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电池技术进展及在引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钙系/镁系/锂系为代表的热电池技术发展进程,详细地介绍了热电池锂合金阳极、金属硫化物阴极、多元化电解质和气凝胶保温等材料发展现状;指出以高比能量和比功率、长工作寿命、长贮存寿命为特点的热电池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引信热电池在设计技术、工艺水平、激活方式、标准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LiMx/FeS2为代表的新型热电池必将成为引信电源应用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无线电近炸引信用的电源多为化学电池,这种电池在弹道飞行过程中,往往伴随较大的噪声,一般为几十或数百毫伏,严重时噪声电压峰值可达1~2伏。引信的高频电路往往将这种噪声的一部分与多普勒信号一起传输给引信的低频信号处理电路。有时电池噪声的功率谱集中在低频多普勒信号通频带之内或附近的区域,使低频信号处理电路很难将这种噪声和  相似文献   

3.
锂储备电池在引信电源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国外锂储备电池在引信电源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锂储备电池在引信电源中的应用特点,展望了该电池在未来弹药引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电池和涡轮发电机难以适应远程弹药长时高速飞行等潜在问题,提出基于气动热的引信用磁流体发电机。利用高速弹丸飞行时头部高温气体电离后产生的等离子体,进入发电通道切割磁力线进行发电,为引信电路提供能源。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磁流体发电条件,基于气动热的引信用磁流体发电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引信微小型化的发展,提出了微电源应用于引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微涡轮发电机、微太阳能电池、微压电电源、微锌镍电池、微燃料电池、微锂电池、微温差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微电源作为引信电源应用的可能性,认为微涡轮发电机、微压电电源、微燃料电池作为引信微电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电力引信已广泛用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或火箭破甲弹上。它是利用弹上热电池或弹在发射时本身机构产生的电脉冲,通过电路对引信上电容器充电,当碰目标后,弹上头部碰合开关闭合,电容器放电作为引信的起爆或点火的能源,使装在战斗部底上的引信作用,达到战斗部爆炸,形成聚能破甲,使弹适时可靠地击毁装甲目标或落地爆炸。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某时间引信在热电池激活时间、激活电压散布范围大的激活特性下作用时间精度超标问题,运用田口方法对某时间引信复位电路进行稳建性设计,对引起复位时间散布的质量因素进行了分类,对质量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了引信复位电路的最佳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引信电源对无线电近炸引信正常作用率的影响,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总结了三种类型(熔融盐电池、高氯酸电池和气流涡轮发电机)的电源在研制过程中控制质量的实践体会,并对引信电源的发展方向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不敏感弹药用引信在烤燃试验下的热响应特性,掌握其内部热传递途径及规律,提出烤燃环境下隔爆式引信热响应分析方法。针对引信在受热刺激下的钝感化要求,以典型舰载76 mm口径弹头无线电引信为例进行烤燃试验测试与热有限元仿真,开展升温速率为1.17 ℃/min、终极温度为270 ℃慢速烤燃环境下的引信热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热阻抗等效原则的“模块替换法”,即以具有相近导热系数的热电偶测温系统替代电池组件,实现了增加嵌入式测温系统不会过多影响引信原有的热量传递通道;设计了可嵌入引信内部的慢速烤燃测温微系统及Teflon材质防热保护壳体,通过试验证实了测温微系统在慢速烤燃环境下具有可靠性高、可同步测试等优势;对比引信内部各组件的温度差异证实了烤燃刺激下引信的热传递途径为压螺-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导爆药-传爆药,明确了增加压螺以及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的热阻抗可降低导爆药和传爆药的意外发火概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池供电手榴弹电子引信电池贮存性能差,在使用期内需两次更换电池问题,提出了采用磁电发电机的手榴弹电子触发引信。该引信对磁电发电机进行小型化设计,实现结构兼容;提高磁电发电机发电能量,降低控制电路功耗,实现磁电发电机、电路和火工品能量匹配;改进泄漏电路,对电发火能量彻底耗散。验证试验表明:继承了电池供电手榴弹电子引信多功能、全保险型和机电一体化失手保险成熟技术,解决了电池不能长贮和更换电池不便问题,提高了手榴弹电子引信的贮存性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引信和武器工作者了解和合理应用热电池,综述了热电池的电激活、外置机械激活、内置机械激活和冲击激活等激活机构,及其通过电点火头、撞击火帽、针刺火帽或冲击热能点火的工作原理。电激活机构热电池设计简单,相对成熟,可靠性高,电性能稳定。机械激活热电池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激活机构承受的环境力、火帽参数、电性能等因素。冲击激活热电池设计更为精细,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引信电池性能对无线电引信的影响,分析了引信电池测量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引信电池性能(电压、噪声等)非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红外光介质从电磁场中传递信号,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易受电磁场干扰,精度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引信电池性能参数非接触测量的准确度。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00114815.X。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引信电池上电时间的散布所导致的电子时间引信计时起点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电加速度计的电子时间引信计时起点确定方法,设计了基于聚偏二氯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压电加速度计的储能计时电路。这种储能计时电路既可以测量弹丸发射过载的加速度值,也可以完成弹丸从发射至引信电池上电的计时,为电子时间引信计时起点的修正提供依据。压电加速度计感受弹丸的后坐过载并产生电荷,储能电容将电荷保存,待引信电源上电后处理器测量储能电容电压,并通过电压衰减公式计算发射时间。通过试验验证该计时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计时精度为0.97 ms,远小于引信化学电池上电时间的散布。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十年来我国锂储备电池的进展和现状,与国外锂储备电池水平进行了对比,指出锂储备电池今后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优化结构设计,提升功率密度,缩短激活时间。走模块化、系列化的发展道路,不仅利于引信电源专业技术发展,提高研制效率,对引信的发展也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美国陆军开始限制性生产多管火箭炮系统火箭战斗部用引信时,必须研究改进测试脱离装配线的引信的测试方法。由于多管火箭引信采用未经定型的流体电源,以前用于测试储备电池引信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另外,在本发展计划的验证和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无线电引信研制或对问题分析时,需要有一种模拟电池,它能够代替无线电引信电池多次重复供电.文中提供一种无线电引信电源模拟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由PCI总线A/D和D/A卡、计算机软件、放大和保护电路等组成.该装置对电池噪声的模拟精度很高,可模拟高达+36V直流电压上叠加的毫伏级噪声,且具有输出自动保护功能.较好地解决了无线电引信各项试验的电池性能全面模拟问题.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00130547.6.  相似文献   

17.
一、概要 FFV574式近炸引信是配用在75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及坦克炮榴弹上的电子引信。电容近炸引信是根据电容变化的原理进行工作的。这种引信可使榴弹在距地面植物上方约5米的高度起爆。就是象树叶或伪装纲之类的物体也能使引信作用,起爆榴弹。对土木工事射击或进行跳弹射击时,本引信还能起到延期使用,在起延期作用时就不用引信的电子装置及电池,但需要转动定位销进行装定。 FFV574引信符合美军标准MIL-STD331“引信及引信部件的环境及性能试验”的要求,其保险装置是借惯性和偏心两种力解脱的。引信的型号如下: 1.野战炮弹药用瑞典标准品:FFV574 美军标准(MIL-STD)品FFV574N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不敏感弹药引信评价体系空白,不能指导引信对热威胁的反应程度进行评定的问题,提出了热威胁下不敏感引信反应等级的界定方法。该方法选取引信金属外壳和传爆药作为引信行为对象,依据其烤燃试验后的自身行为定性评定引信在热威胁下的反应程度。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界定清晰、应用方便,可指导引信对热威胁模拟试验结果的评定,有效界定热威胁下引信的反应等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引信电池存储测试采样频率低、存储容量小,不能满足引信电池放电测试时长时间记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信电池大容量存储测试方法。通过采用CPLD产生高频采样信号;采用大容量闪存存储数据,使用单片机控制两片闪存交替工作的模式来满足高速数据采样,并将存储容量扩大至1 024 MB。存储模块中设计了负延迟,完整地记录各工况下引信电池的输出。实验测试表明:大容量存储测试方法可将采样频率提高到1 MHz,记录时间延长到270 s。  相似文献   

20.
铅酸储备电池在非旋转弹引信上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酸储备电池是旋转弹电引信使用最多的化学电源之一,在非旋转条件下使用较为少见.针对非旋转弹无转速或转速低的特点,分析了铅酸储备电池应用在非旋转弹引信上需解决可靠激活及电解液保持两项关键技术,提出了利用后坐激活、利用引信其他部件提供的外力激活及特别设计的机构激活解决可靠激活和利用在电池电极间填充吸附隔膜解决电解液保持等技术途径.验证试验表明:铅酸储备电池可以在非旋转条件下应用,发挥其可靠性高、工艺简单以及低成本等优势,为非旋转弹电引信电源的研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