级悬河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将进一步恶化。为了保障黄河下游大堤的防洪安全,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拆除生产堤,恢复滩地的行洪沉沙作用;(2)利用泥沙加宽和加固大堤,淤筑相对地下河;(3)进行主河槽疏浚并将泥沙淤在生产堤和大堤之间,减小主槽和大堤根的横向高差;(4)将滩地的居民迁移至加宽了的大堤上居住,给他们解决去滩地耕种的道路和交通问题;(5)疏浚并整治主河槽,中水河槽的整治流量可以按3000~4000m^3/s,河道整治工程控导河势,但要允许洪水漫滩。  相似文献   

3.
对黄河下游存在的河道淤积、地面沉降、松软土分布广泛、水质污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河岸侵蚀崩塌、海平面变化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黄河大堤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的主要对策为:①从地质学、生物学、海洋学、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学等多学科入手,综合研究这些问题间的关系;②要着重研究黄河下游河道带地貌、微地貌,尤其是二级悬河的形成与演化规律;③要着重对黄河下游区域基底断裂的分布、活动性及地震问题进行研究,加强对活动断裂两盘的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并分析其对黄河河道演化的影响;④应把黄河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加强对黄河中游泥沙的来源、运移、侵蚀和下游泥沙落淤的规律进行研究;⑤从新构造运动入手,分析研究海岸带地质作用、海平面的变化对黄河河床冲淤规律的影响以及在黄河下游河道演化中的作用;⑥应开展针对不良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监测、预报工作,防止或减少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沿黄经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4.
对21世纪黄河下游防洪减灾的探讨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时Yang 《人民黄河》1999,21(12):1-3,8
从自然因素看,黄河下游洪灾的形成,不仅由于洪水本身量的大小,更主要的是泥沙太多,致使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排洪能力日益降低,河势游荡变化剧烈。因此,为了减灾,既要控制和削减洪水,更要着重解决河道的泥沙淤积问题。然而,多年的实践说明,解决泥沙淤积需要采取多种途径,通过长期努力才能奏效。因此,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将是今后治理黄河的一项长期的首要任务。1 21世纪黄河下游仍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黄河下游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主要来自三门峡至花园口和三门峡至河口镇两个区间。前者称为“下大洪水”,后者称为“上大洪水”。人…  相似文献   

5.
较为全面地回顾了我国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演变,着重介绍了黄河下游治理的最新科研成果——流域"分区治理"新方略.新方略将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的流域空间依次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等功能区,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技术手段实施滩区再造,建设嫩滩、二滩和高滩,以达成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编辑部:您们好!贵刊2 0 0 4年第5期发表的张仁教授的文章《对于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几点建议》读后很表同意。有以下补充意见:关于文中“二级悬河是黄河下游防洪心腹之患”。泥沙淤河槽,不淤河滩,河槽高出河滩,如生产堤决口,洪水进河滩,形成斜河、横河,在大堤前低地行洪,危及大堤。关于文中“要消除二级悬河必须废除生产堤”。使黄河洪水淤滩刷槽或平衡淤积,还可用机械扰动河槽,帮助冲刷河槽。关于文中“废除生产堤首先要搞好滩区安全建设”。居民永久性住房应在大堤之外,要修好撤退道路。在大堤内的永久性住房,要修好躲洪水高台…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的治理问题非常复杂,随着黄河下游来水量、洪水量及泥沙量的变化,治理策略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小浪底水库对中常洪水的调控运用应满足下列条件:①能防御标准洪水;②为下游减淤尽量延长拦沙期;③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平滩流量。黄河下游生产堤现阶段应以调整改造为基础,配合其他措施达到稳定下游河势、提高平滩流量、改造滩地生产布局等目标。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应考虑黄河生态用水量,并能起到解决好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的洪水和泥沙淤积问题尚未得有效的控制,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淤积抬升较多,中等洪水淹没范围增大;汛前河道断流是时间拉长,断流河段不段上延。本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引黄用水发展情况、引水引沙特点以及引黄用水对黄河下游径商、河道冲淤和防洪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黄河“96.8”洪水的主要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96.8”洪水分析成果进行总结,认为90 年代以来黄河下游中常洪水多次出现历史最高洪水痊,是泥沙淤积发展的必然结果;主槽萎缩、中常洪水大漫滩,使昨洪峰传播缓慢并产生异常变形;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初步控导了主流,洪水期河势基本稳定;洪水位高、水深大、漫滩历时长,造成滩区灾情严重。指出,由于黄河水沙条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黄河中下游防洪形势严峻,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速黄河治理,确保防  相似文献   

10.
陈银太 《人民黄河》1997,19(5):19-22
本文从黄河下游堤防工程现状和黄河下游“96.8”洪水出发,分析了黄河大堤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防洪形势,认为目前大堤的高度基本满足的防洪要求,堤防漫决的可能性较小,堤防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堤身加固。在分析各种堤防加固措施的作用后,得出机淤固堤是一种综合性的加固措施,对提高堤防的抗洪强度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